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最清醒的生存之道:物質低配、家庭高配、心態頂配

2024年12月03日22:02:13 情感 1864

著名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曾說過: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過去幾年,相信大家都經歷了很多事,也切身體會到了時代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各種考驗。

在大環境波動不止的情況下,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我的答案是:努力經營當下,直至未來明朗。

接下來的日子,學會認清形勢,低配物質,高配家庭,頂配心態,就是最清醒的生存之道。

01

物質低配

這幾年來,常聽身邊人感嘆:掙錢千辛萬苦,花錢卻稀里糊塗。

本來收入就大幅縮水,還時不時掉入各種消費陷阱,那被掏空錢包只是遲早的事。

巴菲特說過一句值得警醒的話:不節制消費和缺乏儲蓄意識,會使人們陷入金融困境。

越是賺錢不易的時代,越考驗一個人的節制力。

未來幾年,盡量少消費,多存錢,做好紮實的經濟儲備,這很重要。

1. 戒掉衝動消費

自媒體博主@獅姐曾做過一次統計。

在前後十年的時間裡,她竟然因為一時衝動買買買,幾乎白扔了20萬。

辛苦賺來的錢打水漂也就罷了,更無奈的是,到了真需要用錢時,還要面臨捉襟見肘的尷尬。

該花的錢得花,但該省的錢,一分也不該浪費。

如今消費渠道越來越多,下單方式越來越便捷,你頭腦一熱,手機一點,錢包可能就空了。

忍不住剁手之前,不妨給自己十秒鐘考慮:我究竟是「需要」這個東西,還是只是「想要」。

弄清這個答案,你自然就知道要怎麼做了。

2. 不為虛榮買單

這幾年,大家或許都會明顯感覺手頭拮据。

正因如此,很多人為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惜借錢舉債也要強撐「門面」。

可這種非理性消費,如同一個填不滿的黑洞,只會讓你陷於窮困潦倒中再難以翻身。

凡人歌》里,沈琳夫妻先是選擇賣房賣車,後又一起為謀生奔走,才讓家庭慢慢走出困境。

人生就是這樣:向外看,攀比永無止境;向內求,方懂知止知足。

人太裝點面子,就會拖累日子。

把錢用在刀刃上,有多少錢就辦多大事,才是最適合我們普通人的活法。

3. 及時清理冗餘

哲學家康德有句名言:佔有即被佔有。

隨著空間被身邊物品侵佔,你能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煩亂。

作家梭羅為擺脫生活瓶頸,毅然丟下各種身外之物,只拿把斧頭就去往瓦爾登湖畔隱居。

我們雖然無法做到像他那樣完全自給自足,但煉就刪繁就簡的智慧,也是一堂必修課。

從現在起,定期做好斷舍離,丟掉無用雜物,扔掉閑置用品。

讓自己在簡化物慾的同時,也能以更輕鬆輕盈的身心狀態,渡過這個喧囂繁亂的時代。

未來幾年最清醒的生存之道:物質低配、家庭高配、心態頂配 - 天天要聞

02

家庭高配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家庭關係不和睦的人,事業大多在走下坡路,而那些把家庭過得䒱蒸日上的人,事業往往也隨之越做越有起色。

為什麼會這樣?

老話其實早有言之:家和萬事興。

一個人經營家庭的用心程度,不僅決定其生活溫度,更會決定其人生高度。

未來幾年,最有遠見的投資,莫過於投資家庭。

1. 注重家庭養生,守護家人健康。

前不久我有個朋友,母親突發中風倒下。

這場變故讓他全家一夜返貧的同時,也背負上了照料癱瘓病人的巨大壓力。

於一個家庭而言,幸與不幸之間、中產與破產之間,有時真的只隔著一場病。

我們唯有未雨綢繆,才能防患於未然。

當好家庭健康掌門人,定期安排全家體檢,及時發現家人潛在的健康問題;帶動家人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如制定家庭養生計劃、規劃家庭飲食營養等。

在不確定的世界,保護好家人平安無恙,就是在幫助自己和家庭遠離危機。

2. 置頂親情,把最好的情緒留給家人。

心理學家袁辛寫道:擁有不同情緒的家庭,往往有著不同的命運走向。

如果你遇事習於指責家人,那最後留給你的,註定會是一個失了和氣、內耗不斷的家。

一人向隅,舉座不歡。

很多家庭之所以能形成和睦融洽的氛圍,就在於他們懂得把壞情緒關在門外。

無論在外有多忙多累,進家門前也會努力調整狀態,卸下壓力,只將笑臉帶回家。

外面的風浪越大,我們越應該努力守好家中這片溫馨天地。

把家人的感受置頂,多給予家人溫柔與尊重,家人自會陪你風雨與共。

3. 製造儀式感,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當下大環境不明朗,但並不代表我們只能將就地過日子。

每天早起和愛人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

每周提筆給孩子寫一封情意融融的信件;

還有每月的一場家庭戶外野餐,每半年的一次全家福合照……

這些充滿儀式感的小事,足以讓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得到躍升。

儀式是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哪怕世事兵荒馬亂,只要能和家人一起,滿懷熱情把每一天都過好,那幸福便不會離你遠去。

