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堂叔突然離世,父親若有所思地說:人一定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2024年03月02日15:10:03 情感 1281

講述人:張曉斐 圖片/網路

文章來源:作者身邊的生活


49歲的堂叔突然離世,父親若有所思地說:人一定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 天天要聞

我們家和堂叔家僅有一牆之隔,我們兩家之間來往頻繁,互相幫忙,關係很好。

我媽雖然比堂嬸年長15歲,但她們聊得來,相處愉快。我媽連生了三個女兒,堂嬸也是連生了三個女兒。妯娌倆雖然都沒有生兒子,但她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我爸媽雖然沒啥文化,但他們思想覺悟高,注重教育,一直都鼓勵我們姐妹三個努力學習。我爸媽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知識能讓我們家翻身。

以前我們家是全村最窮的,我爸媽每天都埋頭苦幹,想盡一切辦法來掙錢供我們姐妹三人讀書。只要我們在學習,父母從不喊我們幫忙幹活。

我們姐妹三人都很爭氣,都靠知識跳出農門,都過上了好日子,都有能力顧父母周全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姐妹三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可堂叔卻認為女娃兒讀書就是浪費錢,女兒將來是潑出去的水,他不捨得花錢供三個女兒讀書。堂叔常常命令三個女兒幫忙幹活,不管她們是否正在學習。

三個堂妹都先後考上了高中,但堂叔卻讓她們出去打工掙錢,不供她們讀高中。三個堂妹哭也沒用,堂叔根本就不考慮她們的感受。

堂叔說:」女娃兒,讀完初中就夠用了,讀高中讀大學就是浪費錢了。

70後的堂叔是個水電工,有門手藝掙錢,堂嬸也勤快,他們夫妻倆完全有能力供三個女兒讀高中上大學的。但堂叔就是不願意,而堂嬸也不敢替三個女兒發聲。

堂嬸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由於沒有生兒子,特別自卑,再加上堂叔的抱怨,她基本不敢反抗堂叔。家裡都是堂叔說的算,堂嬸只能順從。

堂叔喜歡鑽牛角尖,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而且堂叔還常常借酒澆愁,然而愁更愁。

「老天爺對我不公平啊!我沒有兒子延續香火,沒有兒子養老送終,我是個絕戶啊!」

「村裡人人都嘲笑我沒有兒子送終,我沒有臉面見人啊!」

「我養三個女兒有何用?還不是替別人養的?我活著就是一個笑話,一個天大的笑話啊!」

堂叔常常買醉,常常發酒瘋,誰勸都勸不住。堂叔的心病還須心藥醫,我們真的幫不了他。堂叔每次哭鬧,堂嬸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淚。

我爸常常開導堂叔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其實很多人都羨慕你們養了三個孝順的女兒,你得知足啊!現在的年代不一樣了,三個女兒就是三件棉襖啊!人嘛!知足才能常樂啊!你不能為難自己的。」

不管我父親如何開導堂叔,堂叔就是油鹽不進,他天天買醉,天天怨天尤人的。

堂嬸常常逮住我媽就說:「唉!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啊!咱倆都是生了三個女兒,但你卻靠三個女兒翻身,而我卻淪落成村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她們都嘲笑我是不會下蛋的老母雞。唉!我命苦啊!」

我媽總是安慰堂嬸說:「嘴長在別人身上,讓別人說去吧!日子是自己過的,咱把日子過好了比啥都重要。你們夫妻倆一定要擺正心態,可不能受別人的影響。不管女兒還是兒子,懂得感恩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許是受堂叔負能量的影響,堂嬸也是天天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的。

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三個堂妹都沒有受父母的影響,她們樂觀開朗,知恩圖報,在外打工期間省吃儉用,把掙到的錢都寄回家給堂叔建房子。堂叔家建了一棟三層的別墅,可漂亮了。

其實村裡很多人都羨慕堂叔堂嬸養了三個孝順的女兒,只是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罷了。堂叔堂嬸雖然都是有點文化的人,但他們卻重男輕女,思想封建落後,頑固不化。

堂叔越來越敏感了,但凡別人提到「兒子」二字他都渾身不舒服,必定會借酒澆愁的。

那天,堂叔在參加完村裡人辦的孫子滿月酒席後就回家買醉了,他從下午喝到半夜。堂嬸勸他別喝,反而還被他劈頭蓋臉的臭罵一頓。堂嬸委屈得跑去客房睡了。

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堂叔當晚就在夢中離世了。他年僅49歲,實在讓人惋惜啊!

堂叔就這樣走了,我們都很傷心。

我父親若有所思地說:「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為難自己,我們一定要學會和自己和解。只有學會和自己和解的人,才會活得自在快活。」

父親的一番話讓我受益匪淺。

人,千萬不要為難自己,活好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各位說是嗎?

本文是@紫花地丁喲在頭條獨發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搬運抄襲必究。最後感謝各位的閱讀,點贊和評論,還有轉發。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