阿Q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附了體的靈魂走向何方?


站在樓頂高台,在無聊中洒脫,肆意暢想,天空湛藍,地下高樓聳立,車流不斷,耳朵儘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之聲,鮮有人們在走動,儘是匆忙的安靜的流動,一片祥和。

我猜想這世間不一樣靈魂在做什麼,想什麼?我空虛的內心需要他們來填補,我需要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指手劃腳,如同我站在這高高的樓頂上,儘管一切似乎與我並無聯繫,我亦樂此不疲。

我象極了魯迅筆下的阿Q,象靈魂附體般復刻於身心,雖歷經數年或更多,氣人有笑人無,充滿對富人的崇拜和憎惡的雙重心態無時不在我內心攪動,他是我的歡樂,是我的憂愁,成了我空虛內心的支柱,是我羨慕和冷嘲熱諷的精神寄託,我甚至忘卻自己的存在,不怕孤獨,傲然站在山頂上俯視眾生萬象!

我絕非孤獨的存在,與我同聲相和者大有人在,我們在精神上的大同中砥勵前行,我們神交已久的共融中把語言,文字,表演發展為一,形成巨大洪流,懟天懟地懟空氣,我儼然已成為「表演藝術家」,成為嘴炮「工程師」,成為無所不能的「戰略家」,成為標新立異的「標題黨」。我的內心極其強大,昨天說左,今天向右,當稱讚,打臉與謾罵成為常態,我己成為刀槍不入,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我只在乎利益,對和錯己不是我辯別的重點。

不是我不明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我本善良卻經不住利益的誘惑,當一分汗水一分收穫的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逐漸摧毀了自已的精神信仰,動搖了根基,同類很多。

易經》益卦<象>中曰「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道德經》中老子則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我希望擺脫自已身上的輕浮,放棄利益追逐的遊戲,從賊船上來獨善其身。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我們終日追求和惶惑的又是什麼呢?我顧自仰望藍天,晴空萬里,風中一片清新,蕩滌我的心靈吧,驅走陰暗,還回天下正氣,「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想必溫暖會重新滋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