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所謂人工智慧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已經成為外呼這個行業的主流。使用這種外呼智能機器人,效率比人工高出數倍,首先是機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撥打營銷電話;其二,這些所謂的智能機器人輸出的聲音由真人錄音製作而成,讓接聽用戶難辨真偽,從而更能提高接聽率。
記者在一家名為智優擎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里看到,該公司對外宣稱曾服務過的企業有5000多家,自稱是市場上外呼智能機器人技術上的第一梯隊,一個月要簽大幾十家公司,目前主要承接的業務涉及教育培訓、健康醫療、建築施工、金融貸款等行業。
那麼這些打營銷電話的外呼智能機器人,到底長什麼樣呢?公司田經理打開了一套正在給客戶測試運行中的系統後台,現場展示了他們的技術:一家口腔醫院的智能機器人的話術呈現在電腦屏幕上,智能機器人的每句話都設有相應的觸發關鍵詞,一旦接電話的消費者說了相關的語句,智能機器人會根據關鍵詞轉到對應的回復內容,幾個回合下來,電腦系統就能根據消費者的回答內容,一步步判斷出接聽電話的消費者是否屬於意向客戶。
記者走訪了多家外呼公司,目前,一台外呼智能機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撥打上千個電銷電話,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
優音通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更是稱:今天打10萬個電話,10萬電話一次打100個,一次打200個,差不多這樣去打。
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無論是外呼智能機器人,還是真實的電話營銷人員,不經消費者同意撥打這類營銷電話,都屬於違法行為,主管部門都會進行封號和處罰。那麼,這些外呼公司又是如何確保通過智能機器人進行海量外呼的同時,逃避封號和處罰呢?
記者了解到,撥打電話的線路分為實商和虛商兩大類。移動、聯通、電信這類傳統電信運營商被稱為實商,旗下的手機號碼一般來說服務於普通消費者,被稱為大號;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虛擬運營商,業內統稱為虛商,虛擬運營商同樣發售11位的手機號碼,大部分都是17或是16等數字開頭,業內被稱為「小號」。這些從事外呼業務的公司,都是從虛擬運營商購買的「小號」,這些號碼沒有實體手機卡,也不需要進行實名認證。
不僅如此,這些電銷公司還會使用特殊的軟體,在使用虛擬運營商的「小號」做電銷時,可以隱藏電話的真實地址,系統會根據被叫號碼屬地自動匹配當地的號碼,隱藏「小號」的真實號碼,以此騙取被呼叫手機用戶的信任,接聽電話。
外呼公司的工作人員承認,在為用戶提供電話銷售服務的過程中,他們經常會遇到消費者的投訴,但他們對此並不擔心。
淘金你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楊經理稱,他們跟運營商關係比較好,如果不是很大的投訴,他們都能去申訴,內部處理掉。對於個別投訴,無非就是罰點錢的事情,即使封號他們也能隨時更換線路或是號卡,對於電銷的運營不會產生影響。
天眼查顯示:其中被曝操縱騷擾電話的飛鴿傳書公司,成立於2016年9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該公司已登記多個軟體著作權,包括飛鴿簡訊直連網關測試工具軟體、飛鴿新一代融合通訊客戶服務平台軟體、飛鴿集中監控平台軟體、飛鴿語音呼叫軟體等軟體著作權;另一家四川淘金你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資本約1525萬人民幣。該公司也登記了淘金雲客服app(ios)、淘金webphone系統、淘金雲客服app(安卓)等多款軟體著作權。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財經、天眼查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