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2024年11月13日13:43:04 情感 1694

文/明豪兄 講述/謝宏偉

(聲明:本文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杜絕搬運洗稿,抄襲必究,絕不姑息。素材來自網友,有藝術加工成分,理性閱讀。)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大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我24歲,學了廚師手藝,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餐館。

那時候經濟蓬勃發展,小工廠和實體店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迎來很多創業者和打工人,十分熱鬧。

我的廚藝還行,菜價又實惠,豐儉由人,既做快餐,又可炒菜,吸引很多人過來就餐,也有了很多回頭客,生意一直還不錯。

我沒有成家,父母身體不好,指望不上他們,便讓表妹過來幫忙,又請了一個阿姨。

表妹主要負責接待客人點菜、上菜、買單,阿姨主要是收拾打掃、洗碗洗菜,我負責切菜、炒菜。當然,只有三個人,也不是固定干一種事,什麼活都要干,哪邊忙不過來,就去幫哪邊。

那年春天,我隔壁空了一段時間的店面搬來一家新租戶,開小型雜貨店,是一對中年夫妻,衣著樸素,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

他們忙了幾天,打掃衛生,擺放貨架,整理貨物,很快開門營業了。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有一天中午,中年夫妻進了餐館,讓我炒兩個菜,說是這幾天累壞了,不想動手做飯,在我餐館裡隨便吃一餐。

我很快炒好菜,端上桌來,他們開始就餐。

那天沒什麼吃飯的客人,不是很忙,我坐在一旁,和那對夫妻聊了起來。

聊天中得知,他們是外地人,以前在鄰近的鎮開店,房租到期後,覺得我們這個鎮人流量更大,加上他們女兒也在我們鎮上一家工廠上班,不想她跑來跑去,便搬過來了。

他們見我年紀輕輕,開這家餐館,不怕辛苦,對我連連誇讚。

我笑著說:「沒辦法,書讀得少,打工也拿不到高工資,我父母身體不好,在家裡種點莊稼,也幫不了我,我只有找條出路。」

聊了半天,聊得還挺愉快。他們飯也吃完了,付了錢,回他們的店面。

我對他們說:「以後想來吃飯,隨時歡迎,給你們打個折。大家做鄰居,也是有緣分,我是本地人,你們有什麼難處,可以對我說,能幫忙一定幫忙。」

他們連連稱謝。

自那以後,不忙的話,我喜歡到隔壁店坐坐,打發時間,或買瓶飲料,或買包煙,和他們聊幾句,也得知男的姓劉,女的姓李,便以「劉叔」和「李阿姨」稱呼他們。我們彼此也慢慢熟悉了,關係相處融洽。

有一天中午,忙過飯點,沒什麼客人了,我如往常一樣,進雜貨店買包煙,和他們聊聊天。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意外看見一個姑娘坐在裡面,二十多歲,相貌端莊,身材嬌好,沒有看見劉叔和李阿姨。

我見她和李阿姨有些神似,想來應該是劉叔李阿姨的女兒。

買了煙後,我問她:「你是劉叔的女兒吧?」

她微笑著點頭稱是,我自我介紹是隔壁開餐館的,於是我們聊了起來。

她說她在鎮上一家工廠上班,廠里較忙,平時住在廠里,偶爾有空時就回去看看父母。她父母搬過來開店後,她差不多一個星期或半個月回來一次,今天工廠休息,她母親正好身體不適,她父親帶母親去醫院檢查一下,她幫父母看下店。

告別劉叔的女兒,我回到店裡,一時有些心神不定,腦子裡總是浮現她溫柔的神情和燦爛的笑容。

後來一段時間,我去劉叔的店更勤了,失望的是,劉叔的女兒那段較忙,一直沒回來。

愛情不知不覺來臨了,儘管我只是單相思,和她僅見過一面。

劉叔女兒再一次回來時,正逢「十一〞放假。

我去劉叔的店子,一眼看到她,表面很淡定,內心欣喜若狂。

我和劉叔李阿姨聊著天,東拉西扯,半天不走。他女兒靜靜聽著,時不時插兩句話。

我聊起前兩天餐館裡來一個搞笑的客人,發生一些趣事,劉叔和李阿姨哈哈大笑,他女兒也捂嘴偷笑。

從李阿姨喊她女兒的言語中,得知她女兒名叫劉秋蘭,是他們家的獨生女兒。

這次見面,我愈發忘不了劉秋蘭嬌俏的身影,但我的這份思緒只能暗藏心底,不知從何入手。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天氣漸漸涼了,有一天我正在店裡忙碌,劉叔急匆匆跑進來,讓我幫她喊一輛車,說是李阿姨突然暈倒了。

