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2024年07月08日06:32:08 情感 1070

文/明豪兄 講述/楊細斌

(聲明:本文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杜絕搬運洗稿,抄襲必究。素材來自網友,有藝術加工成分,理性閱讀。)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我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湖北農村,上面有個哥哥,比我大三歲。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沒什麼文化,當時隨便給哥哥起名叫「楊大斌」,給我起名叫「楊細斌」。

小時候被人喊「細斌」,還覺得很親切。長大成年後,覺得名字有點土氣,曾經還有過改名字的打算,後來感覺有些麻煩,而且名字只是個符號,代表不了什麼,於是不了了之。

在當時經濟落後的年代,父母靠種莊稼為生,培養我們讀書,養大我們兄弟二人,也真的不容易。

我和哥哥從小到大感情很好,小時候他總是護著我,讀小學時,他每天牽著我上學放學,有小夥伴欺負我,他必定揮著拳頭衝上去。

哥哥讀完初中就沒讀了,回家幫父母干農活,幾年摸爬滾打,成了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是干農活的一把好手。

農村的艱苦勞動,鍛煉了哥哥一副健壯的體魄,他喜歡赤膊幹活,露出一身古銅色的腱子肉,滲出汗珠,泛著光澤,充滿年輕男子的力與美。

加上他相貌端正,做事勤快,一個頂倆,被隔壁左右的村民所稱道,在他21歲那年,已經有媒人上門給他說親了。

說親的人家是隔壁劉家灣村劉木匠夫婦,他們生了三個女兒,後面才追生了一個小兒子,幾個女兒個個長得如花似玉,身材婀娜,和哥哥說對象的就是他們家的大女兒劉會萍。

聽說劉木匠早幾年生了一場病,做不了木匠活和莊稼活了,兒子還小,家裡的農活全靠他妻子和幾個女兒。因此,有個勤勞能幹的女婿,對他們這個家庭是很大的幫助。

媒人知道我們兩家的情況,兩頭一說,哥哥和劉會萍見了一面,兩人看對了眼,事情就簡單了,很快就上門定下了親事。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這樣一來,劉木匠家的農活就不用愁了,哥哥三天兩頭去他們家一趟,犁田耕地,插秧割谷,挑水砍柴,遇上農忙,更是在他們家待上幾天。

哥哥對莊稼活樣樣嫻熟,又有一把子力氣,做事利索,被他們村裡人讚不絕口,劉會萍覺得有面子,劉木匠夫婦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那時候我剛剛上完高中,沒有考上大學,心想也只能走哥哥這條路,到時娶個農村媳婦,平平淡淡過一生。

恰巧那年村裡通知徵兵,適齡農村男青年都可報名,想到自己年齡還小,去部隊鍛煉一下也不錯,我和父母哥哥商量後,也報名參軍了。經過體檢和其他一些手續,我幸運地被錄取了,光榮入伍,父母和哥哥也為我高興。

因為部隊駐地有些偏遠,在部隊三年,我僅僅回家探過一次親,連哥哥和嫂子的大喜之日都錯過了,甚為遺憾。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1991年秋天,我在部隊里聽到哥哥完婚的喜訊,也為他感到高興,希望他和嫂子幸福美滿。

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1992年,我退伍了,和戰友們灑淚而別,各奔東西,開始自己人生的下一段里程。

我來自普通農村家庭,沒有人脈和背景,只能接受回鄉務農的命運。好在幾年部隊生活,我也鍛煉了健壯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相信憑自己的勤勞雙手,一定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那天從部隊退伍回到家裡,母親炒了幾個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喝,氣氛融洽。

哥哥拍拍我的肩膀,摸摸我健壯的胳膊,要和我比試扳手腕。

我稍稍用力,哥哥敗下陣來,父母和嫂子在一旁鬨笑。

哥哥自嘲地笑著說:「人結婚了,就不行了。」

嫂子紅著臉,笑著打趣他:「你看你,結婚才一年多,人就發福了,還有小肚腩,怎麼可能是弟弟的對手。」

是啊,哥哥已不再是那副精壯的模樣,身材滾圓,紅光滿面,這就是所謂的「幸福肥」吧。

彼時,小侄女已出生了,剛滿三個月,小傢伙長得肥嘟嘟的,十分可愛,我抱在手上,她對我也不認生,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上下打量著我,也許她有些奇怪,怎麼有個人和她老爸這麼神似呢?

