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糰子姐
01
說到婆媳關係,是讓很多人都很頭疼的問題。婆媳關係難處,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共識。
過去我一直覺得,只要婆媳雙方互相尊重和體諒,多一些包容和理解,雖然很難像母女一樣親密,但總不會充滿抱怨和委屈,像仇敵一樣。
直到閨蜜跟我流淚訴苦,才讓我明白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閨蜜是我大學同學,畢業兩年就經人介紹,嫁給了現在的老公。
老公比閨蜜年長5歲,穩重踏實,對閨蜜一直也挺好。原本兩個人的小日子過得挺甜蜜,直到婆婆的到來,打破了家裡的平靜和溫馨。
閨蜜老公不是獨生子女,上面還有兩個女兒。婆婆原來一直在老家生活,兩個女兒離得也近,也都會照看她。閨蜜老公的爸爸,在閨蜜老公上初中的時候就去世了,婆婆這些年一直一個人生活。
當時的閨蜜,為了備孕,已經把工作辭了,在家調養身體。
婆婆來了之後,很不滿意。
不滿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覺得閨蜜矯情,別人挺著大肚子還在上班,她備個孕都要離職(實際之前閨蜜的工作壓力很大,經常有夜班,所以內分泌紊亂,辭職備孕也是跟老公兩個人商量過的)。
二是覺得閨蜜不上班了,就是靠自己兒子養著,一直跟閨蜜說自己兒子太辛苦了,要一個人賺錢養家(閨蜜雖然沒上班,但是一直在家各種折騰兼職,而且家務各方面做得都特別好,一把好手)。
這些閨蜜雖然聽了不太開心,但是一直也都忍著。
閨蜜是那種很善良和單純的人,對人也都是心存善意的。之前她也一直想著,婆婆來了,盡自己的能力幫老公照顧好她。
然而閨蜜慢慢發現:只要她跟老公兩個人開開心心的,婆婆就會陰沉著一張臉;偶爾她跟老公吵架了,婆婆就會表現得很開心,拉著老公聊這聊那的。
閨蜜做了飯,肉菜多了婆婆說想吃素;素菜多了又挑剔閨蜜不給她吃肉。閨蜜無語,怎麼做怎麼錯。
後來閨蜜懷孕了,但是家裡日常做飯、洗衣服、拖地等家務活,也都是閨蜜在做。婆婆以自己身體不好,血壓高等為由,基本在家裡是什麼都不做的。
甚至閨蜜在孕晚期,也都要挺著大肚子給她做飯......
然而,閨蜜做月子期間,婆婆依舊做甩手掌柜,基本都是閨蜜媽媽一個人忙活,既要照顧產婦,又要照顧孩子。婆婆說她自己心臟不好,不能熬夜,不能勞累。
這樣雞飛狗跳的糟心日子,閨蜜一過就是好幾年。
我們不在一個城市,也各自都有家庭,有時候一年都見不上一次。這次我出差到她所在的城市,趁著周末的時間過去看她和孩子,卻不想她流著淚跟我訴苦,聊了一下午。
說實話,閨蜜這幾年,肉眼可見的老了。這當然跟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有關,除此之外,糟心的婆媳關係也肯定有很大影響。
有人可能會說,你閨蜜老公在做什麼,他不會協調處理一下么?
我也問了閨蜜這個問題,基本他老公一直的態度就是:我媽這麼多年一個人不容易,她都這個年紀了,你就不要跟老人家計較了。再說就急了:她是我媽,就我一個兒子,你就不能替我考慮考慮?我娶媳婦就是要照顧我媽的,再說你也沒上班,不就是應該負責照顧我媽和孩子嗎?
其實,平心而論,閨蜜老公人不錯,顧家,有責任感,感情專一,能力強有上進心。但是在家庭這方面,確實比較大男子主義,而且有時候還有些愚孝。
02
聽完閨蜜的訴苦,我既心疼又感慨。
心疼她的善良和付出。感慨婆媳關係能否處理好,其實取決於婆婆、兒媳婦和兒子三方面。
首先,你要看看你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婆婆。
我相信大部分婆婆都是通情達理的,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小兩口考慮,盡量不給小兩口找麻煩,然後在兒子兒媳婦有需要的時候,伸一把手,出一份力。
雖然可能兩代人理念不同,做事方法也不一樣,但是如果抱著同理心和理解,很多矛盾我相信都是可以化解的。很多明事理的婆婆也都很清楚,為難兒媳婦就是為難自己兒子,給兒子找麻煩。再者么,女人何苦難為女人?
然而,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一部分婆婆,野蠻、無理、自私,控制欲強等等,非要處處刁難自己的兒媳婦,處處挑剔,挑起矛盾的爭端。對待這樣的,真的不能一味容忍和退讓,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捍衛自己的小家庭。
其次,作為兒媳婦呢,一定要對婆婆多一份尊重和理解,不要一味挑剔和抱怨。
就比如對於帶孩子這個問題,婆婆肯定是沒有義務的。所以,不要一副理所當然的姿態。如果婆婆願意給帶孩子,那就真的要多一份感恩和尊重。
我家的情況,公公婆婆為了幫助我們,都過來幫忙帶孩子。我跟老公一般都會每月固定給生活費,雖然他們都有退休金,但是我們從來也不打他們錢的主意。
逢年過節,或者他們過生日,我們也都會包紅包,或者買禮物作為感謝。
平時遇到育兒理念不一致,也都會坐下來溝通,跟老人講明白其中緣由。當然有時候需要多一些耐心,不過我相信大部分老人都是能聽進去的。
周末什麼的,我們都會給公公婆婆放假,讓他們出去透透氣,我跟老公自己帶孩子。
我從來沒覺得他們就應該幫我帶孩子,所以他們能幫忙,我一直都是很感恩的。
其實,婆媳關係,適當降低預期,多包容和理解,懂得尊重和感恩,就能夠和諧很多。
再有,就是婆婆兒子,也就是自己老公的角色非常重要,他要起到緩衝帶的作用。
婆媳相處如果真的出現問題了,自己老公是絕不能置身事外的。相反,他一定要兩邊溝通,從中協調和勸導,起到緩衝帶的作用。
我平時如果有一些想法,自己不方便直接說,就會通過老公去講。很多時候,自己兒子說,婆婆更容易接受,畢竟是他兒子么。
作為兒媳婦也不必覺得委屈,你要想想,你要的是什麼?無非是家庭和諧、穩定的大局面,沒必要為了爭輸贏、家庭瑣事而讓家庭陷入各種矛盾和爭端之中。
婆媳關係,一樣需要用心經營,跟談戀愛一樣,也需要磨合,不斷適應彼此。這個過程中,多相處,多尊重,多互相理解,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但如果,你的婆婆真的是很難相處,就比如我閨蜜那樣的婆婆,那我覺得真的很難和平相處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保持一定的距離,少來往,互不打擾吧。
距離有了,沒準還能產生一點兒美呢,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