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活得越來越累的3個根源

2025年06月12日15:43:03 情感 1230


人啊,有時候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真的。

Hi,這裡是小仙女。

一個人活得越來越累的3個根源 - 天天要聞

最近刷手機,看到《人民日報》有段話,特有感覺。

它說:

事不能想太多,多了心會亂;

人不能看太清,清了心會涼;

情不能陷太深,深了心會痛。

我當時就一拍大腿。

這哪是說教啊?

這分明就是給咱們這些「想太多星人」的救命說明書。


一。事別想太細,細了全是問題。

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時候,壓垮你的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你腦子裡那台停不下來的「碎紙機」。

我有個前同事,小林。

幹啥都得做個PPT。

連周末去哪兒玩,都要列出Plan A、B、C,並對各種意外天氣、交通狀況做出預案。

結果呢?

計劃做得越完美,他越不敢動。

怕下雨,怕堵車,怕飯店排隊,怕朋友臨時變卦。

最後周末過去了,人還在家裡沙發上癱著,哪兒也沒去成,反而更焦慮了。

你想啊,這世上哪有萬無一失?

你把所有風險都想遍了,也就把所有精力都耗盡了。

行動力,早就被你的胡思亂想給「內耗」掉了。

所以啊,別想了,去做。

想是問題,做是答案。


二。人別看太清,清了全是傷心。

人性這東西,經不起細看。

真的。

我一發小,前幾年對他們部門一個領導,特崇拜。

覺得人家能力強,格局大。

掏心掏肺地跟著干。

臟活累活全攬了。

有一次,晉陞機會來了。

他以為穩了。

結果領導把名額給了自己一個遠房親戚。

還在背後跟別人說我發小「太老實,沒啥潛力」。

我發小那天晚上,喝多了,就跟我說了一句話:

「我真傻。」

為什麼會心涼?因為你的期望太高了。

你拿聖人的標準去要求凡人,

拿電影主角的光環去期待同事,

得到的,必然是失望。

別去考驗人性,會輸的。

也別總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誰還沒點毛病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三。情別陷太深,深了全是眼淚。

感情里最傻的一種人,

就是「感動自己型」選手。

你對他好,不是因為他值得,

而是因為你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證明你愛得深。

之前有個讀者給我留言。

說為了男朋友,辭了工作跟他去別的城市。

學做他愛吃的菜,

放棄自己的朋友圈。

她以為這是愛情。

結果呢?

男生覺得她沒主見,太黏人,最後分了。

她哭著問我,我到底錯哪了?

錯就錯在,你把愛情當天平,自己卻主動坐到了最輕的那一頭。

你忘了,好的感情,是相互吸引,不是單方奔赴。

你把自己都弄丟了,誰還來愛你呢?

說到底,任何需要你卑微去維持的關係,

都該趁早扔掉。

先愛己,而後愛人。


所以你看,

想太多,看不清,陷太深。

這三件事,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人活一輩子,圖個啥?不就圖個舒坦嘛。

別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也別再用未來的焦慮折磨現在。

差不多就行了。

真的。

想開是福,想不開是苦。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

祝好。

就這樣。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嫌棄你的男人,才會在微信上回復你這「3句話」,不必再聯繫了 - 天天要聞

嫌棄你的男人,才會在微信上回復你這「3句話」,不必再聯繫了

平常與男人微信聊天時,有些男人回消息的態度千差萬別,有的男人回得熱情且積極,而有的男人回得冷淡又敷衍。對於那些總是用冷淡話語回復你的男人,你可得心裡有數,別再自欺欺人,感情很多時候從細節就能看出,尤其是微信上的回復。嫌棄你的男人,才會在微信
如果兒女三十多歲,還不找對象,往往說明了「家庭的3個真相」 - 天天要聞

如果兒女三十多歲,還不找對象,往往說明了「家庭的3個真相」

現在,好多三十多歲的兒女,並不著急找對象,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急得不行,然而他們自己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我們必須說,這一現象確實值得仔細琢磨,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是個人的選擇,實際上背後都隱藏著一些道理。兒女三十多歲還不找對象這件事,其中肯定存在
男友撞癱女友後失聯!網友竟罵她「撈女」?法律:一分賠償別想少! - 天天要聞

男友撞癱女友後失聯!網友竟罵她「撈女」?法律:一分賠償別想少!

一場車禍,兩重傷害:身體癱瘓+網路暴力2025年4月5日,甘肅25歲的白女士乘坐男友張某某駕駛的車輛時,因對方違規駛入對向車道,與大貨車相撞,導致她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從此失去站立能力。圖片來自網路這本是一起典型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然而,當白女士在網路上喊話男友「現身負責」後,輿論卻迅速跑偏—— 「漁場管理...
那些藏在經歷里的清醒:不是套路,是過來人的分寸 - 天天要聞

那些藏在經歷里的清醒:不是套路,是過來人的分寸

總有人說「女人經歷多了,會留下藏不住的痕迹」,這話不盡然,卻也點出一個事實:情感里的起落和磨合,總會悄悄改變人的認知和姿態。那些被稱作「有過很多情感經歷」的跡象,說到底不是什麼「手段」,而是在一次次靠近與疏離中,攢下的清醒和分寸。
尖子生被趕出家門,「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 天天要聞

尖子生被趕出家門,「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據風芒新聞報道,近日,就讀於湖南長郡中學的尖子生小凱沉迷手機後翹課、成績下滑,高考物理類僅考575分,被父母掃地出門,斷了生活來源。父母的做法是否合適,引髮網友熱議。從報道看,小凱作為學校曾經的尖子生,父母最終將他拒之門外,高考成績或許是導火索,但絕不是主要原因。中小學時期,小凱都是班裡的佼佼者,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