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倒芸芸眾生的千古難題,如何自答?Who am I


三十好幾了?第一次深度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赤身裸體來到人世間,本以為的赤裸裸,其實也是早已貼好了標籤。男孩?女孩?農民?市民?丑?美?各種。

在我們還未真正的睜開眼睛,還未看到過一絲光線時,這些標籤已備好,甚至已經隱約影響到了我們的命運。

嬰童時,我們在默默的觀察和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冷熱、苦辣酸甜。

我們開始有表達自己的慾望,哭,笑,發怒,撒嬌等。以為這些情緒的表達,會為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呵護和被愛。

童年時,我們在似懂非懂的年齡,猜測和揣摩周圍的變化。愛或不愛,對或錯,該做還是不該。我們遲疑而又堅定,面對家人的叮囑,嘮叨,告誡,我們半信半疑。

少年時期呼嘯而至。我們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表達是如此強烈且按耐不住。我們急於表達自己,唯恐表達的不夠透徹不夠淋漓盡致。憤怒,一定用滾,且帶一串的嘆號。真懷念那時的利索,清爽和倔強。

初入青年時期,我們開始體會到生活的枯燥。煽情的小說,音樂,電影這些多維度的感官刺激,足以擊垮我們的心理防線。我們脆弱,敏感,多疑,易怒,情緒起落不定。總期望新的事物或陌生的體驗能夠豐富我們乾枯的生活。於是張狂,偏激,不知天高地厚等標籤,向我們蜂擁過來,逃不及,躲不過。

who am I ?我相信不止一個人在深夜無眠時問過自己。

答案為何?無數次自我的追問,或許得到的只是回憶和展望。我們人類有一項獨有的品質,就是永懷希望。

記住自己每個時刻最美好的樣子,或許就是對自己靈魂拷問最好的回答。我們平凡,但每個時期都有該有的精彩,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