開始了自己暫新的生活,當時父母和哥嫂都沒分家,我尋思,先在家裡一段時間,幫他們做做農活,再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不急在一時。

沒想到在家裡這一待就是一年時間,農活也學得差不多了,又有一把力氣,和哥哥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我們家鄉種的是兩季的水稻,稱早稻和晚稻,早稻成熟時正值酷暑天氣。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我們一家人在田裡揮汗如雨,多了我一個幫手,效率高多了,收割完稻穀,挑到打穀場,打下穀粒,晒乾後挑回家裡存放,幾天後就忙得差不多了,可以短暫休息幾天。

但哥哥和嫂子就不能休息了,他們還要急著回嫂子娘家幫忙,那邊沒有得力的勞動力,全指望哥哥了。他們決定把小侄女放家裡給母親帶幾天,一門心思在嫂子娘家幫幾天忙。

事也湊巧,哥哥和嫂子準備去她娘家的那天早上,哥哥一起來就覺得不得勁,腰酸腿疼,渾身無力,可能是前幾天幹得辛苦,晚上用冷水沖澡,一冷一熱,有些受涼。

哥哥強打精神,還是想出門,可是雙腿不聽使喚,踉踉蹌蹌,幾欲摔倒。嫂子勸他不要強撐著,在家休息幾天,她一個人回娘家幫忙。

嫂子娘家正是要哥哥這個勞動力出力的時候,他卻舉起了白旗,這可怎麼辦?哥哥有些不好意思,滿臉羞愧。

父親見狀,對我說:「細斌,要不,你代替你哥哥,去你嫂子家幫幾天,耽誤了農時就不好辦。」

嫂子忙說:「這不好吧,細斌這幾天也夠累的,怎麼能麻煩他呢?」

我介面說道:「嫂子,沒事的,我年輕,累不著人。哥哥這兩天就在家裡好好休息吧。」

嫂子沒有拒絕,再推辭就有些見外了。

我和嫂子一前一後,去她娘家,路上相隔好幾米,沒怎麼說話,我們這種關係,多少有些尷尬。

到了嫂子娘家的稻田裡,他們一家正在田裡忙碌,見到我有些驚訝。聽到嫂子說了情況,他們又很高興,畢竟多了個勞動力。

嫂子的母親客氣地說:「這大熱的天,太麻煩她小叔了。」

我連忙擺手,說都是親戚,不用太見外。

嫂子的父親劉木匠做不了活,只能坐在田埂上陰涼處看著,偶爾回趟家,打點水過來,搞搞後勤。

嫂子的兩個妹妹和弟弟正在割谷,手腳倒還利索。她們看了我一眼,一邊幹活,一邊悄悄說著什麼,偶爾又偷偷看我一眼,弄得我挺不好意思。

割稻穀的人手夠了,主要是捆好谷穗挑到打穀場費體力,當仁不讓是我這個勞動力的主活了。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我熟練地用草繩捆起兩捆稻穀,舉起兩頭尖的沖擔,對著稻捆中間扎進去,試下牢不牢固,隨後連稻捆帶沖擔舉起來,又扎進另一捆稻穀,雙手用力,順勢上肩。

嫂子喊她二妹:「冬萍,你帶細斌去一趟咱們家的打穀場,他不知道。」

冬萍應了一聲,起身上了田埂,帶我向打穀場的方向走去。

她大約二十齣頭,戴著草帽,梳著馬尾辮,穿著一件白短袖,走在前面,身姿婀娜,走路如同風擺楊柳

馬尾辮隨著她走路的步子兩邊擺動,煞是好看。

我挑著稻捆跟在後面,不好意思看她,強作鎮定。

走路五分鐘,來到村口一處平坦的地方,就是各家的打穀場,有很多村民一邊打穀,一邊說說笑笑。

旁邊一位大嬸看了看我和冬萍,意味深長地笑了。

冬萍指了指角落一處地方,有一個石磙,她讓我把稻捆卸在石磙旁邊,後面挑來的稻捆挨著放就行了。

我點點頭,卸下稻捆,扛著沖擔,又和她一前一後回稻田裡,路上沒有說一句話,我們還是不熟悉,不知道說什麼好。

一個上午,我不停地捆稻穀,挑到打穀場,很快稻捆就堆成了小山頭。

大約上午十一點半,嫂子的母親讓冬萍回家做飯,說是冬萍做飯好吃,她父親給她打下手,而且特別交代冬萍路過村口的小賣部時,買兩瓶啤酒帶回去待客。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中午回去吃飯,冬萍做了五六個家常菜,香味撲鼻,色澤誘人,確實廚藝不錯。

