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無論和誰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2023年09月24日21:19:05 情感 1217

林徽因:無論和誰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聞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

作者:每晚CC

有人曾這樣評價林徽因

她不僅有著出眾的才、傾城的貌,人生際遇也比當時其他才女要幸運得多。


究其原因就在於,她比誰都活得清醒睿智。

尤其在人際關係中,林徽因從不會去攀附逢迎,卻有很多人願意和她真心相交。

沈從文胡適卞之琳,都是她的知交好友。

林徽因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多的朋友,就在於她很明白:

好的關係,一定是被吸引來的,而不是追逐來的。

盲目追逐,打動不了任何人,還會讓自己也跟著筋疲力盡。

當你有了吸引人的東西,才會有欣賞你的人,翻山越嶺地奔赴你。

1

在才華上吸引

易經》有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相互吸引的兩個人,一定都有相似之處。

如果兩人沒法同頻共鳴,這段關係就註定不會長久。

戰國時期,門客毛平一心想追隨雅量高致的信陵君

可他本人卻沒什麼才華,甚至說起話來都粗鄙不堪。

所以他越是刻意接近信陵君,信陵君就越是對他感到語塞。

可即便如此,毛平卻不思內修自己,還愈發粗魯傲慢。

一次,他竟然因為口舌之爭,將信陵君的另一個門客痛打了一頓。

信陵君知道此事後,對毛平深感失望,直接將他逐出了門外。

很多時候,才華,才是一段關係的敲門磚。

少了能力的加持,你再如何費勁追逐,別人也會對你不屑一顧;

而你若有本事有才華,即便初次相識,他人也會對你青眼相加。

梅蘭芳和林徽因就屬於後者。

他們兩人相識於泰戈爾的接待會上,初次見面,梅蘭芳就對才華橫溢的林徽因欣賞不已。

後來,隨著兩人認識的加深,梅蘭芳發現林徽因在戲劇上的造詣也頗高,因此對她更加敬重。

甚至只要有林徽因在的場合,梅蘭芳都會恭敬地站在一旁,絕不會落座。

很多人不解,問是何緣故。

梅蘭芳說,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對林徽因的尊重。

而林徽因,也同樣將梅蘭芳引為知己,兩人在往後的多年裡,一直保持著往來。

有人說,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

而才華對人的吸引力,又遠勝於顏值千萬。

所以,你若想結交一個比你優秀的人,就先提升自己的層次;

你若想融入更高雅的圈子,就先充實自己的內涵。

正所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當你足夠優秀時,自會有無數優秀的人靠近你。

林徽因:無論和誰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聞

2

在性情上相投

林徽因在美國時,曾與冰心有過一段時間的交集。

那個時候,冰心早已名氣在外,是文壇上一顆比較耀眼的星星。

林徽因雖有才氣,卻幾乎沒有特別有名的作品。

所以當時的林徽因,對冰心是比較崇拜的。

她經常會去找冰心談心,約著她一塊去郊外野餐,把她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冰心雖沒有拒絕,言行間卻總是透露著些疏離。

回國後,林徽因經常會在家裡舉辦文化沙龍,與文化界的人士針砭時弊、談古論今。

她好幾次盛情邀請冰心參加到她的聚會中來。

可冰心卻嫉妒林徽因,覺得她能受到眾人的追捧是因為她在嘩眾取寵,便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來諷刺她。

面對這樣的攻訐,林徽因才終於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強求不得,追逐不來。

於是她給寄給冰心一壺山西老陳醋後,就與她斷絕了來往。

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志趣相投,性情相合。

在性情不合的人眼裡,無論你做什麼,都會受到別人的攻擊。

你享受生活,他們會覺得你故意顯擺;

你耐心跟他解釋,他會覺得你巧言善辯。

可在志趣相投的人看來,你無論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會發自內心地認可。

林徽因在北平時,交到過一個一生的摯友,費慰梅

她倆初識時,林徽因便覺得費慰梅是一個豪爽聰慧的美國大妞,非常好相處。

而費慰梅也直言,對林徽因是「一見鍾情」。

她經常參加林徽因的文化沙龍,但她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於冰心的批判。

她說:「林的談話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創造性。話題從詼諧的軼事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的憤怒,幾乎無所不包。」

後來戰火紛飛,費慰梅不得已回國,可她卻始終憂心著林徽因。

得知林徽因舊疾複發時,她會想盡辦法地為林徽因送來錢財和物資;

知道林徽因被生活所困,她也會常常寫信寬慰。

後來,林徽因身患重病去世,費慰梅更是花費十年時間,將林徽因的經歷編成了一本書,以此來紀念她。

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性情相投的人,才能產生共鳴;三觀相合的關係,才能舒服長久。

如果明知三觀不合還要勉強湊到一起,最終你們也只會活成彼此厭惡的樣子。

每個人的圈子裡,都只容得下相似的人和事。

註定難以同頻的人,不要強求,不要將就。

儘管揮手告別,此後各走一方,也是一段感情最好的結局。

林徽因:無論和誰交往,只能吸引,不能追逐 - 天天要聞

3

在靈魂上相吸

聽過一句話:

只有心靈相通的人,才有共鳴看人世間的潮起潮落;


只有靈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內心深藏的美麗。

靈魂上互相吸引的兩個人,根本不需刻意追逐。

只要遇見,便會不自覺地想與對方攜手一生。

梁思成初遇林徽因時,便被林徽因的才氣樣貌深深吸引。

而林徽因初識梁思成,也對他印象極佳,覺得這個人很有性格。

更巧合的是,他們都對建築很痴迷。

處處都能合到一起的兩人,很快就向彼此確定了心意。

他們約著一起出國留學,一起追逐心中的建築夢。

經過幾年的努力,兩人都成了更好的自己。

戰亂髮生後,他們又一起相扶相持,共度人生風雨。

逃難至昆明時,林徽因肺病纏身,整個人變得喜怒無常。

梁思成非但沒有責罵她,還自始至終都包容著她的壞脾氣。

在梁思成被病變的脊椎折磨得難以忍受時,林徽因也始終對他不離不棄。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們兩人將愛情經營成了最好的模樣。

廖一梅曾說:「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若兩個人相處,只有單方面的追逐,而缺少了相互間的了解與吸引。

那麼,無論追逐的那個人如何費勁,最終也只會落得凄慘的下場。

同樣身為民國才女的張愛玲,曾為了和胡蘭成在一起,承受了所有非議和謾罵。

她甚至對胡蘭成說:「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可即便張愛玲愛得這樣卑微,還是留不住情場浪子胡蘭成的心。

很快,胡蘭成就移情別戀了。

張愛玲知道此事後,忍痛結束了這段感情,此後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孤僻。

亦舒曾說:「真正的感情叫人歡愉,如果你覺得痛苦,一定是出了錯。須及時結束,從頭再來。」

追逐一個錯誤的人,只會讓彼此都深陷痛苦困擾。

那些能攜手走到最後的感情,靠的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糾纏,而是順其自然。

如果你與某個人在一起,有不言而喻的默契,也有言無不盡的自在。

這個人,便是那個註定會被你吸引,能與你攜手一生的人。

看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開花時,就會有一匹駿馬任你挑選。

寥寥數語,便道盡了與人交往的本質。

畢竟,刻意討好,換不來同頻的朋友;志同道合,才能吸引相似的靈魂。

你若想遇見更優秀的人,不妨先努力讓自己發光發亮。

待到你光芒萬丈之時,自然會有萬千蝴蝶,為你而來。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著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著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