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信子
一男一女,兩位「八0」後。
男,西北人,離異帶一娃。女,東北人,單身。種種原因不詳,男對再婚不抱希望,女對結婚興趣索然。
二位「南漂」就業定居在同一城市,原本八竿子打不著,一次偶然被朋友拉著加了個微信,君子之交淡如水。
月余後某天,男突然發現微信問早安卻發不出,原來是被女拉黑。雖茫然不得其解,男亦頗有風度,再次申請加微。女加回微信,男問何故。女道是曾發微信詢問一事半日方得回復,遂認為其不太靠譜,出於謹慎刪除微信。男苦笑解釋,那日外出垂釣自動進入勿擾模式,回信遲了實在不好意思,但絕非常態。男一度很想辯白自己是很有責任感的人,最終覺得連面都未見過又何必多此一舉,便硬生生將這個想法吞回了肚裡。
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兩人互動僅限於朋友圈點點贊或私聊早安,禮貌且生疏。
某日清晨,男醒來,抬手看錶才五點多,天色尚早。男循例向女問個微信早安。片刻女復:「我感覺快要死了。」
男大驚,趕緊問何出此言。原來,女自新冠疫情後肺部持續有炎症未消,昨夜更突發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現整個人已虛脫散架,呼吸困難,各種不好不適一股腦襲來。這大清早的,一聲「早安」問候,直接陰差陽錯地把男當成了傾訴對象,手快發出了那幾個字。
男知悉後未及猶豫,拿上車鑰匙跑步下樓,驅車二十多公里從北到南趕到女住的小區。女面無血色、蓬頭垢面,踉蹌著勉強開了門,又如爛泥癱在沙發上動彈不得。甫一進門,嘔吐物的腥臭撲鼻而來。男心裡感慨:「兩次加上微信也不識廬山真面目,原來是要我來為『老大媽』學雷鋒啊。」內心雖自我調侃,男並沒有停下自己的手腳。他抓起電話先打了「120」叫救護車,緊接著拿起掃帚拖把,將一地穢物清理得乾乾淨淨,屋子裡的空氣馬上清新了不少。
「120」到了,男和醫務人員將女送上救護車,自己再開車一路跟隨到了醫院。男跑前跑後地辦手續、拿針葯等,告一段落後才想起自己牙沒刷頭髮沒梳就匆匆出門,形象也和平時大相徑庭吧。不過救人重要哪顧得上呢?要是重要場合或相親什麼的就太不合適了。男不知道的是,他忙前忙後的身影,竟讓女產生了恍如家人般可依賴的感覺,有一瞬間亦對自己今日邋遢不堪的形象徒喚奈何。
治療一段時間後,女康復出院。女請男吃飯表示感謝。窗明几淨的餐廳,男著裝乾淨整潔紳士款款,女明艷動人施施然而來。及至落座,雙方均愣了一下,待從驚艷中回歸又有一種昨日重現隔世相逢的親切。男驚訝地發現,「大媽」與那日初見判若兩人,只見她身形窈窕,長發如瀑,瞳眸剪水,吐氣如蘭,活脫脫「女神」再世。
話題從回憶中開始,那個忙碌的早上的確尷尬,但成年男女的淡定使雙方自然而然進入聊天舒適區,逐步打開了話匣子,也找到很多共同點,就好比合併同類項一樣順利。晚餐的燈光恰到好處,照得兩人的臉亮亮的、心暖暖的……
日子一天天流逝。不知道什麼時候,兩人從打開一扇窗過渡到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門,勇敢張開雙臂接納彼此的過往。經歷兩輪春夏秋冬,故事並沒有演變成事故,男女已正式進入見家長籌備婚嫁的階段。
現在,他們總喜歡互相打趣初次見面的情景,女說男「趁虛而入」,男自詡「英雄救『丑』」。
這是生活中的「劇本」吧。
祝福這神奇的姻緣,更感嘆其美好緣於底色是善良。

都市裡的愛情 供圖/視覺中國

原文載於《羊城晚報》2024年7月16日A10花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