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父不進子房,下半句道盡普通人的心酸,行為處事的至理名言

2019年08月13日03:02:37 情感 1850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古至今,我們的周邊存在著諸多規矩,用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這些規矩大多是古人對生活經驗總結之後定下來的,有些是封建迷信,更多的是飽含深刻道理的。今天就來說這樣一個規矩,你看是否在理。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半句道盡普通人的心酸,行為處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聞

這個規矩形成了一句俗語,上半句是「父不進子房」,而下半句又道盡普通人的心酸,可惜少有人知。

先看這上半句「父不進子房」,為什麼父親不能進自己子女的房間?先祖們留下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在家中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會跟父母睡在一起,方便父母照顧他。可是等他稍大一點,有了自己的主意,孩子們也是需要自己的小空間的。或許父親不會輕易到女兒的房中,其實,兒子也是需要私人空間的。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半句道盡普通人的心酸,行為處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聞

等到兒子結婚後,他的屋子裡有他的伴侶,有屬於他們夫妻的私人物品。除非有事,父親要敲門進去。如果平時沒事的時候,不經過子女的同意,父親還是不要隨意進去的好,畢竟裡面是另一對夫妻的地方。即使兒子不說什麼,他的妻子心裡也會有隔閡的。

再看這下半句「官不進民宅」,如果說上半句是家庭方面的規矩,這下半句就是社會層面的規矩,道盡普通人的心酸。不說古代的等級森嚴,現在雖然是人人平等的社會,普通人一般情況下還是不會和有一定官職的人員直接接觸,所以如果他家中來了這麼些人,由於文化遺存,人們心中怕也是有些慌、坐立難安的吧。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半句道盡普通人的心酸,行為處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聞

而且更多的官員也是不願打擾老百姓們的。有人來家裡做客,即使很貧窮的人家,也會特別熱情、置辦一桌好菜招呼客人。更別說家中來了有官職的人,肯定想把家中最好的東西用來招待他們。所以,為人們著想的官員們也會想到這一點,一般就不會隨意打擾普通百姓們了。

怎樣,雖然古代和現在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有很大的變化,但這祖輩們留下來的俗語規矩在今天也是適用、句句有理的吧。你還知道哪些祖輩們為我們留下來的飽有真理的規矩,分享一下啊。

俗語:父不進子房,下半句道盡普通人的心酸,行為處事的至理名言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徹底愛上一個女人時,會有這3種反常的行為 - 天天要聞

男人徹底愛上一個女人時,會有這3種反常的行為

一個男人動心,可能很輕;但一個男人動情,一定反常。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完美,但一定在細節里藏著無法掩飾的真情。他也許嘴笨,不會說情話;也許粗心,不懂浪漫。但當他徹底愛上你,會出現這三種不合邏輯的行為,就像情緒走在理智前頭,連他自己都沒發覺。
這3種味道,是女人魅力的終極密碼,對男人有強大的吸引力 - 天天要聞

這3種味道,是女人魅力的終極密碼,對男人有強大的吸引力

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不靠容貌壓人,也不靠妝容吸睛。她身上自帶一種「味道」,像春風一樣不動聲色,卻能撩動男人心弦,讓他沉溺其中,久而不能自拔。不是香水的味道,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息,是經歷過沉澱、懂得愛自己、活得清醒的女人,才有的味道。
男人不說,但他戒不掉的,往往是這4種女人 - 天天要聞

男人不說,但他戒不掉的,往往是這4種女人

很多男人嘴上說著不在乎,心裡卻早已栽了跟頭。真正讓一個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從來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乖巧的,而是那些在靈魂深處留下痕迹的存在。女人的魅力從不靠討好,而是活出一種他無法複製、也無法擺脫的感覺。
池州截癱患兒母親從「背」到「拽」:「女兒的笑讓我扛住了生活的苦」 - 天天要聞

池州截癱患兒母親從「背」到「拽」:「女兒的笑讓我扛住了生活的苦」

大皖新聞訊 8歲的女兒依珊在武術課外培訓班訓練時意外受傷導致截癱,池州市民丁女士每日騎電瓶車送女兒到學校,再背著她去衛生間更換尿布,並不時在課間協助康復護理……去年5月,新安晚報、大皖新聞曾以《「有人勸我放棄,做媽的怎麼捨得」》為題報道後,引發很多讀者、網民關注並動容。2025年母親節之際,大皖新聞記者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