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了對象還要看A片的人,也太慘了吧

曾經在一個論壇上看過一個話題:

有了對象還要靠看A片解決的人,正常嗎?

底下關於話題的討論角度很多,最吸引我注意的,卻是其中一個回答:

「這樣的關係,還用過嗎?」

不同於其他人對於這件事的討論,發出這個評論的ID,顯然已經因為這個困擾,影響到了正常的親密關係。

看不看片這種事情,真的會影響到現實生活中的親密關係嗎?


01 看片對親密關係造成的影響,比你想像得多

美國曾經有過一項針對2萬多個成年人的調查,連續8年追蹤被調查者觀看A片的頻次,以及他們的婚姻狀態,其中一項明顯的結果是,男性觀看A片的頻次,竟然能夠作為預測離婚率的影響因素。

哪怕是在國內,大部分人也已經清楚,適當的自慰和看片不會對身體和精神造成損害,大部分人也不會認為這件事會對親密關係造成什麼嚴重影響。

但是,從研究結果來看,顯然,與普遍的認知,有所不同。

甚至在美國,也有調查結果顯示,將近1/3的美國女性,會把另一半偷偷看A片當成對自己的不滿和精神出軌。

憤怒、受傷、被拒絕、失落,這些情緒往往會出現在那些發現另一半通過看片釋放自己,而不是通過與自己發生關係釋放的人身上。

不要低估看片這件事對親密關係造成的傷害,或許僅僅是因為這樣一個影響因素,可能就會讓你的另一半「不想跟你過了」。


02 得不到滿足的慾望,轉向其他途徑釋放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第一次接觸A片?

彈窗廣告、網站、還是其他不小心接觸到的途徑?

總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不小心」開始有看片經歷的。

而這些「不小心」接觸到的信息,卻是大部分人,最主要的性教育啟蒙。

波士頓大學曾經有一位研究人員,對14-24歲的年輕人做過調查,分析了357位年輕人和324位青少年的情況,結果顯示,1/4的年輕人說A片是最有用的信息來源,僅有極少數的人,正規的性啟蒙,是來自於伴侶、朋友、父母或者專業人士。

看片,是他們唯一了解性關係的途徑,而從這些途徑獲取的信息,往往缺少互動和感受,即學不會尊重對方的感受,也不知道該如何探索自己。

學會了釋放慾望,卻學不會該如何通過釋放慾望的途徑,更好地促進親密關係,也更好地探索彼此。

久而久之,關係雙方都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滿足方式,逐漸轉向另外的途徑。

一份關於《全球性福指數調查》的數據顯示,70%的中國人對性生活並不滿意,無論性生活的頻次,還是在性快感,方式的變化。

去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415.4萬對。其中出軌導致離婚的比重最大,而這其中,大約有2/3的離婚夫妻都承認自身出軌與性生活不和諧有很大的關係。

而看片,也同樣是隨著大眾性觀念的逐漸開放,無法在關係中得到滿足的一方,嘗試滿足自己的一種手段。


03 割裂關係的,不是A片,而是「背著看」

其實,並不是一開始,A片對關係產生的影響就是惡劣的。

雖然大部分長期進行的數據調查都顯示,長期看片會對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但是,看片並不是導致一段親密關係割裂的最直接的影響因素。

讓這段關係發生質變的,是因為長時間將自己的慾望和情緒訴諸第三方手段,不願意將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想法與最親密的對象分享,而使得與伴侶之間的關係產生割裂。

影響關係的,不是A片這一存在,而是「背著」這一手段。

的確,A片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奇、怪異甚至奇幻的影響,讓大部分人能夠快速地得到滿足,觀看者只需要打開視頻、代入就能夠隨著劇情產生興奮,從而達到滿足,而不需要與現實生活中的伴侶進行溝通、配合,甚至不斷解釋自己不為人知甚至過於背離現實的幻想。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藉助第三方逃離現實的手段,讓人真正產生與自我脫離的感受。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ID,無法接受對方背著自己看片,其實也可能是因為無法感受到對方是在於自己真實相處。

如果還對對方抱有期待,不如嘗試告訴對方,你因為他的行為而產生的情緒,告訴對方,你在他的這種行為的影響下,產生了什麼樣的心理歷程,經歷了什麼樣的掙扎和不適。

然後,適當地詢問,對方為什麼會通過看片的方式,緩解自己的慾望。

每個人對自己的親密關係都會抱有期待,但大部分人,尤其是那些不願意將自己的慾望訴之於口的人,往往缺少一個這樣的機會,在一段關係中,坦誠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或許,不是他不願意通過親密關係釋放自己的慾望,只是那些慾望讓他感覺過於羞恥,無法訴之於口。

又或許,是在這段關係中他有過太多的不滿,而看片,不過是他轉移壓力,釋放自己不滿的一種手段。

無論如何,那些被對方隱藏的,或許代表著他/她自我的部分,的確是對方真實的一部分,它是不可或缺的,卻也是對方最真實的自我。

找到他/她,或許,你就找到了親密關係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