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我爸在60歲前做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中年無愁

2024年02月17日14:15:16 情感 1073

今年46歲的我,早在11年前,就成功在城裡買了兩套房子和兩輛車,成了村裡為數不多的小康家庭。這11年來,也被很多人羨慕和誇讚,都說我能幹,有出息。

但是,說起我今天的好生活,我總覺得最大功勞不應該是我自己,而應該是屬於我父親的。因為我父親在60歲前做對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的同時,也讓我步入中年後,即使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也可以一門心思的去成就事業,安定家庭。

很慶幸我爸在60歲前做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中年無愁 - 天天要聞

第一件事,很慶幸我父親在40歲那年去了城裡打工

我們家祖輩都在農村,雖然家裡有4畝多田地,然後我們父母靠種田,養雞鴨牛羊,也把家裡的生活維持得很好,在我和我姐小的時候,也沒怎麼挨餓過。

但是,一輩子都在田裡勞作始終是沒法讓一家人走向富裕生活的。尤其是,子女要讀書,要成家那些,靠父母種田是解決不了的。

而那時候,我們村很多人都很古板,紛紛都不願放下家裡田地,總覺得身為農村人,沒文化沒技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是最保命的。所以,在30多年前,沒多少人願意離開農村向城裡發展。

而我父親卻和很多人不一樣,為了讓我們一家四口過上好日子,也想讓我們兩姐弟能讀更多的書,不會像其他人家小孩一樣,小學畢業就沒書讀了。

於是,在我父親40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放下了家裡一半多的土地,去了城裡討生活。

很多人都笑話我父親是沒辦法在城裡立足的,畢竟沒文化,也沒啥技術的人,誰會要。但我父親沒有放棄,從苦力活干起,一點點學習和摸索,最後進入了工廠工作。

自從我父親去了工廠工作後,我們一家子的生活就開始好了起來。把我和姐姐都供上了中專和大學,在我21歲的時候,更是努力地把我們一家四口帶去城裡安了家。

雖然那時候住的是工廠里的二居室宿舍,但也讓我們一家人生活得很滋潤和體面。

很慶幸我爸在60歲前做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中年無愁 - 天天要聞

第二件事,很慶幸我父親捨得花錢為我母親再養了個「兒子」

在2006年的時候,我父親所在工廠倒閉,他也被迫下崗。

當時我父親拿到了4萬多的補償款,很多都勸我父親,拿著這筆錢就趕緊回農村老家建個房子,這樣過年過節回去就不用住老屋了。

但我父親沒有這樣做,而是轉身為我母親再養了個「兒子」。這「兒子」不是他們再給我生了個弟弟,而是一份養老保險。

2007年,我父親下崗在家待業的半年後,老家推出了一個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的政策,像我母親已經50多歲的人,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一個人也就3.8萬元,然後60歲就可以擁有退休人員一樣的領取養老金待遇。

那會兒很多人都不相信這種政策,甚至覺得這就是忽悠人的,所以沒幾個人補繳,而我父親在工廠工作了這麼多年,擁有一份社保的重要性,他非常明白。

因此,他也沒跟我們一家人怎麼商量,就直接從他的補償款里,掏出3.8萬給我母親補繳了一份養老保險。

當時等我知道了,也感覺我父親有點傻,畢竟很多交完次月領的人,一個月才領500多,這得要六年多才能領回本,把這錢放銀行和拿給我在城裡買房不更好?

可等三四年過後,才發現我父親的做法是對的,因為到我母親開始領了養老金時,已經漲到了800多,並且年年漲,直到今天已經漲到了1450元一個月。雖然說這錢不算多,但基本是可以夠我母親用的。

