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妹上大學的學費咱們出吧,還有她的生活費。你也知道,我爸媽年紀大了,供不起一個大學生。我又是姐姐,我有責任照顧妹妹。」
老婆林麗麗說這些話的時候,龔元正在看書,他早就預料到今天老婆會跟他說這個問題,他也想好了如何回答,他放下書,說:「可以是可以,但我有一個條件,老婆,咱們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們必須讓她寫借條,等將來有一天她畢業了,能賺錢了再還。我們可以不要她利息。」
龔元自認為自己回答的十分完美,簡直是一石三鳥。這樣既能解決小姨子的燃眉之急,又能滿足老婆的要求,還能減輕老婆爸媽的負擔。
可老婆林麗麗在聽完龔元的話之後,瞪著眼睛看了龔元足足一分鐘,然後轉身去了客卧。接下來的一個月,都沒搭理過龔元。
龔元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但男人的理智和身為丈夫的責任感驅使他必須問個清楚,所以,他準備好老婆最喜歡的包,買了老婆最喜歡吃的零食,準備先把老婆哄好,然後再問原因。
還沒等他的計劃實施,老婆就說要跟他談談。
龔元欣然同意。談的過程中,老婆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首先,我們是一家人。我跟妹妹有血緣關係,一年學費一萬二,加上生活費兩萬塊錢,我這個當姐姐的出得起,讓她寫借條,我丟不起這個人,我覺得這侮辱了姐妹情分。
再者,當初結婚的時候,我們家沒要你的彩禮,也沒要求房產證上寫上我的名,不僅如此我還出了5萬塊錢的嫁妝。我們家這麼大方,如今到你這裡怎麼就這樣小氣了呢?最後,這些年我父母對你怎麼樣你也看在眼裡,他們把你當親兒子看待。
你工作不好,沒賺那麼多錢的時候,是我父母每周給咱們送菜、送米、送面。咱們孩子每個月不得花幾百塊錢?他們二老那點退休金全花在咱們兒子身上,你怎麼能夠這樣忘恩負義。我決定了要擔負妹妹的四年大學費用,今天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如果你非得跟我較真,那咱們離婚吧,我自己也供得起。」
聽完這些話,龔元愣住了。他沒想到老婆能這樣跟自己談這件事情。這不是他印象中的林麗麗。他承認老婆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他也知道老婆的娘家對自己不錯,可這不代表他就有義務擔負小姨子四年的大學費用。
他認為這是老婆在道德綁架,但畢竟是一家人,他也沒有真的離婚的打算,只能順著老婆的話答應了下來。
但這一次,讓龔元深刻理解了什麼叫「扶弟魔」,幸虧,老婆是有一個妹妹,不是有一個弟弟。要不然,將來他們很有可能還要負擔弟弟買房甚至是娶媳婦的費用,那他這輩子就太累了,想想就不寒而慄。
其實,龔元的老婆月工資將近兩萬,完全有可能養得了妹妹。這還不算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明明能力一般卻非要承擔所謂責任的「寄生蟲」似的女人。
龔元就認識一個。他有一位同事小黃,出身農村,家裡還有兩個弟弟。父母沒有重男輕女,辛辛苦苦供小黃上大學,而小黃也不負眾望,考上了一所大學,畢業之後有了穩定的工作。
但小黃並沒有得到自由,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
據小黃說,她發的第一份工資有1800元,她只給自己留了800元,剩下的一千全都寄給了父母。工作的前兩年,每個月4500元,她都會寄回家三分之二,只給自己留三分之一。再後來工作時間長了,她開始談戀愛了開銷增加,每個月會給家裡寄二分之一。
小黃從內心感謝父母,也想為父母承擔起一部分責任,所以她寄回家錢心甘情願。
結婚後,她還是保持著這個習慣。原本她丈夫不知道小黃一直往回家寄錢,後來偶然得知小黃有這個習慣,當天他們兩個人就吵了一架。丈夫跟小黃怒吼:「我辛辛苦苦賺錢養家,我把房子寫了你的名字,我在外面風吹日晒為咱們以後考慮,為咱們的孩子考慮,拚命的攢錢,可你呢?你在做什麼,你不僅不為這個家付出,著想,還把大部分工資給娘家。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這是小黃和丈夫第一次吵架。但即便是丈夫這樣質問她,她都沒有動搖要寄錢回家這個決定。在她心裡,兩個弟弟比她的孩子還重要。
而小黃丈夫面對小黃的這種態度哭笑不得。而朋友給他分析了一下,他明白了很多事情,最終決定了離婚。
朋友說:「小黃之所以有這種態度無非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她知道自己爸媽有多苦,恨不得把自己的兩個弟弟當兒子養,這無可厚非,畢竟他們身體里流著同樣的血。問題在於你怎麼想。小黃工資不高,家裡還是這種條件,如果你足夠愛她,愛到無法自拔,那你一定要做好養他們一家人的準備。如果你認為你自己做不到,那就趁早離婚。這樣對你對小黃都好。」
聽朋友說完,小黃丈夫明白了,朋友說得很委婉。他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大能力讓小黃理所當然地當一個寄生蟲。所以,跟小黃說明白之後,他選擇了離婚。
小黃的這件事情讓龔元心有餘悸。他慶幸自己老婆有能力,也慶幸自己只有一個小姨子。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女人,她們即便是結婚之後,也跟原生家庭脫不了關係,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一輩子為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服務。其實這種關係是畸形的,病態的。我們從原生家庭剝離出來,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
我們的責任也發生了轉化。你要分清楚,在新的家庭里,你是女主人,你有責任為這個家付出。而在原生家庭里,你只對你的父母有養老送終的責任和義務,至於弟弟和妹妹,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多幫扶一把,如果你能力沒有那麼大,在結婚之後,稍微盡一些當姐姐的義務也實屬正常。
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本末倒置,讓新的家庭陷入困境,讓自己原本幸福的婚姻生活平添無數煩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