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拒絕了一個朋友的好意幫助,我意識到心靈才開始變得強大
當身處困境,當然希望能獲得幫助,然後快速解脫,重整旗鼓。可是是否著急著呼喚幫助呢?
之前尋求媒體關注,相關部門重視,可是新聞出來後,也只是上海某人的方式存在一周,時過境遷,什麼事也沒進展,唯有盡過力了,聊以安慰。
今天有個朋友聽聞我的事情,鄭重的告訴我,他可以提供20萬隨我使用,以解燃眉之急。我初始感動,繼而凝重,然後猶豫,最後拒絕。感動是在我遭遇重大財富損失後,他還願意借錢,而不擔心後續還款時間,而且給我了一個清晰,準確,深思熟慮的數字,不附加條件。這種友情讓我榮幸,也讓我認真凝重,嚴肅考慮他的建議。猶豫是我的確需要錢,至少清理掉銀行的債務,減少利息,避免財務壓力。可是銀行的債務壓力是壓力,朋友的債就不是嗎?別人救我於用急,而我現在的財務狀況還沒到山窮水盡。所以因為還不著急,我沒理由承受這份好意。
連帶著我發現,現在心態早不是初始時候的慌亂,面對債務壓力的憂懼,現在有清晰的還款節奏和計劃,如順利,11月就能清理江蘇銀行債務,後面基本就可控。明年6月就沒有大的債務壓力。當然存在變數,但清晰的風險評估,讓我面對朋友的幫助時,不是求助,而是增加了後續面對風險的底氣。
我想心靈強大不是召喚幫助的數量,而應拒絕不需要的幫助,依靠理性直面風險的解決,才能呼喚出內心的勇氣,並將善意作為後續的資源。信用不能濫用,自己承擔好過抱取暖。能自己完成的任務,就不假手於人。
所以克服心中對債務的恐懼,依靠理性的判斷和風險預估,戰勝恐懼才有心靈的強大,而不是心靈強大後,才沒有債務的恐懼。我現在心靈強大,無他,就是對財務窘況有了清晰而明確的應對。
最近總有一種隱隱的憂患排之不去,今天在朋友的聊天里慢慢清晰。最後一環的隱憂是工作。現在工作滿足了我穩定的訴求,但家庭劫變,要解決我現在的問題,這份工作就開始變得力不從心。過去一段時間的糾結在於不能任性辭職和人到中年何去何從的憂患,現在我知道,懼怕只會讓我軟弱。離開既然不可避免,那麼就早做準備。
現在糾結不是留不留,而是應該時間點怎麼計劃,後續工作的籌備怎麼幾步走。讓理性之光再次祛除恐懼,讓道路清晰,而不是取捨不定。
所以影響我最後一環的問題紓解,紓解的時刻就是倒計時的開始。離開沒有遺憾,奔赴需要勇氣,更需要明確細緻的計劃和準備。尚需要一些時間去完成相關準備工作,而時候重新列一個清單,讓後面的道路走起來不妥協,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