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朋友:你好!我叫劉洪,今年已經走過43個春夏秋冬。回想起我那充滿曲折的人生歷程,不禁令人感慨萬分。誕生在一個平凡家庭,母親堅強剛毅,對溫婉的父親及低微薪水視若無睹,甚至以無聲抗議結束了我們母子四人的歲月。當時我年僅11歲,弟弟妹妹猶甚幼小。
那段日子,家庭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父親全力以赴兼顧工作與家庭,雖然困難重重,但所幸有鄉親鄰居的熱心相助,得以渡過難關。
後來,有一個大伯娘忍無可忍,為我們牽線搭橋王娟阿姨。娟阿姨因生育問題成為「石女」,故仍孤身一人。她心態豁達善良,期待找到一份真摯的愛情。因此,兩位深受困苦的人走到了一起。
阿姨來到我們的家後,父親無比歡喜。他帶她去購物,她卻選擇了一塊紅布,為我們每位製作了一件新衣服。她為我們的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妹妹很快接納了她,但我和弟弟心裡對生母的期盼依然存在,對她總有隱隱約約的抵觸情緒。
經過時間的磨礪,我們逐漸接受了娟阿姨。父親在外打工後,她獨自承擔起家庭責任。無論清晨多麼無情,她總是提前起床,準備好早餐,接著送弟弟妹妹去學校,還要照料繁瑣的農務。即使生活艱辛,她也從不抱怨。
有一段時間,每晚阿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擔憂不已。然而,一個多月後,她送來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原來,她每天去餐館洗碗,籌集學費,以便我更好地上學。那一刻,我深深銘記了阿姨深深的愛心,我首次喊出的那聲親切的「媽媽」。
時光匆匆而過,我勤奮讀書,順利考入國內頂尖學府。畢業後,為了照顧家人,我決定回歸家鄉發展。在籌備婚禮之際,母親突然現身,希望能參與其中,甚至有座上母親之席的想法。對此,我陷入兩難。畢竟,她乃生母,然而,正是娟阿姨在我困難時刻給予無私援助,陪伴我們度過那些艱難時刻。經過慎重考慮,我明確拒絕了母親的請求,堅定表達婚禮上母親之席應當屬於娟阿姨。
婚禮當天,娟阿姨身著樸素衣衫,滿面笑容,而我內心充滿感動。她以她的行為向世人展示,真正的親人感,並非僅源自血脈相連,更多的,是心靈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