我喊了朋友的載客車,和表妹交代一下店裡的事,趕緊幫劉叔把李阿姨扶上車,向醫院駛去。

萬幸沒什麼大問題,醫生說是貧血,開了一些葯,交代平時注意休息,我們長吁一口氣,坐車回去了。

劉秋蘭再次回來時,聽聞我上次幫忙,很是感動,特意來我店裡,對我說些感激的話。

我竟然臉紅了,連忙擺擺手說,大家是鄰居,小事一樁,舉手之勞。

看到她婀娜的身影出了店裡,我再也沒心思了,幹活出了幾次錯,表妹不停責怪我。

表妹在店裡給我幫手,耳濡目染,也會簡單炒些菜,有時客人多了,她也動手炒菜,可以對付一下。

有一天上午,我心裡煩躁,對錶妹說了一聲,騎著摩托車出門,漫無目的地逛起來。

不知不覺逛到劉秋蘭上班的工廠,有次聽她說過位置,在我們鎮的一個偏遠角落,有五六公里路程,難怪她平時回來不多。下意識里我就過來了,希望能遇見她,想碰碰運氣。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到了工廠門口,看了兩眼,待了一會兒,我心事重重,準備離開。

說來也巧,背後有個銀鈴般的聲音喊我,回頭一看,正是劉秋蘭,和一個女孩手挽著手。

她說去承包工廠食堂的飯館吃飯,問我怎麼會在這裡。

我假裝鎮定,說是在附近辦點事,想到她在這裡上班,順便過來看看。

她很高興,說是既然遇見了,正好請我吃個飯。

我沒有拒絕,和她去了那家飯館,比我的餐館大多了,吃飯的打工人多,幫手就好幾個。

另外炒了兩個菜,我和她們邊吃邊聊,年輕人共同話題多,倒也沒有冷場。

和她一起的那個女孩簡單吃了幾口,找個理由先溜了,臨走前還意味深長地拍了拍劉秋蘭的肩膀。

我和劉秋蘭頓時都有些尷尬,不過很快就放鬆了,繼續聊著各種話題。

告別劉秋蘭,我心裡暗想,不管成不成,一定要找個機會向她表白,這樣單相思的日子太煎熬了。

機會很快來了,那天劉秋蘭回到雜貨店,她父母外出辦事,我假裝一臉淡定,去雜貨店坐一下。

聊了幾句後,眼見旁邊無人,我鼓氣勇氣,向她表明了心跡。

她臉上飛起兩朵紅雲,但並不驚訝,似乎等著這一刻。

她羞紅著臉說:「上次我那個女同事就對我說了,你對我有意思,其實我也看得出。我父母對你印象不錯,我們可以先交往看看。」

我欣喜若狂,正想說點什麼,她父母回來了,我連忙起身和他們說了幾句,像做賊一樣,趕緊溜了。

後來的日子,我經常去劉秋蘭上班的工廠找她,噓寒問暖,一鼓作氣,完全打動了她的芳心。

表妹對我頗有微詞,責怪我開門做生意,老是不見人,什麼都推給她,餐館還開不開了?

我心裡暗笑,買些小禮物,給些小恩小惠籠絡她,才堵住她的嘴。

後面事情就簡單了,我心懷忐忑進了雜貨店,劉秋蘭漲紅著臉,我們向他父母交了底。

他們一臉驚訝,繼而開懷大笑。

我和劉秋蘭喜結良緣,次年添了可愛的孩子,家庭幸福和睦。

那年開餐館,隔壁搬來租戶,我一眼看中他女兒,一番周折成就姻緣 - 天天要聞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岳父母早就沒開雜貨店了,安心在家養老。我和妻子仍然經營著餐館,規模大了一些,雖沒賺到大錢,也算衣食無憂。

也許,我們的人生從岳父母搬到我隔壁的那一天就註定了,只能說,一切都是緣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