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2020年11月07日22:36:29 情感 1303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代的社會發展地越來越快,人與人的相處也越來越「快餐化」,所以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夫妻因為過不下去而選擇離婚。

但是對於一些有孩子的家庭,大多數父母都認為孩子跟著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就算凈身出戶也要得到孩子的撫養權。

但是事實上,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就一定能讓他過得好嗎?

同事白然前兩年就離了婚,她覺得孩子跟著自己才是最好的,所以選擇凈身出戶奪得了孩子的撫養權。

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 天天要聞

剛開始獨自照顧孩子時,白然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樣可以給他最好的生活。但是到接下來面對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時,白然卻懵了。

本來以為只要拿著上班的工資,省著點用總會夠過日子的,但是孩子在學校總會時不時就要交一些書本費等,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花銷,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想讓孩子維持好的生活品質更是難上加難。

這也讓白然重新開始思考自己當初拚命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正確性。

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 天天要聞

其實對於有孩子的媽媽們來說,這些情況下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1)個人資產不多,應付不了孩子的開銷

如果自己的資產不夠多,還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傾盡所有,其實是很不明智的。

即使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孩子也是跟著自己受苦,並不能給他提供優質的生活和更好的教育。並且媽媽還得出去工作來維持生活,那也會忽略對孩子的照顧,對孩子和自己來說都是很辛苦的。

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 天天要聞

(2)跟著爸爸生活得更好時

可能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句歌詞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大部分人覺得父母離婚後孩子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才是最好的。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愛和母愛都一樣重要。不管離婚是因為哪一方的過錯,都不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以如果離婚後孩子跟著爸爸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那媽媽又「何樂而不為」呢?爭奪孩子撫養權也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並且有人照顧和疼愛。

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 天天要聞

媽媽們應該往遠處看,懂得適時放手。不要一味「犯傻」地想要把孩子留在身邊讓他們跟著自己挨日子。

其實當夫妻離婚時,女性不要「天真」地認為錢這種身外物不要也可以,在現實中錢才是能起到實際作用的。

如果媽媽們在爭奪到孩子的撫養權後卻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撫養孩子,那麼很可能會被收回撫養權。

夫妻離婚後,媽媽在這兩種情況下,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太不明智 - 天天要聞

所以媽媽們在離婚後應該從男方那兒獲得一些財產,然後繼續工作或者做一些理財投資,實現經濟獨立後再接回孩子,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也就是說,只有保證經濟獨立才能更有底氣和能力要回孩子的撫養權。

如果媽媽們離婚時不知道該不該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可以結合以上幾點做出考慮。要記住,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擁有更好的生活。

【寫在最後】:

你認為夫妻離婚後,孩子跟著誰更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著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