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像是紙張一樣淺薄。這塵世間之事兒,就像是棋局,一時一個樣,變數極大。
世道易變,人心善變,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哪怕是濃厚的感情,也有可能逐漸降溫,變得冰冷、淡薄。
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如此,有一定血緣關係的親朋好友,也都是如此。人性,都是相似的,不會因為人群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與人相處,切勿一廂情願,否則容易用熱臉貼了冷屁股,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人情似紙張張薄。親戚這樣對待你,明顯不把你當回事。
一、發現你好說話,就趁機占你便宜。
身處人情社會,最大的忌諱,莫過於「太好說話」。
別人求你做點什麼事兒,你去做了,完全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嘗到了一點甜頭,就有可能得寸進尺,要求你去做更多的事兒。
這裡邊,沒有所謂的知恩圖報,也沒有所謂的念及別人好,只有絲毫不滿足的慾壑難填。不論你付出了什麼,他都認為這是你「應該」做的。
也就是說,別人會把你的付出,視為「理所應當」。比如,親戚認為,你有錢,理所應當就該幫助窮親戚。
對此,你會有什麼感覺呢?相信你會感覺到,他們並沒有什麼感情,有的只是趁機「佔便宜」罷了。
人,適當好說話,給別人一點面子,沒啥問題。可如果過分好說話,被人糾纏,被人佔了便宜,無法確保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一片真心餵了狗」。
二、動不動就打感情牌,還道德綁架。
如何輕易拿捏一個老實人呢?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莫過於打感情牌,進行道德綁架。
所謂道德綁架,指的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拿捏、控制別人,讓別人乖乖聽話。如果別人不聽話,就各種唱高調「說教」別人。
舉個例子。親戚找你借錢,你有點猶豫,不想借。親戚就會以感情來綁架你,如果你不借,那你就是無情無義的人。
你害怕親戚把你當成無情無義的人,那你就會主動把錢借給他。這裡的「害怕」,說明你已經陷入到道德綁架的陷阱當中了。
其實,對你進行道德綁架的人,本來就沒有尊重你,那你為什麼要給他們面子呢?要知道,越是喜歡道德綁架的人,越是偽君子,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滿肚子男盜女娼。
所謂的打感情牌,沒有什麼可害怕的。該拒絕,就及時拒絕。畢竟,感情歸感情,錢財要分明。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並不能只是自己當冤大頭。
三、羨慕嫉妒恨,見不得人好。
人性最大的缺陷,莫過於「見不得人好」。
看到別人過得好,就產生了羨慕嫉妒恨的心理;看到別人過得幸福,就不希望別人過得幸福;看到別人有錢,就希望別人快點貧窮。
網路上有一個調侃:親戚打電話給你,問你近況如何,並不是想知道你過得有多好,而是希望知道你沒有他過得好。
得知你過得比他好,那他就會特別生氣,比虧了十萬塊還要揪心;得知你過得沒有他好,那他就會特別高興, 比賺了十萬塊還要興奮。
見不得人好的本質,就是攀比心和虛榮心作祟。一開始,就近攀比,跟身邊人比較。攀比之後,得出成敗的結果。自己佔優,虛榮心爆棚,就高興;自己不佔優,虛榮心受打擊,就悶悶不樂。
遠離見不得人好的親朋好友。別人這一刻不希望你過得好,不論你做了什麼,下一刻,別人依舊希望你倒霉。人性如此。
四、窮時遠離,富時巴結,拜高踩低。
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人窮,哪怕身處鬧市,都不會有人關心;人富,哪怕住在深山老林,都會有人登門拜訪。吃飯的時候,大家只向有錢人敬酒,而看不上沒錢人。
都是親戚,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拜高踩低」的心理呢?因為人性趨利避害。對於強大的人與事兒,會不斷靠近。而對於弱小的人與事兒,會不斷遠離,甚至落井下石。
蘇秦落魄的時候,父母、兄弟、大嫂、妻子都瞧不起他。蘇秦權傾天下,父母、兄弟、大嫂、妻子都阿諛奉承,對他言聽計從。
蘇秦依舊是之前的蘇秦,為什麼親人對他的態度變了呢?其實,親人不是對蘇秦的態度變了,而是對蘇秦所處的地位,態度變了。
也就是說,別人對你這個人,不會有真感情。只會對你所擁有的財富、地位、權勢,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人性「慕強」,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