未來幾年最清醒的生存之道:物質低配、家庭高配、心態頂配 - 天天要聞

03

心態頂配

人到中年,步履維艱。

特別近幾年,各行各業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更讓不少人深感無力喘息。

然而,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

真正讓我們痛苦的,往往不是現實的處境,而是那個心境消極、內核不穩的自己。

沒有誰的人生不煩惱,唯有自渡是解藥。

往後的日子,好好錘鍊自己待人處世的心態,人支棱了,困難也就不足以懼了。

1.允許一切發生,不焦慮。

在這個被按下加速鍵的時代,我們總是難以避免受焦慮裹挾,為充滿不確定的未來而擔憂。

怕萬一失業、怕能力跟不上變化、怕孩子還沒長大自己就已經變老……

越為一件事緊張忐忑,越會被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生活停滯不停。

憂慮並不會帶走明天的難過,只會帶走今天的平靜。

不如就丟掉精神包袱,允許一切發生。

看過威廉·奧斯勒的一句話:不要去看遠處模糊的事,而要去做手邊清楚的事。

當你不盲目焦慮,只用行動去一步步盡己所能、踐行過程,生活的掌控權自會回到你手中。

2.保持間歇性冷漠,不內耗。

你是不是也曾如此:

明明自己感覺很疲憊了,為了維繫好人際關係,還會努力扮演讓大家都滿意的角色。

但人的能量是有限的,過度「懂事」只會不斷透支自己,讓你越活越累。

這幾年生活不易,各種負能量滿天飛,我們得學會劃清自我邊界,為自己設好防護罩。

無論和誰相處,永遠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

不想說話的時候,就遠離人群好好放空;不想被消耗的時候,就堅定態度坦然拒絕。

做一個適度冷漠的人,不為別人的情緒買單,這不是無情,是關照自己、好好生活的前提。

3.適時為自己鬆綁,不較勁。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一句話:

苛刻地要求自己變優秀,想以此獲得愛和認同,是現代人內心問題的原罪。

這些年,高壓的生活環境,讓我們常常陷入一種偏執的自我較勁中。

沒做好一項工作就不允許自己休息,犯了一點小錯就拚命指責攻擊自己……

就像一根緊繃的弦,不敢放鬆片刻,必然弦崩弓毀。

人生這場馬拉松,最後能走多遠,拼的是你的持久力。

往後的日子,給自己的精神多鬆綁,多減壓。

量力而行,徐徐圖之,我們才能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活出屬於自己的從容與篤定。

未來幾年最清醒的生存之道:物質低配、家庭高配、心態頂配 - 天天要聞

未來幾年,到底還會經歷些什麼,發生些什麼,沒有人能預知。

但正如有句話所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所以,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無需太憂慮於未來。

把心態擺正,把家庭守好,把慾望減小。

只要你在走正確的路,在做該做的事,時間總會在某一天引領你抵達想要去的地方。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跟情緒不穩定的人談戀愛,太可怕了 - 天天要聞

跟情緒不穩定的人談戀愛,太可怕了

在感情里遇到了什麼樣的人,會決定你展現在外人面前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好的伴侶給人帶來力量,而糟糕的伴侶卻會給人帶來煩惱。在一段關係裡面,最棘手的,莫過於遇到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伴侶。01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她從小性格就溫溫柔柔,說話輕聲細語
我43歲,單身4年娶22歲姑娘,以為找到真愛,新婚夜卻傻眼了 - 天天要聞

我43歲,單身4年娶22歲姑娘,以為找到真愛,新婚夜卻傻眼了

我今年43歲,卻已經單身了4年。我曾有過一段美滿的婚姻,妻子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大二就開始拍拖,畢業後她跟著我來了我所在的城市,兩年後結了婚。我和妻子結婚後,一開始兩人的收入都不高,就決定暫時不要孩子,過了五六年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
男子遭後媽暴打,父親為護後媽以死相逼,男子選擇反抗! - 天天要聞

男子遭後媽暴打,父親為護後媽以死相逼,男子選擇反抗!

嘿,最近網上有件事兒可鬧得沸沸揚揚。說是有個男的呀,跟他後母起了大衝突,那場面,簡直讓人驚掉下巴。這事兒是咋回事呢?原來呀,這小夥子發現自己新房裡掛在牆上的結婚照被人給擅自取下來了,還被扔到了倉庫里。而且呢,他老婆帶來的新婚被褥也被拆開,隨
退休老人,晚年這3樣東西要對兒女保密!你會更幸福 - 天天要聞

退休老人,晚年這3樣東西要對兒女保密!你會更幸福

人生短暫幾十年,一轉眼我們已經步入老年階段。快要到終點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離結束不遠了。要想自己的晚年過得更幸福和安穩,在這個特殊的階段,我們要做好最後的一件事,那就是要藏起這3樣東西,對兒女保密。這3樣東西藏起來,不讓兒女提前知道。
我老公活得真失敗,都快50歲的人了,也沒混到個真正的朋友。 - 天天要聞

我老公活得真失敗,都快50歲的人了,也沒混到個真正的朋友。

有那麼一位男士,他個子高挑,長相俊朗,渾身上下洋溢著優雅的氣質,曾經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研究生院,繼續攻讀自己的學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學霸,但是他是個極度沒朋友的人,快五十歲的人,身邊連一朋友都沒有,這樣的生活到底有
相親對象終於告白了 - 天天要聞

相親對象終於告白了

聲明一下,奶狗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有錢,他只是把所有能拿出的誠意都拿出來了,(自己攢了好幾年的錢)確實比較感動。最感動的點就是,他一直給的都是現金,從來不在微信上給我說送什麼,他說那是證據會讓人不爽,後來也真的一直是那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