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2024年04月18日18:35:20 情感 1139

(注: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類似經歷,純屬巧合,請理智閱讀)

我有一個同學,是全村人努力供養出來大學生,沒想到他卻在發達之後翻臉不認人,甚至恨不得根本不認識我們。

他的做派讓所有人寒了心,直到他的父親去世,都沒人上前幫忙,不知道他後悔了沒有。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我叫李明,名字普通,工作也普通,平時主要在工地上打工。

但是,我的一個發小卻並不普通,他從小學習成績就好,是我們村子裡的第一個大學生。

現在我或許不如他,但小的時候他的家境卻遠不如我。

80年代,雖然很多人家還住著以前的舊房子,比較艱苦,但遮風擋雨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只有我的發小張琪一家還住在一間破房子里,每逢雨季,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

張琪的一家,只有張琪和他的父親。

在張琪10歲那年,我們村子裡興起了打工潮,不少人進城打工,都賺了一些錢回來。村子裡的人看著眼熱,於是便結伴進城務工。

張琪的母親,也是在那個時候離開的。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他的父親身體不好,幹不了重活,他的母親便主動說自己要進城打工,賺錢養家。

張琪父親沒有懷疑,還幫自己的媳婦兒收拾了衣服,囑咐她在外面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但張琪和他的父親都沒有想到,他母親這一走就再沒回來。

沒有音訊,沒有錢,甚至連封信都不曾往回寄過。張琪的母親就這樣拋下了他們父子,完全的消失了。

在那個年代,張琪的父親因為法律意識淡薄,都沒跟他母親領結婚證,所以人家走的毫無負擔。

媳婦走了,家裡面又沒有經濟來源。張琪的父親只能靠著自己家的田地,和門口的小菜園賺些錢,維持爺倆的一日三餐。

在那段歲月里,唯一值得張琪父親驕傲的,或許就是兒子的成績了。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的張琪,每次考試都是毫無爭議的第一,每次老師來家訪,也總是在誇獎。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張琪的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很有讀書的天賦,只要給他一個機會,就能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

但是他的父親看看自己髒兮兮的褲腳,又看了看一貧如洗的老房子,實在不知道張琪未來該怎麼辦。

14歲那年,張琪考上了初中。他的成績優秀,原本縣城的中學對他也很感興趣,甚至還給他發了錄取通知書。

但老家的中學,明顯給的待遇更加優渥,直接就免了他的學雜費。

也正是因為這樣,上了初中之後我才能和張琪繼續做同學。張琪學習很認真,他總說只有讀書才能改變他的命運,他別無出路。

或許真的是因為貧窮讓張琪走投無路,他拚命的學習,拚命地提升自己,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考上重點高中,為了讓自己能夠上大學的機會。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而我們這些家境稍微比他好一點的孩子,反而懈怠很多,因為我們至少沒有吃不飽的煩惱。

很快,三年初中畢業,張琪如願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進了縣城的重點高中。而我們這幫每天忙著玩的孩子,也被認定為沒有讀書天賦,只能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我們有了完全不同的未來走向,自此本來應該分道揚鑣的。但是,張琪和我是一個村子的,平時與我的關係又不錯。

他需要進城讀書,於是專門來到我家,拜託我平時能夠多照顧一點他的父親。

張琪家雖然窮,但是因為他這次成績十分得好,重點高中也給他免了學雜費,讓他有了繼續讀書的機會。

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家裡這個身體不好的父親,托我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我當時還小,雖然要外出工作,但也多半是在家門口打轉,幫他照顧一下也不算什麼,於是便一口答應了。

或許是因為這層關係,張琪明顯和我的關係更近了,平時從縣城回來,也會專門從家裡拿些菜來感謝我。

我知道他家困難,又怎麼可能忍心要他的東西,但是看著他手上新鮮的蔬菜,又覺得或許收下才是維護他自尊的最好辦法。

就這樣,我沒事兒就到他家轉一圈,一直轉到了他高中畢業。

高中這三年來,尤其是高三這一年,張琪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在了書本上,他用盡渾身解數,為的就是那一張錄取通知書。

很快,高考成績下來了,張琪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大學,甚至拿到的還是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這在我們村可是一件大事,這是我們村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全村人都感到十分的驕傲。

那天張琪家的小破屋子擠滿了人,村裡人都想看一看錄取通知書長什麼樣,都想摸一摸大學生,好好的沾沾喜氣。

喜氣洋洋的熱鬧了一個星期之後,張琪考上大學的這件事情才算慢慢平息下來,張琪也從巨大的喜悅當中走出來,然後開始面對最現實的問題,學費。

錄取通知書里還附帶了一張學生須知,上面清楚地標註了學生來到學校報到要帶的物品,還有明確的學費和伙食費標準。

這筆錢,或許放在其他人家都不算困難,但對於張琪來說,卻是一筆巨款。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那天晚上,張琪找到了我,他想讓我給他出出主意。但是我也不過才是個半大小子,又如何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

