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參與各種飯局或是工作聚會、圈子活動時,很多時候會遇到有人給你發煙。很多不抽煙的人,總是直接跟對方說:謝謝,我不抽煙。
這樣的回復其實很不妥當,你拒絕的不只是一根煙,而是一份可能來往的人脈。
發煙這個行為,實際上是一個試探行為,尤其是兩人還沒熟悉的時候,發煙的人一是想傳達善意,二是想試探下兩人進一步交流的可能性。
如果你接過煙,則代表兩人有了共同的興趣或話題,對方也感受到你的認同,再想進一步交流的時候會更積極。
而對我們來說,接過煙,再主動找話題聊,也會更加地順暢。
如果你拒絕的態度太過於明確,對方就會覺得受挫。對大部分人際交往上不太積極的人來說,會消極退縮,在接下來不會繼續和你進行交流。
你想想,如果是你站起來遞過去一根煙,對方直接就說不要,你也會覺得尷尬。即便理解對方不抽煙,心裡也會隱隱有隔閡,覺得對方不是特別給面子。
對方想試探的,就是你對於人際交往的態度。初步判斷你是一個不太接觸的人,還是比較隨和可以交談的人。
這個時候,即便我們沒有想要發展人脈的意思,也不要留下不近人情的印象,還是儘可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結交善緣,說不定未來有合作的機會。
那如果我們現在不想抽煙,或者說我們不抽煙,怎麼樣應對比較好呢?
第一個應對方法:我們可以站起來接過煙,在向對方表達謝意後,把煙放在桌上。如果對方想為我們點火,我們再解釋:不用不用,我飯後再抽。
這時再找些話題和對方聊聊,就能進一步交流了。這個通常適合我們比較想結交的人脈,不好拒絕對方的遞延,就先應對下,然後找機會交流。
第二個應對方法:站起來表示尊重,態度誠懇跟對方抱歉:真不好意思,我不抽煙,還是得謝謝你。
如果對方是比較重要的人物,或是我們特別需要結交的人脈,我們可以在對方發煙後,給別人敬杯茶或酒。
可以這麼說:您給我發煙,是看得起我。我不抽煙,實在抱歉,就敬您一杯,表達下謝意和歉意。
大概意思是這樣,用自己的習慣的語言表達出來。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就會對你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接下來再去深入交往,也會順利很多。
在發煙這件事情上,我見過更高明的做法,是不抽煙,但隨身會帶包煙,且懂一些跟煙有關的常識。
到了必要的社交場合,你可以主動給別人發煙,還能跟抽煙的人聊上幾句,把話題打開。否則,如果碰上大家都抽煙的場合,你坐在那裡,就會很尷尬了,也很難融入進去。
當然,如果你有一定的實力和地位,就不用如此去迎合別人。說到底,還是得在自身沒那麼強大的時候,配合社交上的一些規則,發煙這件事情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