她父親開了一瓶啤酒,讓我自斟自飲,他因身體原因就不陪我喝了。

我也不客氣,倒滿一杯,一飲而盡,清涼解暑,滿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喝了兩杯啤酒,說話膽氣也壯了,我對嫂子說,她和冬萍兩人廚藝都可以,比我母親強多了,我母親做菜的風格是,什麼都用水煮,只管熟不熟,不管好不好吃。

嫂子和她母親哈哈大笑,冬萍也捂著嘴笑,有些不好意思。

中午短短休息一會,下午繼續幹活。到了半下午,他們把稻穀割完了,又開始捆稻穀,嫂子、冬萍和她母親也開始挑稻捆,三妹和弟弟年齡小一點,讓他們休息。

嫂子和冬萍在農村干慣了農活,力氣雖比不上男人,挑起稻捆也不是很吃力。

人多力量大,每個人挑了幾擔稻捆,到了傍晚,就全部挑到打穀場了。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我把稻捆碼得整整齊齊,看天上已經有小星星,沒有下雨的跡象,於是大家放心回去吃晚飯休息,次日再來打穀、脫粒。

吃過晚飯,嫂子留在娘家,我嫌不方便,說回去休息,次日再來,反正隔得不遠。

次日一早,我又來到打穀場,他們已開始拆散稻捆,每人拿著一把稻穗,在石磙上摔打,穀粒四濺,稻穗瓢香,又是一個豐收年,每個人臉上寫著喜悅。

我加入了他們的隊伍,高高舉起沉甸甸的稻穗,摔打下去,穀粒應聲脫落,很有成就感。

昨天遇見的那位大嬸笑眯眯地對嫂子的母親說:「這後生伢是哪個村的?幹活確實不錯,是你們家老二冬萍的對象嗎?」

冬萍羞得滿臉通紅,我也十分尷尬,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

嫂子忙說道:「不是的,是我婆家的小叔子,我孩子的爸這兩天不舒服,讓小叔子過來幫兩天忙。」

大嬸恍然大悟,「哦」了一聲,便走開了,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道:「太可惜了,兩人看上去很般配,但姐妹嫁到一家又不太好。」

大家面面相覷,裝做什麼都沒聽到。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和他們相處了一天,感覺也熟悉了,為打破剛才的尷尬,我一邊幹活,一邊講了在部隊時的趣事,也講了幾個笑話,逗得冬萍和她妹妹弟弟咯咯直笑,彼此也不生分了,又聊起各種話題。

我注意到冬萍一雙清澈的大眼睛時不時看我一眼,忽閃忽閃,讓我臉熱心跳,講起笑話也開始語無倫次、有些卡殼。

忙了一天,穀子全部打下來了,又把摔打後的谷穗用石磙碾了一遍,確保谷穗上沒有漏網之魚。

然後把穀粒裝進一個個麻袋裡,挑回他們家,一直忙到天黑才搬完,準備次日再搬出來晒乾。

吃過晚飯,嫂子還要在娘家住一晚,我先回去了,次日不用再來了,他們一家對我連連稱謝。

這次幫忙,就到此為止了,雖然偶爾會想起冬萍婀娜的身影和她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但我就此打住、不敢胡思亂想,畢竟是嫂子的親妹妹,我們並不合適。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有一天,嫂子喊我去她房間,哥哥也在。

嫂子對我說:「細斌,你覺得冬萍怎麼樣?」

我一時不知怎麼回答,只是寬泛地說她做菜做得很好吃,又勤勞能幹,以後的婆家有福了。

嫂子又對我說:「前幾天,有媒人給冬萍說媒,冬萍不同意,細問之下,說她有意中人,再追問她,她說的意中人就是你,說你英武帥氣,幹活勤快,有軍人氣質。我們都沒想到,但都覺得不錯。細斌,你喜不喜歡冬萍?喜歡的話,我回娘家說一聲;不喜歡的話,我也給冬萍回個話,讓她趁早斷了念頭。」

我既驚訝又高興,忙說:「我……倒無所謂,就是擔心你們姐妹嫁到我們一家,會不會不太好,被人說閑話。」

嫂子說:「沒什麼不好,姐妹嫁到一起成了妯娌,家庭氣氛更融洽,少了爭爭吵吵。」

我雖沒明說,嫂子明白我的想法,回了一趟娘家,就把我和冬萍的事敲定了。

選了一個日子,我去他們家上門,和冬萍確定了關係,並於次年喜結良緣。

92年退伍回鄉務農,去嫂子娘家幫忙干農活,沒想到被她妹妹看上 - 天天要聞

如今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和哥嫂一家相處融洽,互相幫襯,兩家的孩子都已成家立業。

我們這輩子雖沒有大的成就,安穩幸福,知足常樂,這就夠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