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2025年03月06日22:13:02 情感 1540

我叫張秀蘭,今年62歲,住在一個小縣城。

年輕的時候,我是中師畢業,在鎮上的小學當了一輩子老師,如今已經退休,退休金每月有4800元。老伴去世得早,兒子王浩是我唯一的孩子,他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牽掛。

王浩今年35歲,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工作,娶了一個本地姑娘李然,兩人婚後在市區按揭買了房子,生了個兒子,日子過得算是安穩。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通情達理的婆婆,兒子結婚的時候,我把老伴留下的存款全拿出來,給他們付了30萬的首付款,之後又掏了5萬塊讓他們裝修。

雖然我自己住在縣城,但每次去看望他們,我都會帶上各種吃的、用的,生怕他們過得不好。

兒媳李然比我小30歲,是個精明幹練的女人,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外貿公司上班。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她和我這個鄉下來的老太太,性格上有些格格不入,但我一直想著,兒子喜歡就好,我不能干涉太多。孩子出生後,我主動去幫著帶了一年,後來他們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我才回縣城生活。

這些年,我一直在補貼他們的家用。兒子剛工作那幾年,工資不高,每次回家,我都會偷偷塞點錢給他。

後來他們買房、養孩子,經濟壓力更大了,我每個月都會給他們3000塊,想著能幫襯一點是一點。

兒子嘴上總是說:「媽,您別給了,我們自己能行。」但每次收到錢,他從來也沒有拒絕過。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直到半年前,兒子突然打電話給我,說他和兒媳的工資降了,日子過不下去了,希望我每個月再多給他們3000塊,加起來6000塊。

我雖然心疼錢,但更心疼兒子,想著自己一個人在縣城,開銷不大,就答應了。可我沒想到,真相會讓我心寒……

我每個月都會準時把6000塊轉給兒子,想著他們日子難熬,自己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可即便這樣,每次打電話過去,兒媳的語氣依然冷淡,連孫子的視頻也很少給我發。我安慰自己,或許他們是真的太忙了。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有一次,我去超市買菜,碰到了一個老同事王姐,她的女兒也在省城工作,和我兒媳李然是同事,偶爾會提起她。

王姐隨口問道:「秀蘭啊,你兒媳婦這次**年終獎拿得挺多吧?**我聽我閨女說,她們公司業績不錯,李然好像還升了職。」

我當時愣了一下,忙問:「她升職了?」

王姐點點頭:「是啊,聽說工資漲了不少呢!你不知道嗎?」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我尷尬地笑了笑,心裡卻像被針扎了一下。**兒媳的工資不降反升,那我兒子呢?**我強忍著疑惑,回到家後,立刻打電話給兒子,試探地問:「浩啊,你最近怎麼樣?工作還順利吧?」

兒子沉默了一下,嘆氣道:「媽,公司效益不好,今年工資少了不少,我們這邊開銷太大,壓力挺大的。」

我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忍住了,沒有直接拆穿他。

直到那天,我無意間刷到親家母的朋友圈,一切才真相大白。

兒子兒媳騙說降薪了,讓每月資助6000,看親家母朋友圈我果斷停止 - 天天要聞

她發了一張在高檔餐廳慶祝生日的照片,桌上擺滿了昂貴的菜肴,還有一瓶紅酒。我點開留言,看到李然在底下評論:「媽,這次一定要吃好喝好,以後每年都給您辦!」親家母回復:「哈哈,還是閨女好,兒媳婦給買的包也很喜歡!」

我心裡猛地一沉。

兒媳婦給自己母親買包、請吃大餐,可我這個每個月掏6000塊補貼他們生活的婆婆,卻連一句好話都沒聽過?我越想越不是滋味,心裡翻騰著複雜的情緒。這麼多年,我自認為對兒子、兒媳足夠好,可他們真的把我的付出放在心上了嗎?

這件事之後,我開始留意他們的生活。

有一次,我特意提前一天告訴兒子,我要去省城看他們,帶點自家種的菜過去。可第二天到了小區門口,我打電話給兒子,他卻支支吾吾地說:「媽,我們今天正好有事,可能不太方便……」

「你們有事?家裡沒人?」

「呃……對,家裡沒人。」

我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可還是不甘心。等掛了電話,我就在附近的咖啡店坐了兩個小時,然後又繞回他們小區。結果,我遠遠地就看見兒媳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和她母親有說有笑地走進小區。

我愣在原地,心裡一片冰涼。

他們並不是有事,而是不想讓我過去。

我突然回憶起那一年,我去給他們帶孩子,早上5點起床做飯,晚上11點才睡,連個正經的客房都沒給我安排,讓我睡在陽台邊的小沙發上。可當親家母來時,兒子兒媳卻特意騰出主卧,給她買新床單、新枕頭,生怕她住得不舒服。

原來,我在他們心裡,和親家母的地位天差地別。

我忍著心酸回了縣城,整整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我下定決心,給兒子打了個電話。

「浩啊,媽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錢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以後每個月6000塊,我就不給你們轉了。」

兒子愣了一下,隨即提高了聲音:「媽,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和李然現在真的很難……」

我輕輕笑了一下:「你們難,我也難啊。我一個人在縣城,指望著這點退休金過日子呢。」

兒子不說話了,片刻後,他低聲道:「媽,之前不是說好的嗎?你怎麼突然變卦了?」

我心裡一陣發酸,但語氣卻異常堅定:「浩啊,媽養你長大,給你買房,帶你孩子,能幫的都幫了。可媽也得為自己活一把了。」

兒子沉默了很久,最終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匆匆掛了電話。

那之後,他再沒主動給我打過電話。

我原以為他會過幾天聯繫我,安慰我,或者至少問問我的身體怎麼樣。可一個月過去了,手機屏幕依舊冷冷清清。

我終於明白了,我在他心裡,終究只是個提款機而已。

我不再強求,也不再自欺欺人。從那天起,我開始學著為自己活——報了老年大學,去公園跳舞,和老姐妹們一起旅行。原來,人生不只有兒孫,還有自己。

有一天,我收拾衣櫃,翻出了一張舊照片。照片上,是年輕的我,笑得燦爛,眼裡滿是對未來的憧憬。我輕輕撫摸著照片,心裡默默地想:張秀蘭,接下來的日子,好好愛自己吧。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