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我第137次和你聊天~


給你講個恐怖故事,明天過完就收假了哈哈哈!


我們原本只放三天假,後面的四天,是我調休得來的假,昨天,我看到一個家長在群里@我,讓我給她孩子改作文,我很煩躁,沒有回復​她的消息。


這個家長就是之前孩子要參加作文比賽,來讓我輔導孩子寫作文的​那個。那時候她說,要是我沒時間給她孩子加課,就讓我在學習群里給他孩子講怎麼寫,當我看到這消息時,​我的內心很崩潰。


哎,我雖是個老師,但我也不是來無私奉獻的,我也是要養家糊口的呀,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被捧上了神壇,什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做了老師之後,我只感覺,老師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而已,沒有那麼高尚​沒有那麼偉大,老師也是為了那幾兩碎銀要慌慌張張的普通人。


再說了,就算要奉獻,沖那孩子那家長平時對我的態度,我也不給她奉獻呀。


咳,你看我說得頭頭是道的樣子,但我真沒有這樣給懟回去,我既不想犧牲我的休息時間給她孩子改作文,我又不知道怎麼拒絕她​,所以我煩躁得很。


昨天夜裡凌晨兩點半,她加我微信,備註消息就一個字​:​急。我真的是​覺得,絕了。明明我的頭像,在幾天前就已經換成「今日休息」的字樣。


我一大早醒來看到這個消息,​煩得我直接想把微信退出登錄。


直到今天上午,我看到達叔的文章,裡面講了一個「內部記分卡」的概念,我認認真真理解了之後,才下定決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我搜索了一下,結合達叔的言論,我覺得「內部記分卡」​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我糾結要不要回復該家長的消息,無非就是我在糾結我究竟應該選擇直接拒絕、好好休假​;還是應該回復她,免費在學習群里幫她​的孩子改作文。


毫無疑問,我傾向於選擇第一種,而我煩躁,是因為我在擔心若我不回復該家長的消息,​她會怎麼看待我,班主任老師會怎麼看待我。以外部對自己的評價作為行事的準則,則可以理解為這個人在實行「外部記分卡」。


實行「內部記分卡」的人,則是獨立思考、有主見,有堅定的價值觀,不受外部干擾,不被別人毀譽左右​。


如果想成為一個內心自由的人,則應該實行「內部記分卡」​。我突然想起當年看《吸血鬼日記》,被壞壞的Damon圈粉,就是因為當女主問他為什麼不向別人展現自己善良的​一面時,他回答說:「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達叔又說:這種內心自由的人,大概和一頭固執的犟驢沒啥區別,玩好了,就是英明神武、乾坤獨斷​;玩砸了,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我想了一下,這局我要是玩砸了,班主任老師大概能理解,大不了就是這家長罵罵咧咧把我換了,對我來說少一個學生而已,問題不大​。


想通了,我也就不煩了,不看微信,明天快快樂樂陪我閨蜜結婚去​!工作的事情,等工作日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