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年的,退休工資5000,堅持過極簡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2024年12月31日06:02:04 情感 1311

退休這天,兒子那句"爸,你退休金才5000,這日子可咋過啊",讓我心裡一陣難受。

站在廠門口,看著那塊褪了色的老廠牌,三十年的光陰恍如昨日。

我叫羅志強,1968年生在瀋陽東塔街一個工人家庭,那會兒正趕上困難時期。

家裡光靠我爹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五口人,每個月還要還房子的公積金。

記得上小學時,我穿的都是表哥的舊衣服,褲子膝蓋總打補丁。媽媽一邊縫補一邊說:"補丁就是咱家的傳家寶,看誰家的補丁比咱家的好看。"

那時候冬天特別冷,屋裡的水都能結冰,我們哥仨擠在一張炕上都能凍得直哆嗦。

媽媽晚上就把我們的棉襖挨個翻出來,把棉花重新捯飭一遍。一邊做一邊念叨:"棉花打得鬆軟,穿著才暖和,你們仨可得給我好好念書。"

從小我就懂得省錢,每次過年姥姥給的壓歲錢,我都偷偷存進了自己攢了好幾年的鐵皮儲蓄罐,裡頭裝的都是一毛兩毛的票子。

1990年,我考進了國營機械廠當鉗工,成了廠里最年輕的技術工人。

頭一天上班,師傅張明德遞給我一把破舊的鉗子:"小羅啊,這可是咱們廠的寶貝疙瘩,用了十幾年了,比新的還好使,以後就是你的傳家寶了。"

我記得那會兒每天早上四點多就得起床,吃上一碗媽媽煮的白面饅頭

騎著二八大杠去上班,路上黑咕隆咚的,就聽見自行車鏈子咯吱咯吱響,還有此起彼伏的自行車鈴聲。

沒多久,廠里分了一間十幾平米的平房,在筒子樓最裡頭,爬到五樓都能把人累死。

冬天北風灌得嗚嗚響,夏天下雨樓頂漏水,可這就是我的小窩。

樓道里飄著各家的煙火味,有人煮白菜,有人炒土豆絲,夏天的傍晚,大伙兒都搬著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嘮嗑,比蜜罐子還甜。

我68年的,退休工資5000,堅持過極簡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聞

1992年,經老鄉介紹認識了紡織廠的王巧雲,我倆都是廠里的先進工作者。

頭回見面,她穿著件褪了色的碎花布衣裳,扎著兩條小辮子,笑起來特別實在,一看就是能過日子的人。

結婚那會兒,就擺了幾桌酒,請了些親戚朋友,連喜糖都是自己包的。

新婚夜,巧雲掏出自己的存摺,裡頭有兩千多塊錢:"這是我這些年一分一分存的,咱們一起攢錢,給將來的孩子當學費。"

日子過得清貧但踏實,每天看著樓下人來人往,聽著收音機里的評書,就覺得特別知足。

巧雲干起活來特別麻利,常常下了夜班還要去菜市場,說末市的菜便宜,能省下不少錢。

她總說:"咱們工人,就得好好過日子,一分錢掰兩半花。"

那時候,樓道里經常飄著她煮的魚湯味,隔壁李嬸都誇她會過日子。

可苦日子還在後頭,90年代末,工廠改制,不少老工友都下崗了。

張明德改行開計程車,隔壁老李家開了個小賣部,廠里的食堂都關門了。

他們勸我:"志強啊,你手藝好,自己干准能掙大錢,這廠里有啥出息。"

我想了好些天,還是選擇留在廠里,覺得有個穩定工作踏實,起碼每月工資準時發。

那段日子特別難熬,有天夜裡,巧雲發起高燒,我嚇得不行。

她硬是不讓去醫院:"感冒而已,吃點退燒藥就成,咱們得省著點用。"

