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美英,今年67歲,是一名退休工人。十年前,我就住在女兒家,每個月靠著2800元的退休金度日。最近,老家的拆遷款到手了,沒想到因為這筆錢,讓我看清了兒子的真面目。
那是2013年的秋天,我剛退休不久。那時候我還住在兒子家,兒媳婦對我態度一直都不冷不熱。起初我以為是我們婆媳之間需要磨合,可漸漸地,我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廚房做飯,兒媳婦李芳突然闖進來,一臉嫌棄地說:"媽,你能不能別總用這麼多油啊?現在物價這麼貴,你這樣做飯太浪費了!"
我愣住了,手中的鏟子懸在半空。其實我一直很節省,炒菜時油都是一點點地放。但我沒和她爭辯,只是默默地把火關小了些。
這樣的事情漸漸多了起來。有時候是嫌我把房間收拾得不夠乾淨,有時候是說我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她休息,甚至連我晾曬的衣服她都要挑三揀四。
最讓我傷心的是,我的兒子小軍對此一聲不吭。每次我想和他說說話,他總是忙著看手機或者說有工作要處理。漸漸地,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聽到兒媳婦和小軍的對話。
"你媽每個月就那麼點退休金,連自己的生活費都不夠,還要我們貼補。現在物價這麼高,我們自己都不夠用..."李芳的聲音透著不滿。
"那你說怎麼辦?"小軍的語氣有些煩躁。
"你姐家不是條件挺好的嗎?讓你媽去你姐那邊住段時間唄,我們也能輕鬆一點。"
我站在門外,心像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原來在他們眼裡,我就是個累贅。
第二天,小軍就跟我提出讓我去姐姐家住一段時間。他說得很委婆,說是他姐姐家住得寬敞,能更好地照顧我。
我看著兒子躲閃的眼神,心裡五味雜陳。但我也明白,繼續待下去只會讓大家都不痛快。
於是我收拾了簡單的行李,來到了女兒小紅家。讓我意外的是,女婿王強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熱情地幫我收拾房間。
"媽,您就安心住下吧,把這裡當自己家。"王強是個老實人,說話直來直去。
小紅也一臉心疼地說:"媽,您在弟弟家受委屈了吧?以後就在我們這住下,我和強子會好好照顧您的。"
就這樣,我在女兒家一住就是十年。這十年里,我過得很踏實。雖然女兒女婿都要上班,但他們總是把我照顧得很好。每到周末,王強都會帶著我去公園散步,小紅也經常變著花樣給我做可口的飯菜。
去年夏天,我接到鎮政府的通知,說是要拆遷我們老家的房子。這座老房子是我和老伴年輕時一磚一瓦蓋起來的,雖然破舊,但承載著太多回憶。
沒想到拆遷補償款高達180萬。當我拿到這筆錢的時候,我第一個想法就是要給兒女們一人一半。畢竟這些年,女兒女婿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而兒子到底是我的親生骨肉。
誰知道,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兒子時,他卻勃然大怒。
"媽,這錢憑什麼要分給姐姐?這可是我們家的老房子!我才是兒子,這錢應該全部給我!"小軍的話像一把刀,狠狠地戳進我的心裡。
李芳也在一旁煽風點火:"是啊,媽,您想想,要不是您去姐姐家住,這些年我們也能照顧您。再說了,老房子本來就該是兒子繼承..."
我苦笑著打斷了她的話:"這十年里,你們來看過我幾次?過年過節,要不是小紅提醒,你們連個電話都不會打來!"
"那是因為我們太忙了..."小軍還想辯解。
"忙?"我冷笑一聲,"你姐姐和你姐夫不也要上班嗎?他們怎麼就有時間照顧我?"
這時,女兒小紅走了進來:"弟,你別鬧了。媽這麼安排已經很公平了。這些年要不是爸媽留下這個老房子,我們哪有今天?你要是真為媽著想,就別讓她難做。"
小軍卻不依不饒:"姐,你就是想佔便宜!這錢明明應該是我的!"
我看著面前怒氣沖沖的兒子,突然感到很疲憊。曾經那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什麼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
"小軍,"我平靜地說,"這錢我已經決定了,就這麼分。你要是不願意,那這90萬我就捐給敬老院。"
聽到這話,小軍的臉色變了又變。最後,他恨恨地摔門而去。
李芳臨走前還放了句狠話:"您就偏心吧!以後別想我們再管您!"
我木然地坐在沙發上,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女兒心疼地抱住我:"媽,別難過,您還有我們呢。"
王強也在一旁安慰我:"是啊,媽。錢沒了還能再賺,但親情要是斷了,那才是真的可惜。"
這件事後,小軍再也沒來看過我。每次過節,都是小紅偷偷給他送去我的那份錢。
前幾天,我聽說小軍家買了新車,在朋友圈炫耀說是自己努力賺來的。看到這些,我心裡五味雜陳。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當初我沒有去女兒家,是不是現在還在兒子家受氣?如果我把所有錢都給了小軍,他會不會對我態度好一點?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這個想法。金錢永遠比不上真心,這十年的生活已經讓我看清了很多事。
現在我依然住在女兒家,每天和老姐妹們跳跳廣場舞,帶帶外孫,日子過得簡單而充實。
誰說父母只能依靠兒子?我這個選擇,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