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婆婆去旅遊,回來問兒子:生完了嗎?兒子:完了我們也完了

2023年09月26日06:38:12 情感 1462

61歲婆婆去旅遊,回來問兒子:生完了嗎?兒子:完了我們也完了


61歲婆婆去旅遊,回來問兒子:生完了嗎?兒子:完了我們也完了 - 天天要聞

我是吳麗香,今年61歲,退休前在一家公司做了近30多年的會計,我老伴在4年前病逝了。

我一直是個勤奮務實的人,工作雖然繁忙,但卻從不影響我對生活的熱愛。

我總覺得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和體驗,所以我非常喜歡旅遊和讀書。

每當有空閑時間,我就會去各種地方遊玩,或者拿起一本書,沉浸其中。

我有一個兒子,名叫張小軍。他和我兒媳:鄒彩蓮,相識於7年前的一個普通周末,當時他們都參加了一個朋友的婚禮。

小軍一見到彩蓮,就被她的笑容和氣質深深吸引了。他鼓起勇氣去跟她搭訕,兩人聊得非常投機。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小軍和彩蓮開始頻繁地約會,從簡單的電影、晚餐到長途旅行,兩人都感到無比的幸福。

小軍喜歡彩蓮的勤勞和賢惠,而彩蓮則被小軍的幽默和責任心所吸引。他們對未來有著相同的規劃和夢想,都想要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小軍和彩蓮結婚的那一天,我看著兒子和兒媳站在一起,面對親友,宣誓愛情的永恆。

從那一刻起,我們就成了一家人,而鄒彩蓮,也成了我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她的勤勞、賢惠,還有她對小軍無盡的支持和關心,讓我深深地感到,我兒子找到了一個完美的伴侶。

如今,他們結婚已經5年了,我常常慶幸,生活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美好的機會,讓張小軍和鄒彩蓮找到了彼此,在愛的旅途中走到了一起。

兒媳懷孕時,我曾承諾照顧她,因為親家母要照顧自己的孫子。

但是,在兒媳預產期快到時,我卻選擇了和老友去黃山旅遊

我臨走時,兒子失望地對我說:「"媽,你一定要去黃山嗎?彩蓮馬上就要生了,到時誰來照顧她月子。」

我只是輕笑,說:「那是你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去黃山旅遊是我和幾個老朋友多年的約定」

"那好吧,既然這樣,我不會攔你。" 小軍生氣地說。

黃山的美景確實讓人流連忘返,我們游完黃山,又去了多地旅遊,決定回家時,我計算了一下日子,過了20天,我想兒媳應該已經生完孩子了。

我回家後,發現家裡冷冷清清的,只有小軍一個人在家,他表情僵硬,眼神冷漠。

"彩蓮呢?生完孩子了嗎?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問

"媽,生完了,我們也完了。" 他淚眼婆娑。

我愣住了,心如刀割。"怎麼回事?"

"她生完孩子後,身體很虛弱,出院後,我不懂照顧她和孩子,她身體不好,又要照顧孩子沒法睡覺,脾氣變得很差。

為此,我們天天吵架,她說不是好父親,連尿不濕都不會幫兒子換。有一次,我失去了理智,打了她一巴掌,她決定要離婚,帶著兒子回娘家了。"

我立刻決定去找鄒彩蓮,想要接她回來,好好照顧她坐完月子,以彌補她。

但親家母拒絕讓我見她。"你既然當初選擇旅遊而不是家庭,那麼你就失去了任何挽回的機會。"

我返回家中,心如死灰。我一直認為,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和體驗,但我沒有想到,有些選擇是無法挽回的。

一次任性的旅遊,讓我失去了孫子和兒媳,我很後悔。

家是永遠放不下的責任和擔當,親情和愛都需要用心去經營。不能因為追求自我,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家庭責任和情感。

否則,即使走遍天下美景,也難以填補心頭那個無法修補的裂縫。

希望大家能從中吸取教訓,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一時的自私,而失去最寶貴的東西:家庭。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以愛為營番外4之月游篇 - 天天要聞

以愛為營番外4之月游篇

秦時月:「喻游,你去校長辦公室幹什麼了」喻游:「我跟校長說我要在操場求婚,然後想拷貝一份操場的監控視頻」秦時月:「啊,你是不是計劃很久了」喻游:「也沒多久,戒指合適嗎?
兒媳回婆婆家過年,離開時,小姑子攔在車前怒吼:不許走 - 天天要聞

兒媳回婆婆家過年,離開時,小姑子攔在車前怒吼:不許走

去年春節,我和兒子兒媳一家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旅行目的地,我們一起前往鄉下的老宅,從來都是這個時候我們一家團聚的時候。兒媳是外地人,第一次來我家過年,雖然年味濃濃,但畢竟有些拘束。在年三十的晚上,兒媳精心準備了一桌美味的年夜飯,我們一家圍坐在桌前,其樂融融。
面對拋棄你,又回頭找你的人,就這樣對他! - 天天要聞

面對拋棄你,又回頭找你的人,就這樣對他!

和每位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歡迎來到南巷的世界。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南巷將每日為您帶來精彩內容,希望您不要錯過哦!本文全網首發,作者已簽約平台一鍵維權,抄襲必究!
大兒年薪54萬,小兒月薪才4千,但我卻更願意跟小兒子一起養老 - 天天要聞

大兒年薪54萬,小兒月薪才4千,但我卻更願意跟小兒子一起養老

口述:王麗撰寫:李老闆在福建我叫王麗,過去的歲月里,家庭一直是我生命的支點。大兒子事業有成,年薪高達54萬,他給予我物質上的支持卻讓我感到越來越疏離。相反,小兒子雖然月薪只有4千,但他懂得用心陪伴,讓我感到溫暖。在一個平凡的家庭聚餐中,我開始反思,金錢真的能彌補心靈的距離嗎?
在兒子家做保姆,因為一個榴槤,兒媳婦罵我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 天天要聞

在兒子家做保姆,因為一個榴槤,兒媳婦罵我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講述人:張靈奉勸所有的姐妹,如果你有一點點退路,都不要去兒子家做「保姆」,那真是貼錢找罪受,伺候別家老人,有錢賺還不用提心弔膽,好了咱就伺候著,不好咱拍屁股走人,兒媳婦就不一樣,伺候一個媳婦,難過侍候一群僱主。我現在正經歷著,想走,兒子不讓,留下來,要天天看兒媳婦臉色。
一場疾病引發的親情聯動 - 天天要聞

一場疾病引發的親情聯動

#記錄我的生活# 人常說:親顧,親顧,就是說,因為親情的緣故,人要一個要照顧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許多苦難和變故,甚至生離死別,當苦難來臨時,親情最能體現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