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過半,為自己活一次
似乎從結婚的那一刻起,很多女人慢慢的就沒了自己。人生的重要性排序上,自己永遠被放在最後。
人生如戲場,女人在家庭中承擔了多種角色,女兒,妻子,母親,兒媳婦……每一個角色都是重頭戲。
一個人在各個角色間騰挪轉換,兼顧此,考慮彼,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往往將自己放在了最後面。
所以,人到中年後,女人們往往會發現,不知不覺間,人生已經過半。這麼多年,自己眼裡心裡全是為家庭默默耕耘,操勞半生,卻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自己。
失落與悵然,漸漸便浮上心頭。
其實,與其悵然若失,不如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比如50歲那年,一個人開車自駕游中國的蘇敏阿姨。
蘇敏的前半生,過得很壓抑。
按部就班的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但結婚幾十年,丈夫事事和她計較,夫妻倆一直過著aa制的生活,丈夫依然會雞蛋裡挑骨頭,謾罵指責她。
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她一直選擇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幾十年。後來女兒結婚成家,她又成了女兒的幫手,幫女兒帶孩子。
直到50歲那年,外孫能上幼兒園了,她才有了一點自己的人生,開始自駕出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這是她渴望了幾十年的夢想。
她說,人生就這麼一次,幾十年的人生,總要為我自己活一次,也不枉此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而為人,除了扮演好應該扮演的角色,也要關愛關愛自己。
一個女人,首先是她自己,然後才是其他角色。
這是善待自己的第一步。
二
活在當下,學會釋懷
佛經上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
人到中年,這些苦,在生活中大多已經領略到了。
剩下的,就是怎麼看它,怎麼對待它。
有一個民間故事,一個苦者向和尚訴苦,說自己放不下一些人,放不下一些事。
和尚讓訴苦人端著一個茶杯,他往茶杯里倒熱水,一直倒到水溢出來。訴苦人被燙到手,馬上就鬆開了手。
和尚看著他,說:
「這世間,沒有什麼事情,是放不下的。」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得失只在一念之間。
生活就是一個去繁就簡的過程,人到中年,到了給生活做減法的時候。
真正活的通透的中年女人,大都已經開始懂得了放下。
張姐姐放下了對父母的怨恨。父母重男輕女幾十年,曾經給她帶來了無法磨滅的傷害。
被前夫傷害的心力憔悴的周姐姐,離婚十年之後,也放下了對前夫的怨恨。她說,這一輩子夫妻緣盡,好好做一個育兒合伙人,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人生了很多事,強求不了。放過你,也是放過我自己。
就像電影大話西遊中的那句經典台詞:
從此山水不相逢,莫問良人長與短。
一別兩寬,不再重來。
人生的終點,不是在山水踏盡時,也不是在生命結束之後,而是在於放下包袱的那一刻。
放下的越多,一個人活得才越平和。
這才是人到中年,女人對自己的最好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