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2025年02月06日05:32:12 情感 1960

七旬母親病危,醫生告知患上腦癌晚期,活不過三個月,母親卻突然想要見到,34年前被迫送走的的小兒子,大兒子只好幫母親尋找,完成她這些年以來的遺憾。

最終在耐心地詢問下,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當年小兒子被送走的地址,當找到小兒子的時候,誰料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認親時卻感動眾人。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這是怎麼回事?當年小兒子究竟為何會被送走?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一位71歲的老母親,她叫做胡愛華,卻患上了腦癌晚期,如今的她卻神志不清,有時清醒有時糊塗,老伴也因病去世。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但她唯一記得很清楚的是,自己一共有四個兒女,老四是個男孩,當時由於家庭條件很艱苦,不忍心看著他活活被餓死。

就幫他找到了一個好人家撫養,當時送人的時候,她還與小兒子的母親約定,等到他長大成家的那一刻,想要認回小兒子,也希望可以見證他的幸福時刻。就找到了節目組幫忙,希望可以找到當年,被送走的小兒子。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可如今已經過去了34年,在自己身邊的三個孩子,也已經長大成人,胡愛華也已經年邁,自從將小兒子送走後,他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如今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她卻想要找到小兒子,想要與他見上一面,希望在自己離開世界的那一刻,自己沒有遺憾。可這件事已經過去了34年,又該如何找到小兒子呢?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提起這件事的女兒李芝群,卻依稀記得,當年她們家窮困潦倒,母親已經生育了三個兒女,家裡就已經很貧苦了,再加上四弟的出生,只是雪上加霜。

當時母親張愛華,每天在地里干農活,靠著種地來維持生計,母親只好幫四弟,找到了一個好人家,讓他們幫忙撫養。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可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再加上母親患上了腦癌,時而正常時而糊塗的她,對當時送走的地址很模糊。

於是,在他們的幫助下,幫母親回憶起當時,四弟被送走的地址,胡愛華也拿起筆,在紙上寫了起來。儘管她的記憶很模糊,但是能記起一點線索,那麼,能找到小兒子的幾率就很大。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那麼,最終胡愛華寫的地址是否正確呢?

七旬母親身患絕症,卻突然想要認回34年前送走的兒子,誰料認親現場感動眾人,當年兒子是如何被送走的呢?

母親胡愛華記得,當年小兒子是在1986年送走的,當時是外婆參與此事,把兒子送給了別人,那戶人家住在安化縣高明鋪,小兒子的養母叫做羅玉連。

節目組在得知這個線索時,就立馬在手機上搜索了起來,卻沒有找到胡愛華所稱的地址,他們經過一番查找,最終找到了一個疑似的地方,跟胡愛華所寫的地方名字很一樣。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最終胡愛華的大兒子李建群,準備前往該地址,準備一探究竟。畢竟母親病入膏肓,醫生也已經告知,她已經活不過三個月了,想要幫母親完成她的心愿,不想讓她留有遺憾的離開。

隨後他就與記者,一起來到了那個地方,對附近的村民進行了打聽,得知他們的來意,在提起「羅玉連」的名字時,村民們卻都認識她。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並且她們家就住在附近,村民們認為李建群和羅玉連的兒子,五官很是相似。

李建群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十分的開心,終於找到了弟弟的地址,可以幫母親完成心愿,同時兄弟倆也終於可以團圓了。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他就迫不及待來到了,村民所說的一戶人家,找到了羅玉連本人,得知他們的來意後,羅玉連卻沒有躲避,而是很坦然的接受,並且還把當年所發生的事情,都講了出來。

她也清楚地記得,當時與胡愛華的約定,也清楚終有一天,兒子的親生母親肯定會找回來,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可她為什麼還會選擇撫養他呢?難道是出於好心嗎?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羅玉連在提起當年所發生的一切,內心觸景生情,想起了當時的苦日子。

當時她懷上了一個孩子,可是由於身體的原因,她的孩子流產了,好不容易有了,血脈相連的親生骨肉,最終卻又失去了他,在失去兒子的痛苦之中,每天輾轉反側睡不好覺。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後,她就很難懷上孕,可她很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於是,在別人的口中得知,有戶人家家庭貧苦,兒子很有可能被餓死,就這樣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1986年,羅玉連將胡愛華的小兒子抱回了家。

七旬母親患上癌症時日不多,卻想要找回送走34年的兒子,認親現場感動不已,這是怎麼回事?

羅玉連自從將胡愛華的兒子抱走後,就對他十分的好,一直當作親生孩子一樣對待,不幸的是,羅玉連的的丈夫,在不久後因為患病去世。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她就只好一個人,將兒子張俊金養大,期間受了很多苦,也沒有想過要再找一個老伴。

張俊金也有被好好呵護著長大,可他也不負眾望,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羅玉連為了供他上大學,就來到了外邊打工,提起這件事她就十分地難過,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只有她一個人清楚。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從她的口中得知,如今的張俊金在長沙工作,從事教育的工作,但他還沒有成家,隨後,他們就聯繫上了張俊金。

節目組就約定了要和他見面,張俊金得知此事後,也回到了家裡,當見到李建群的時候,他們兄弟倆卻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可能是因為血脈相連的親切感 ,從外觀上來分析,他們倆長得的確很一樣。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張俊金在得知此事後,並沒有十分的激動,他卻坦言他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是在十年前從爺爺口中得知的,只是沒有想到,親生母親卻找上了門。