後來我才知道,她是怕花錢,那會兒兒子剛上幼兒園,光學費就夠嗆。

日子一天天熬過去,兒子慢慢長大,學習特別爭氣,從小就是班裡的尖子生。

我68年的,退休工資5000,堅持過極簡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聞

2013年考上了北京重點大學,全廠都替我高興,可高興過後,我和巧雲都犯了愁。

光學費一年就要好幾萬,這可把我們愁壞了。

巧雲主動去超市當促銷員,我也開始接些修理家電的活,就想著多掙點錢補貼家用。

有天半夜,我醒來發現巧雲在縫補衣服,問她咋還不睡,她說:"明天還要站櫃檯,趁現在多做點。"

我看見她的腿腫得老高,心疼得直嘆氣,她卻笑著說:"咱兒子這麼有出息,再累也值得,你看廠里誰家孩子考上北京的大學了。"

最難熬的是兒子上大三那年,巧雲查出了胃病,醫生說是長期勞累加上飲食不規律造成的。

我勸她別幹了,她卻說:"再撐兩年,等兒子畢業就成,咱們還年輕,扛得住。"

每天下班,她就帶著保溫瓶喝稀飯,說這樣省錢又養胃,我心疼得不行。

2015年,兒子畢業留在北京工作,在一家大公司當工程師。

看著同事們退休後週遊世界,張明德打趣我:"你說你這麼摳門幹啥?兒子都在北京混出名堂了,也該享享福了。"

可我還是過著極簡生活,每天騎著二八大杠去公園鍛煉,趕上去超市買特價菜。

衣服能穿就不換,手機用的還是兒子淘汰的。就這樣,一年能存下10萬塊錢。

巧雲還偷偷去干鐘點工,被我發現後,她紅著眼圈說:"咱兒子在北京,房價那麼貴,得多攢點錢幫他,要不然他得還多少年房貸啊。"

去年夏天,兒子在北京相中了一套小房子,打電話支支吾吾地說首付差點。

我二話沒說,把存摺里的錢都給他轉過去了,這些年的積蓄總算派上用場。

看著兒子在大城市有了安身之處,我倆美得晚上睡不著覺,躺在床上合計著怎麼幫他裝修。

我68年的,退休工資5000,堅持過極簡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聞

前幾天,兒子來電話:"爸,我聽同事說,你們退休後還在省吃儉用,我工資也不少了,你們幹啥還這麼辛苦?"

我笑著說:"傻小子,爸媽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看著你過得好。"

"再說了,我跟你媽都習慣了這日子,花錢大手大腳反而不自在,你媽都說了,省下錢給你將來買車。"

放下電話,我和巧雲坐在小陽台上,看著樓下的老梧桐,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

想起兒子上小學那會兒,我們就在這樹下照過全家福,那時候照片都是黑白的。

現在照片雖然發黃了,卻越看越暖心,樹下的長椅還在,當年兒子寫作業,巧雲納鞋底,都在這兒。

昨天晚上,兒子告訴我們,他要當爸爸了,巧雲高興得直抹眼淚。

連聲說明年開春就去北京幫帶孩子,還要給兒媳婦補補身子。

我拉著她的手,想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她起早貪黑給人發傳單,大冬天站在超市門口做促銷。

下班偷偷去干鐘點工,生病了也不捨得去大醫院,就是為了給兒子攢錢。

有人說我們太死板,太摳門,可我覺得,這平凡的日子裡,處處都是幸福。

每一分省下的錢,都變成了兒子臉上的笑容,這日子,過得值!

夜深了,樓下的老梧桐沙沙作響,跟三十年前一樣。

這麼多年,我和巧雲的頭髮白了,腰也彎了,但我們的心裡比任何時候都踏實。

聽說要當爺爺奶奶了,我倆合計著把屋裡重新收拾一遍,等放暑假接兒子他們回來住幾天。

巧雲說:"咱得給兒媳婦燉雞湯,給小孫子織毛衣,趁現在多準備點......"

她絮絮叨叨的聲音里,滿是對新生活的期待,我知道,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我68年的,退休工資5000,堅持過極簡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