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難題,每個女人嫁人後最擔心最頭疼的也就是婆媳關係了。碰到好婆婆日子能好過,遇到惡婆婆這日子就掉進了水深火熱之中了。
小陳是個熱心腸的姑娘,剛結婚時,她自信滿滿的以為只要自己做到位,婆婆也不會故意和自己過不去的。於是,她一開始就把婆婆當媽待。
結婚第一年,趕上過母親節。小陳給自己媽媽買了一個包包大概300多,卻給婆婆買了一條3000塊錢的金項鏈。
當她滿心歡喜送到婆婆面前時,婆婆一臉嫌棄的說,款式不好看。
小陳心裡雖然不是滋味,但也沒說什麼。
之後還是會給婆婆買衣服什麼的,但婆婆的態度都是不冷不淡。
後來,小陳懷孕了。當婆婆知道她懷的是個閨女時,當場就掉臉子了。
小陳說這我也忍了,後來快生了,婆婆說她身體不舒服沒法伺候月子。
於是,小陳請了月嫂,而婆婆高興了就做頓飯,不高興就去外面玩去了。
小陳回憶道:「她不幫忙也就算了!她還找我麻煩,嫌棄我找的保姆不行,不幹活,還亂動她衣服。其實,那段時間幸虧是保姆照顧,不然我真的會瘋掉。」
那段時間小陳老公上班,她爸媽工作也忙,有一次小陳的爸爸出差不放心,特意打電話給她婆婆,讓她多費點心照顧小陳。可過了幾天婆婆才和小陳說:「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貓養的貓疼,狗養的狗疼。」
小陳聽完差點氣的罵回去,但是她忍住了。
更讓小陳生氣的是婆婆的雙標行為。
有一次,婆婆嘮嘮叨叨的說她女兒在婆家受氣,和老公打架了。
小陳就問姐夫,為什麼和姑姐吵架?沒想到姐夫直接說:「你那個好姐姐在家裡什麼都不管,孩子不帶,家務不做,他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和狐朋狗友一起玩。
小陳和婆婆說了後,婆婆理直氣壯的說,」你姐天天晚上摟個孩子睡覺不累嗎?……他干點怎麼了!」
小陳聽完感到無話可說,兒媳婦就得什麼都得做,女兒摟個孩子睡覺就累了!
這時,小陳就想起自己累的時候讓婆婆幫忙帶下孩子,她就說她那時候帶三個孩子也沒人幫是怎麼過來的。
小陳說,如果不是我老公對我好的無話可說,我早就離婚八百多次了。我老公知道他媽是什麼德行,直接和我說別理她。
所以,現在小陳就這麼睜隻眼閉隻眼的過,婆婆實在過分時她也不客氣的懟回去。
其實,婆媳關係的矛盾都產生在生活瑣事上,彼此的生活習慣,為人處事的方式的不同,很容易產生各種摩擦。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夫妻之間的關係。
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中國離婚家庭中,47%左右的夫妻離異,是因為婆媳關係緊張造成的。婆媳關係已成為影響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那麼婆媳關係緊張要不要離婚呢?
其實,條件可以的話和公婆分開住是最佳的辦法,不到不得已還是不要離婚。
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實屬不易,夫妻之間本來沒什麼問題,卻因為婆媳矛盾分開也是可惜了。
首先,兩人成家後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應該獨立生活。婆家和自己家的事情最好不要攪和到一起。
現實中有許多老人很喜歡參與孩子的生活瑣事中來,比如小兩口要買個什麼東西,婆婆都要管著「不許亂花錢買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其實,婆婆覺得自己是長輩,我管著兒子沒有問題,但不能忽視了兒媳婦,因為他們做的任何決定都是過自己的小日子。這時,婆婆還是不「放權」,兒媳婦就會感覺婆婆沒有尊重自己,干涉太多。
而此時,丈夫的角色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兒子孝順母親沒有任何問題,可是也要講究方法。如何不讓婆媳關係變得敏感呢?男士要有一個意識,你要有一個起碼的認知,你結婚了,你已經從原生家庭出來又成立了一個小家。要把握好相處的界限感,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的相處模式了。
要處理好婆媳關係,丈夫可以這麼做,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要先顧小家,再顧大家。你要尊重你的妻子為這個小家的付出,在乎一下她的感受。要知道當你的小家過的幸福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在老婆和媽媽之間出現分歧的時候,丈夫一定要記得一定要向媽媽表明一個態度。就是告訴媽媽,我們的事我會處理,交給我處理,請您不要干預。千萬不要逃避問題或者一直沉默。
而作為媳婦也不要將所有的問題都拋給對方,一味的抱怨對方。你要懂得婆媳關係的好壞,一方面要靠丈夫去居中調和,一方面也考驗著你為人處事的能力。
女人要明白你要多提升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不要將自己局限在令人壓抑的情緒之中。對於婆媳關係,一些女人一開始就對這段關係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她們認為「對婆婆像對媽媽一樣好,就可以換來媽媽一樣的愛」。等到婆媳矛盾無法改變時又會說「婆婆不是媽」。
其實,女孩要認識到一個問題,是因為你的丈夫你才和婆婆有了人生的交集。她是你丈夫的媽媽,是長輩。你要做到的就是禮貌的尊重她,不要期望像要求她像自己媽媽一樣,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有事情就交給丈夫去處理,這樣最好。
所以,也不要一邊抱怨又一邊又折磨著彼此,要相信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當然前提是你要和老公站在一個陣營。婆媳關係的緊張不必鬧到離婚的地步,生活在一起矛盾多就分開過,這樣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