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的錢一定要女方來保管嗎?我的經驗是沒錯,女方管挺好

我和男朋友訂婚後同居,是由男朋友管錢,因為他比較節儉,我們兩個都認為他管錢比較適合。那時候工資6000塊,每月拿3500-4000存到男朋友那,但是兩年後我們結婚了,需要用錢時,發現每月存起來的錢被我們兩個花光光了。也不是他個人花了,就是理財不當,名義上是存他那了,但他沒有管好,也就是該存的沒存起來,該花的不該花的都花掉了。

生小孩第一個月,他把所有工資全都上交給了我,每個月工資一到手就全部轉給我,從那時我開始掌管家裡經濟大權。之前,我們買房,裝修,結婚導致我們是月光族,從我開始掌管第二個月,家庭存款終於扭虧為盈,並實現每月增長,從我接手到現在剛好一年,我們終於實現存款6位數以上(當然有老公漲工資的因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有很大的原因。之前他管錢的時候,我是消費者,每天幾塊,幾十塊,甚至上百塊的支出看著不起眼,實際上一個月加起來就會很多,就像我們刷信用卡,每次到還款日我都會懷疑這些數字加起來真的有幾千塊嗎?有一次我還真的很認真用計算器一筆一筆加起來,發現沒錯才死心。

所以,就是這樣的原理,不管錢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不當家,經常會出餿主意:我:老公,我們好久沒出去吃飯了,這麼美好的日子我們不應該慶祝下嗎?

老公:有道理,走,我們出去吃。

吃完飯,我:老公,來個奶茶吧,順便去逛逛。

商場,我:老公,我好久沒買衣服了,你給我買一套。

就是這樣,花錢不經過大腦合理統籌安排,每月出去吃飯,買衣服無可厚非。關鍵是每個月出去幾次,買幾套衣服要有節制。

直到我管錢,自己立馬轉變身份角色,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要縷清楚每一筆交易,每個月跟銷售人員似的,我這個月存款目標是多少?要怎麼實現?每天如何肢解,控制總花費。

就拿每天買菜來說,以前,我去超市買菜有時候都不看價格直接買,付錢刷完卡完事。現在,我手上好幾個購物軟體,同一物品我會分家比較價格,找平台優惠券,怎麼划算怎麼來,已經成為習慣了。現在我每天家庭一日三餐支出有個合理線就是70元,有人覺得少,但每天也是給老公孩子安排的好好的,有葷有素有奶有水果。

還有管錢帶來的好處,就是我的廚藝日漸提升,以前喜歡出去吃,因為外面誘惑大,什麼烤魚,肉蟹煲,麻辣香鍋,水煮魚之類的,動不動就是一兩百。現在這些都自己會做,而且味道配料只會比外面好,老公在家裡經常能吃大菜,只要他提的出,我就能給他辦到,無形之中戒掉了很多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和砍掉一部分支出,同時安全衛生。

當然,女方管錢也不意味著就是節制家庭日常花銷,在於統籌全盤,要把錢盤活。管錢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財務自由。如果只是想把錢捏在手裡,卻根本不知道想要幹什麼,這只是簡單的收支,毫無實際意義。家中的生活開銷、子女的教育基金、父母養老、醫療支出、家庭旅行、換房換車、提前退休等,這些都是「需要管的錢。」 所以管錢的重點在於,夫妻二人誰的規劃最有利於發展財富。

其實男人管錢還是女人管錢哪種會更好這話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都經營方式,每對夫妻都有他們自己的相處模式。最重要的是,不管誰管錢,除了管錢的要有管錢的樣子,雙方都要有對彼此無條件的信任感。我和我老公之間,他把全部身家交給我,是他對我的信任,而我,更要對得起的這份信任。

女人是工作也好,全職也好,女人會管錢,代表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為人妻為人母,能與丈夫一起承擔和掌管家庭的命運。對男人而言,不讓家庭現金流告急,保證家庭財務健康,實現財產保值和增值,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當然,現實中也有不少女人有一個全能的老公,會賺錢會管錢還會寵老婆愛兒女,絕對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