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家養老半個月,被兒子怒懟沒有界限感: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

2024年04月18日16:35:20 情感 1166

我叫林桂芝,今年68歲,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老太太。我和老伴兒王大明辛苦了一輩子,把唯一的兒子王強供上了大學,又在城裡買了房。本以為能跟著兒子享享清福,沒想到卻鬧得個不歡而散。


在兒子家養老半個月,被兒子怒懟沒有界限感: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 - 天天要聞

這事得從半個月前說起。那時候,村裡的年輕人都往城裡跑,村裡越來越冷清。我和大明看著空蕩蕩的村子,心裡不是個滋味。我們就這麼一個兒子,還遠在城裡,平時見面的機會都不多。於是,我們決定去城裡兒子家住段時間,一來是解解悶,二來也算是提前適應一下城市生活,說不定以後就長住了呢。

我們大包小包地拎著家鄉的特產,滿心歡喜地來到了兒子家。剛開始的幾天,兒子兒媳還挺熱情的,帶著我們到處轉悠,給我們介紹這介紹那。可沒幾天,矛盾就慢慢顯現出來了。

兒子王強是個程序員,工作忙,經常加班。兒媳小雅是名教師,平時工作也不輕鬆。我們兩個老人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發獃,也沒個說話的人。我們想幫忙做點家務,可現代化的廚房用具、洗衣機、掃地機器人這些高科技玩意兒我們又不會用,生怕給弄壞了。

漸漸地,我們發現自己在這個家裡像個局外人。兒子兒媳的生活節奏我們跟不上,他們的話題我們也插不上嘴。我們試圖像在村裡那樣和鄰居打招呼、拉家常,可城裡的鄰居都忙忙碌碌,連個頭都不抬。

有一天,王強下班回來,臉色很難看。我問他怎麼了,他也沒好氣地說:「沒什麼,工作累。」說完就進了房間。不一會兒,房間里傳來了他和兒媳小雅的爭吵聲。我隱隱約約聽到「界限感」、「私人空間」之類的詞,心裡一陣不安。

晚飯時,氣氛很是尷尬。我和大明盡量找話題,可兒子兒媳都心不在焉。突然,王強放下筷子,看著我們說:「爸媽,我知道你們來是出於好意,但我希望你們能理解,這裡畢竟是我和小雅的家。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你們在這裡,我們都很不自在。」

我愣住了,沒想到自己的到來會給兒子帶來這麼大的困擾。我想說點什麼,可嘴巴張了張,什麼也沒說出來。大明嘆了口氣,拍了拍我的手背,示意我別說話。

那晚,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現在卻嫌棄我們呢?


在兒子家養老半個月,被兒子怒懟沒有界限感: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我嘗試著和兒媳小雅聊聊。她是個溫婉賢惠的女人,我想她應該能理解我們的心情。可沒想到,她也一肚子苦水。

「媽,您和爸來這裡,我們真的很歡迎。但你們的生活習慣和我們太不一樣了,有時候真的讓我們感到很彆扭。」小雅嘆了口氣,「比如,你們喜歡早睡早起,而我們習慣晚睡晚起;你們喜歡看電視,而我們喜歡安靜地看書或者聽音樂。這些差異讓我們都感到很不舒服。」

我聽了心裡五味雜陳,原來我們的到來真的給這個家帶來了很多不便。

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大明盡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盡量不去打擾兒子兒媳的生活。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感到了深深的隔閡。

終於,在半個月後的一天晚上,矛盾徹底爆發了。那天,王強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發現我和大明還沒睡,正坐在客廳看電視。他突然就發火了:「你們到底有沒有界限感?這是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你們能不能尊重一下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和大明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和難過。我們只是想和兒子多待一會兒,沒想到卻成了他的負擔。

那一夜,我和大明都沒怎麼睡。第二天,我們決定回老家去。在臨走前,王強向我們道了歉,說他昨晚的話可能有些過激。但我們都明白,這個家已經容不下我們了。

回到老家後,我和大明常常坐在院子里發獃。我們想起了王強小時候的模樣,想起了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那時候的他,是那麼依賴我們,那麼需要我們。可現在呢?他卻把我們當成了負擔。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我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們真的太沒有界限感了?可轉念一想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能和兒子多待一會兒呢?然而現實卻讓我們感到無奈和心酸。


在兒子家養老半個月,被兒子怒懟沒有界限感:我的家不是你們的家 - 天天要聞

現在每當村裡有人問起我們去城裡住得怎麼樣時我們總是笑而不語。心裡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我們只希望王強能過得幸福快樂就好哪怕是在沒有我們的地方。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爸爸不會又被趕回來吧?上次那人說的可難聽了。」姐弟三人幹活時說起了悄悄話。家裡已經快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發地擔心起了未來的日子。「聽奶奶說爸爸天生腦血管狹窄,年紀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嚇壞了,要是萬一搶救不及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爸爸的病情,生在這樣的...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 天天要聞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遲來的春天"楊建國相親成功啦!"廠區大喇叭里播出這則消息時,我正推著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腳步,心裡五味雜陳。那刺耳的廣播聲傳得老遠,引得路過的工友們紛紛朝我投來好奇的目光。"老趙,你堂哥終於捨得娶媳婦啦?"車間的王師傅扯著嗓門喊道。我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 天天要聞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姑姑的遺願"馮表哥,我媽臨走前給你的二十萬,你得還給我,那是我的遺產。"姑姑的骨灰盒還熱著,張明華就站在我面前,眼裡只有錢。我一時語塞,看著他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又酸又澀。我叫馮長河,今年四十有五,在縣裡一所中學教書。已是小有名氣的語文組組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