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有網友在西南某地一個高速服務區拍攝視頻稱,有人在垃圾桶旁發現很多被丟棄的年貨,有排骨、臘肉,還有炸好的小酥肉。父母的愛被子女統統扔進垃圾桶?一時間,引髮網友熱議。2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求證發現,疑似當事人發聲稱,並非網友批判的「不孝子女」,高速服務區扔肉實屬無奈之舉。(據2月10日封面新聞報道)
相關視頻截圖
視頻顯示,被扔的食物里,有生鮮肉類,有已經烹飪好的熟食,還有炸得金黃酥脆的小酥肉和帶魚,保守估計年貨總重量有三四十斤,價值上千元。
其實,網友重點想說的,不是這批年貨價值多少,而是裡面蘊含的情感,不該如此被捨棄。不過,在此強調,這批年貨是誰放在這裡的,為何要放在這裡,目前還沒有定論,所以,「父母的愛被子女扔進垃圾桶」一說,目前只是猜測。
除了一些人表示痛心之外,也有人藉機表達了不同意見,認為這是一種「強塞的愛」。有人稱,「說了不要非要給!」「去年給的還在冰箱里,如何處理確實讓人頭疼」。
相關視頻截圖
順著這個話題來討論,面對父母的熱情,對年貨是照單全收,還是執意不拿避免浪費,其實都是可以的。只能說,兩代人的觀念不同,在表達愛的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晚輩來說,首先還是應該珍惜父母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好好溝通和協商,友善地抹平這種落差。
上一輩人總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飽,也怕他們生活困難捨不得吃。還有的,純粹就是想通過自己做年貨、備年貨,希望得到孩子的認可,加深兩代人的情感連接。每到年後離別,不少人車子的後備箱里,都會裝滿自製的食物,父母恨不得把家裡搬空,成為年度「奇景」。這種無私的愛,讓不少人破防,感嘆父母之愛的偉大和純粹。
疑似當事人回應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這些年貨未必符合年輕一代的口味,有時還可能用不著。有的人礙於情面收下,然後面臨處理的難題。正如一些網友所言,路途可能有上千公里,返程可能得二三天,食物經過暖氣一吹會有可能因此變質,還讓車內有異味。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不浪費糧食是底線,年貨豈能一扔了事?哪怕是送給他人也是極好的。把父母對自己的愛轉贈給需要的人,還是在做好事。往垃圾桶邊一放,誰又知道這是誰扔的,能不能吃呢?誰又能肯定環衛工看到就會拿回家?
說白了,不管是誰的年貨,都不應該這樣一扔。不管年貨里裝的是誰的「愛」,都不容這樣糟蹋。可以說,一般人都下不去手。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應該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如果真的是父母送的,要是讓他們知道了,這對他們將是何種打擊!
所以說,「強塞的愛」這個說法令人寒心。愛就是愛,值得呵護善待。有網友說,找快遞冷藏到家不行嗎?父母的愛,不是壓力,更不是負擔,都值得好好享受,並且用實際行動來回饋。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