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獨立思考」…一個俗人的認識


「獨立思考」應該是個好詞,不過,最近好像被好多公知和類公知們給用爛了。

看到網上很多公知,動不動就來個「獨立思考」,身邊有些人,閑談時也會搬出這個詞,感覺很有層次,很有思想的樣子。

作為一個俗人,卻覺得「獨立思考」,也得有個前提吧,首先是不是應該審視自己的認知水平,有沒有對事物的思考能力,否則不就是「瞎合計」嗎?

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作為一個普通人,怎麼可能事事明白,事事獨立思考呢?也可能存在如此博學的人,相信也是鳳毛麟角,至少不會出現在我這等俗人的生活圈裡。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發那場關於真理的討論。對我這個俗人而言,提升認知水平,只能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中,創造機會去親身體驗一些人或事,盡量拉進距離,爭取參與其中,從而得到認知的少許提升。

有的人,凡事冷眼旁觀,事事高談闊論,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總覺得比誰都明白,我就想問,為啥不照照鏡子,上秤稱稱,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價,再發表高論呢?

凡事「獨立思考」,自酌沒那兩把刷子,芸芸眾生中一俗人,絕無高見,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