無奈之下,我只能讓張琪跟著我,看看是不是能利用暑假帶他賺一些。

我也沒有什麼賺錢的門路,無非就是在縣城工地里給人家打打零工。

原本不少工地,看著我們兩個大小夥子來找工作,都會十分的熱情和高興。

但基本上幹完一天,我們就被從工地請出去了。

原因很簡單,張琪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讀書,唯一擅長的事情也是讀書。工地里這些苦活累活,根本不適合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他,連鋼筋都抬不動。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就這樣,我們在各個工地上輾轉了一個星期。罪沒少受,但錢卻沒賺多少。我意識到這樣不是辦法,只能帶著張琪回了家。

這一個星期,讓張琪身上的傲骨被打碎了一次又一次。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賺錢這麼難。

張琪在家歇了一天,然後又找到了我。他跟我說,他準備放棄大學了。

他覺得,自己在短時間內根本賺不出學費,或許對他來說上學本來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我很著急,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勸他怎麼幫他,只能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母。

那天晚上,我爸摸著黑去找村長。

我不知道他們一起聊了什麼,但第二天村長變挨家挨戶地說明情況,鼓動全村人給張琪捐款。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張琪家的情況,村裡人都十分清楚。沒有人猶豫,也沒有人糾結這筆錢會不會還回來,大部分的人都慷慨解囊,有錢的就多給一些,沒錢的也要意思一下。

不過一天的時間,全村人湊出了2000塊錢。村長將這2000塊錢遞到了張琪手裡,還給了他一個賬本。

村長說,雖然村民給這筆錢沒想過讓張琪還,但還是希望張琪能記住村民的好意。

那片,張琪感動的差點哭出來,他緊緊地拉著村長的手,說自己以後混出頭來了,一定要帶著所有村民發家致富。

村長聽到這句話也很高興,但也不想給他太大壓力,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讓他好好努力。

就這樣,張琪如願地上了大學。那天,村子裡給他送行的人很多,我們這幫年紀相仿的人幾乎都在。我們挨個擁抱了張琪,都希望他未來可以燦爛輝煌。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張琪都會往回寄信,他父親知道了張琪的近況之後,也會經常在村子裡複述,讓所有人放心。

但後來,這樣的信越來越少了。所有人也只當是張琪越來越忙,因此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誰也沒有想到,幾年之後村民們見到張琪,卻不是看他衣錦還鄉,而是要帶他父親離開。

村民們對此也沒覺得奇怪,甚至不少人還誇張琪孝順,畢竟他爸一直身體不好,去城裡調養總歸更好一些。

村名們依然熱情,他們還主動想要幫張琪父子倆整理行李。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但我卻看出了張琪的不同,因為他看著村裡人、看著家裡的土房子,眼神里有難以抑制的嫌棄。

最終,他只帶走的父親,甚至連一身換洗衣服都沒有拿走。他說到了城裡這些都可以再買。

如我所料,張琪帶著他的父親這一走,便再無音信。

很快,村子裡的人似乎也將他們父子倆完全拋在腦後,提起他們的人都越來越少。

一直到去城裡看病的王家父子回來,村裡人才又討論起他們父子,說他們是白眼狼。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原來,王家父子當年在張琪上大學的時候也是出了錢的,這次去大城市看病聽說張琪也在那裡工作,便和他聯繫了一下。

沒想到張琪十分敷衍的掛了他的電話,後來再打就沒人接了。

這件事讓村子裡的人都寒了心,雖然大多數的村民都沒求回報,但張琪這種毫無人情味的行事風格還是讓村裡人很不滿。

但大多數的人村民也沒放在心裡,覺得張琪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回來了,既然見不到也就沒什麼可計較的了。

沒想到就在前陣子,張琪卻帶著生病的老父親回了家,聽旁人說,就是張琪的父親要走了,臨了就想落葉歸根。

張琪一路開車回家,剛進家門他的父親便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全村湊錢供他上大學,他發達後卻不肯回村,老爹去世時無人幫忙 - 天天要聞

張琪的老屋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他需要在短時間內收拾出一個靈堂,給他的父親辦喪事。

原本在村子裡如果有這樣的事情,大半個村的人都會去幫忙。但是張琪家卻冷冷清清,甚至願意上前搭把手的人都沒有。

最後,還是張琪求到了村長那裡,村長才帶著幾個年輕人幫他簡單地收拾了一下。

張琪父親的這場葬禮辦得極其倉促,弔唁的人很少,喇叭聲最大,但是看起來還是冷冷清清。

村裡人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他們卻是活得最明白的人。他們可以善良,也願意幫助那些一時困難的人,但是像張琪這樣冷漠,又不懂感恩的人,實在不值得同情。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著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邱岳 《給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讀到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希欽斯被譽為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和專欄作家之一,是一個苛刻的批評者,嘴毒手狠。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