而這養老保險,就像我父親給我母親再養了個「兒子」似的,月月不用我負擔他們倆的生活,反而他們還會時不時給我補貼,把我養大了兒子,還助力我在城裡買了房。

很慶幸我爸在60歲前做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中年無愁 - 天天要聞

第三件事,很慶幸我父親有一個熱愛運動和養生習慣

也不知道我父親是來城裡受到了身邊人的影響,還是經歷幾次親戚朋友的病逝,讓他在50歲出頭的時候,開始變得很積極向上。

他陸續戒掉了香煙、檳榔,雖然酒沒有戒掉,但漸漸地他也不再天天喝酒,除了過年過節,還有就是偶爾周末,或者有人來做客時會喝點,其他時候基本不喝。

除此之外,他也變得很愛運動,每天都會拉著我母親去散步,也會去跟著公園的大爺大媽做操,不管什麼天氣,他都會把自己運動得一身汗回來。

慢慢地也戒掉了農村裡的一些壞習慣,比如非常愛乾淨,勤洗澡勤換衣服,然後不再吃剩菜剩飯,變質的水果,不再切掉壞的繼續吃了;

身體不舒服,也不再聽信偏方,兩年一次體檢,不吃內臟,經常吃素等等。

過去看到父親這樣,我都會忍不住笑話他,一個農村來的老頭,才來城裡生活多少年啊,就學起了城裡富貴人家的生活了。

但是如今看到父親那健康的身體,我卻發現,父親過去那種熱愛運動和養生習慣,真是非常明智的。因為我父親退休已經十多年了,除了時高時低的三高問題以外,身體也沒多大的毛病。他老人家身體好,我也就負擔很小。

很慶幸我爸在60歲前做了這3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中年無愁 - 天天要聞

如今,我們一家生活在城裡,父母住在老城區養老,夫妻倆有房子,月月有一份養老金。

他們身體還不錯,生活很逍遙,夫妻倆每天吃飽了,不是去逛公園,就是去打牌,或者旅行玩樂。

他們生活無憂,也讓我這個做兒子的很是省心,可以一門心思放在工作和小家庭上就行。

所以,我這些年在城裡擁有的美好生活,其實不單單是靠我一個人努力的,有一大部功勞還得算在我有個很明智的父親,很慶幸他在60歲前做了這三件事,讓他晚年無憂,也讓我步入中年無愁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 天天要聞

武漢老兩口趕到上海見到失聯14年的兒子:「爸媽不怪你……」

極目新聞通訊員 唐時傑14年,足以讓青絲染上霜白,足以讓青澀的少年長成大人,卻不能讓父母忘記孩子的眉眼。5月25日,當吳爹爹和老伴輾轉趕到上海見到兒子吳某某時,得知父母一直在牽掛自己,他泣不成聲。5月27日,兩位老人回到武漢後,來到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球場街派出所贈送錦旗,感謝民警幫他們找到了失聯14年的兒...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 天天要聞

從不走動的親戚,家裡有事要隨禮嗎?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久遠的往事我父親生前是援朝退伍才分配來丹東轉來大連的,所以我們家親戚都不在身邊,有的在山東老家,有的在千里以外的城市。父母不是有錢人,所以「富在深山有遠親」根本不存在。父母那一輩,遠親幾十年都不和我們家來往,比如山東的幾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 天天要聞

63歲阿姨自述:跟親家公搭夥8年,雖沒領證但我們也過得舒心滿足

秋葉戀歌"張大姐,聽說你和老李搭夥過日子都八年了?這事兒真的假的?"村口的王嬸一臉好奇地問我。我抿嘴一笑,手裡繼續擇著菜,"日子嘛,就是過,能過舒坦些,何必跟自己過不去?"這話說得輕巧,可當初若不是兒子媳婦去城裡買房子,把孫子也接走了,我和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71)是算計還是計較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垚敏的工作告一段落,她按照原定的行程,要去陽朔,之後轉海南,過完年初五回來,還打算去長白山。她完整的假期也不多,哪裡都想去。
判斷一個女人愛不愛你,準確率十有八九 - 天天要聞

判斷一個女人愛不愛你,準確率十有八九

這人談感情啊,總琢磨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這可咋整呢?心裡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想知道一個女人是不是真心喜歡你,這裡頭門道可多了。難道就沒個靠譜的法子?其實裡頭暗藏玄機,就看你能不能瞅准。過日子就得把這事弄明白,不然心裡老是疙疙瘩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