當時他考慮到了養母的想法,所以就沒有尋找生母,但他清楚這件事,遲早會面對。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然而母親羅玉連並沒有反對他,而是很支持他所做的決定,可張俊金很了解養母,雖然她嘴上不說,但是內心還是很捨不得,所以就一直沒有選擇認親。

張俊金知曉自己並非親生之後,並未埋怨親生父母,相反,他覺得父母是有自己的難處,才會忍痛將他送給別人撫養。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他選擇原諒了母親,而且早在幾年前,他就冥冥中感到,母親肯定會再次與他相認,所以他早就買了一份禮物,保存了很久,他希望在和母親相認的時候,親自為她帶上。

最終他們約定了一個時間,準備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一家人相認,同時她的養母一起,也來到了胡愛華的家裡。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附近的居民都前來,歡迎張俊金歸家,當看到年邁的母親時,張俊金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哭了起來,並且還當場下跪與母親認親。

這一舉動感動了現場所有人,緊接著他就把那份貴重的禮物,就是一個金鐲子,張俊金親自戴在了母親的手上。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為了不讓養母傷心,懂事的他5年前在買手鐲的時候,同時也給養母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他感恩親生母親,給他帶來了生命,同時也感恩養母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才讓他有了如今的自己。

胡愛華臉上一直掛著笑容,34年以來,這是她笑得最燦爛的一次,他們坐在一起,講起了以前的回憶,這一刻他們是幸福的,也是發自內心開心的。

七旬母親突然病危,想見34年前忍痛送走的兒子,見面時崩潰大哭 - 天天要聞

最終他們在一起,拍了一張合影,把此刻變為了永遠,希望他們可以像今天一樣,露著開心的笑容生活下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三十未婚與二婚女的抉擇:撕開中國式婚戀最痛傷疤 - 天天要聞

三十未婚與二婚女的抉擇:撕開中國式婚戀最痛傷疤

小區里總有些閑不住的老鄰居愛操心別人家的事。王嬸的兒子今年三十了還沒成家,她急得嘴角起了燎泡,託人介紹了兩個姑娘。頭一個姑娘是銀行職員,模樣端正工作穩定,可一聽說對方從來沒結過婚,王嬸心裡直打鼓:"三十歲還沒嫁人,怕不是性格古怪?
仁心俱樂部:王高升為了平衡事業和家庭絞盡腦汁 - 天天要聞

仁心俱樂部:王高升為了平衡事業和家庭絞盡腦汁

事業和家庭是任何人必須兼顧的事情。醫生也一樣。在電視劇《仁心俱樂部》中。醫生王高升為了平衡事業和家庭絞盡腦汁!王高升是一名醫生。在醫院中,他風趣幽默。彷彿任何事情都對他沒有任何影響!為人樂觀!但是,他卻為了平衡自己的弟弟、母親和自己妻子的關
天天騷擾我們的原來是它!一天打10萬個電話,偽裝「老鄉」騙你接聽 - 天天要聞

天天騷擾我們的原來是它!一天打10萬個電話,偽裝「老鄉」騙你接聽

目前,使用所謂人工智慧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已經成為外呼這個行業的主流。使用這種外呼智能機器人,效率比人工高出數倍,首先是機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撥打營銷電話;其二,這些所謂的智能機器人輸出的聲音由真人錄音製作而成,讓接聽用戶難辨真偽,從而更能提高接聽率。記者在一家名為智優擎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里看到,該公...
越自私的老人越長壽?這三件事揭開殘酷真相 - 天天要聞

越自私的老人越長壽?這三件事揭開殘酷真相

老張每天清晨五點半準時起床,推開窗戶就能聞到樓下花壇的月季香。老伴在廚房熬著小米粥,他拎著塑料桶給陽台的十幾盆蘭花澆水。六點整,兒子家的小孫女會打來視頻電話,奶聲奶氣地背昨天新學的唐詩。吃完早飯,老兩口沿著社區健身步道慢慢走兩圈,遇到遛狗的
舔狗經濟崩盤了,很多女性哀嚎一片,紛紛湧入相親市場 - 天天要聞

舔狗經濟崩盤了,很多女性哀嚎一片,紛紛湧入相親市場

"王姐,您家閨女還沒對象吧?現在得抓緊了,最近來相親的姑娘比去年多了三成!"上海人民公園的"紅娘阿姨"一邊整理資料一邊感嘆。據民政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婚介機構註冊女性用戶同比暴漲68%,北京某高端婚戀會所甚至出現"搖號相親"的奇觀
愛情不是答案,也不是佔有 - 天天要聞

愛情不是答案,也不是佔有

當我們深愛一個人,卻不得不接受這段感情走到盡頭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彷彿會將我們撕裂成碎片。然而,正是這種痛苦,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理解愛情的意義。在一段感情中,我們常常將對方視為自己的「答案」。
情侶野外約會:恐怖生物的驚遇 - 天天要聞

情侶野外約會:恐怖生物的驚遇

在愛情的世界裡,情侶們總是渴望尋找一些獨特而浪漫的約會地點。野外,那片充滿自然魅力的天地,似乎是個絕佳的選擇。然而,有時候,野外約會也可能變成一場意想不到的驚悚之旅。想像一下,一對情侶手牽著手,漫步在那片鬱鬱蔥蔥的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