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讀人情世故(第218期)
本文通俗解讀「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
「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這句話是當今社會廣泛流傳的一句俗語,也說「男人不要當媽寶男,女人不要做扶弟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好的男人不能離不開媽媽,好的女人不能過於溺愛自己的弟弟。這句話是在提醒人們,在戀愛和婚姻中要高度關注這個問題,否則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
「媽寶男」和「扶弟魔」都是近幾年剛剛產生的新詞語。
媽寶男,是指由於母親的過度溺愛,不會動腦想問題,沒有主見,事事聽從母親,離開母親就無所適從的男性。
媽寶男的特點是: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抗壓能力差,單獨遇事就可能崩潰。
扶弟魔,是指婚後仍然在生活中和經濟上過分溺愛自己的弟弟,寧可犧牲婆家的利益也要去照顧弟弟的這樣的女性。
扶弟魔的哲學就是:娘家才是我的家,我用我的錢以及婆家的錢去扶持弟弟,讓他過得好一點,天經地義。
可見,媽寶男和扶弟魔都產生於溺愛,並且都是由於女性造就的。前者的母親,造就了幾乎成為廢物的兒子。作為後者的姐姐,不僅造就了幾乎成為廢物的弟弟,還把自己變成了魔,為婚後的生活罩上了一層濃濃的陰影。
「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這句話,表面上看,好男人只要不做媽寶男就可以了。但是男人出生以後,做不做媽寶男他自己說了不算,而是由於他的母親決定的。
他的母親的家教和生活習慣、性情習慣嚴重的影響了他,使他不得不成為媽寶男,這是他想掙脫都掙脫不了的,因為他還沒有那個能力。所以他成為媽寶男,實實在在的說,就是他的母親害了他。
他長大以後,再想不做媽寶男,這也是很難的,因為他已經擺脫不了那樣的思想束縛,就像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不勵志,不立事。所以,媽寶男的責任主體是他的母親,他自己只是受害者。或許有的媽寶男長大以後通過學習和挫折,擺脫媽寶男的束縛,真的很難,只能報以期許。
很多人誤以為「扶弟魔」是指弟弟,離開了姐姐的扶持就不行了,其實大錯特錯了。離開了姐姐的扶持就不行了,這是肯定的,但是罪魁禍首不是弟弟,而是姐姐。是姐姐的溺愛和扶持,使弟弟失去了鍛煉成長的機會,沒有頭腦,不會思考,不勵志,不立世,離開姐姐就不行。
姐姐總是用思想控制著弟弟,認為弟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要有她在什麼都行,所以給弟弟培養成嚴重的依賴感。「扶弟魔」主要是指姐姐婚後依然溺愛弟弟,自己不放手,同時也放不下了,形成了一種魔障,揮之不去。
在家庭中,這種情況,嚴重影響夫妻關係,嚴重影響在婆家的家庭關係,嚴重影響家庭穩定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害了弟弟,順勢也害了自己的子女。
所以,伴隨著「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這句話,還有一句俗語,說的非常貼切,這就是「好女不嫁媽寶男,好男不娶伏地魔。」好的有的是,何必找那麻煩呢?
當今社會,之所以「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以及「好女不嫁媽寶男,好男不娶扶弟魔」這話能夠流行起來,就是因為「媽寶男」和「扶弟魔」現象太多了,而且有一些自以為是的愚蠢的母親和姐姐們,她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在繼續培養「媽寶男」和「扶弟魔」。
這種現象已經很嚴重了,嚴重到很多男人感性太強,缺乏理性,缺少陽剛之氣,男人女性化。好女人誰願意找一個不男不女的人結婚?同時,「扶弟魔」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女性自身的生活,甚至使生活陷入困境。現實也證明了一個道理:扶弟魔的弟弟們,很少有能夠自立自強的,還極有可能因怨生恨,成為冤家。
綜上所述,媽寶男和扶弟魔都是當今社會由於溺愛產生的怪現象,成為人們避之不及的災星。解讀「好男不做媽寶男,好女不做扶弟魔」這句話,我們就一定不能培養媽寶男,不能做扶弟魔,要努力擺脫媽寶男,要努力擺脫伏地魔,自立自強,做一個正常的人。凡事總要把握一個度,對子女也好,對弟弟也好,都不能過度溺愛。嚴是愛,寬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