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兒子小胡,平時跟我們家很合得來,29歲,大學畢業後就上了兩年班,現在就什麼也不幹,專門在家伺候老人。
他悄悄跟我說:這份工作最清閑,名利雙收。
他父母都退了,爸爸的退休金9000多,媽媽的退休金也7000多,上面還有爺爺奶奶,他們都是從教師崗位上退休的,兩人加在一塊退休金也一萬多。
小胡大學畢業後,也上過兩年班,每月只不過才3000多塊錢,每天到家父母還得伺候他。時間一長,他自己也覺得怪不好意思,恰好父母都退休了,他就跟父母商量,自己乾脆辭工在家照顧老人。
沒想到,父母很爽快的答應了!
說是照顧老人,父母才60歲左右,身體好著呢,根本就不用人照顧。爺爺奶奶雖說已80多歲了,可老人家身體都很好,一年到頭跟醫院打不了幾次交道,家裡的花花草草都是兩位老人侍弄。
一家三萬多的退休金,每月拿出一萬多怎麼也夠用了,剩下的兩萬就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小胡說,自打他辭職之後,一家人其樂融融,尤其是爺爺奶奶,每天都開開心心的,比上班時候強多了。
事實上,長輩有高額退休金,子女不用努力,不用上班,在家照顧老人是不錯的選擇!
他父母以前上班的時候工資比這還多,家裡連上爺爺奶奶的還有兩套房,農村老家還有一個大院子,家裡從來就不差錢。
將來有一天,等他父母走了,有關部門會發一筆撫恤金,他也熬到拿退休工資的年齡了,不愁養老。
我問:「小胡呀,你不擔心別人說你啃老嗎?」
「啃老?」小胡一愣,轉而搖搖頭說:「我在家是為了把幾位老人照顧好,讓他們身心愉快,拿錢是我應得的報酬呀!」
從邏輯上講,小胡說的沒錯,反正雇保姆也是雇,自家人照顧自家人,畢竟還貼心一些。這也完美體現了養老金設計的初衷,符合條件的都可以這樣。
但我轉念一想,一旦社會上有退休金的家庭、尤其是那些高收入的家庭子女都不去工作,專職在家照顧老人,社會還會發展嗎?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小圈子裡,肯定會對他的認知造成局限,未免會產生思想狹隘。
說起來,還是體制內的家庭幸福啊!
我當了十幾年寶媽,已經很有耐心了,如今孩子大了,倒是很適合這份工作。可惜老人都沒退休金,還是得出去賺錢才能照顧他們。
人跟人真不能比,你要一比,幸福感瞬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