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獨處,讓一個人強大。」
有人說:「一個人變強,是從走進群體開始的。」
事實上,獨處和合群,並不矛盾,是不同時間段的不同表現而已。
一個人默默讀書,也是和書里的人物交往;一群人相聚,也有人默默無聞地在一旁,感受獨處的清歡。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是無法百分百離開群體的。購物、工作、搭車、旅行等,都不是獨立存在的。
既然群處如影隨形,那麼如何才能把關係搞好,和大家輕鬆度過一段時光呢?
很多人選擇了請人吃飯、送禮,借用「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留人情的方式。但是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吃吃喝喝的時間,能省就省,再說了,很多人忙得不可開交,不得不遠離飯局;送禮,功利的姿態太明顯了,人家拿到禮物,還覺得是燙手的山芋。
主持人倪萍在《姥姥語錄》中寫了幾個生活故事,對於為社交發愁的人來說,有很好的啟發。
誠然,從平時的言行舉止中,把人情留住,比刻意的吃飯、送禮,效果更好。
01
第一,學會「讚美」,發現優點。
倪萍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是家裡條件不夠好,她只能拿起樹枝,在地上畫。
有一天,她在門口畫了一條河,姥姥見了,說:「別弄濕了我的鞋。」
明明是假的,但是姥姥卻認為「很逼真」。
閑來無事,倪萍讀書給姥姥聽。
姥姥聽了莫言的書,就說:「凈說大實話,說的你聽一篇就記住了。」
通過姥姥的話來分析,莫言的小說,來源於生活,更是把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展示了窮苦年代的家庭。
給身邊的孩子點贊,給不認識的寫書人點贊,這就是姥姥的社交方式。
若是有一天,倪萍把姥姥的「讚美」告訴莫言,這份人情,算是結結實實留住了。
想一想,你連「點贊」都懶得做,卻好得到別人對你的好感,怎麼行得通?
在朋友圈裡,點贊之交,也是社交。頻繁給你點贊的人,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後見面,就顯得熱情多了。
讚美,不是虛偽,而是發現別人的優點,並且予以鼓勵。也是把別人家的人,當成自己人來關愛。
02
第二,學會「同情」,感同身受。
姥姥不識字,嘆息一句:「哎,睜眼瞎。長個眼睛,好弄么。」
倪萍會意,說:「這個世上,不認識字的人,多了,大家都挺好的。」
說完,倪萍讀書給姥姥聽。
姥姥聽了張潔寫的《世上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就非常同情張潔的遭遇,還做了幾個大饅頭,非得讓倪萍帶上,送給張潔。
被人同情,在很多人的意識里,是不需要的。認為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是貶低了自己。畢竟,窮人才會被人瞧不起。
其實,我們對外的表現和骨子裡的期待,是兩碼事。
社交大師卡耐基說:「明天你所遇到的人當中,會有四分之三渴望被人同情。給予他們同情,他們會因此而愛你。」
當你同情別人的時候,也許會被拒絕,但是你足夠真誠的時候,別人就會把你當成最信任的人,還會觸動到人性最柔軟的部分。
不管外表多光鮮亮麗的人,有多富有的人,都有一些難言之隱,也有生活的難處,你發現了,表達同情,就真正和他「共情」了。
你恰到好處地同情別人,就可以打開別人的心結,從此可以掏心窩地溝通,感情肯定是留住了。
03
第三,學會「傾聽」,體現修養。
倪萍在畫畫、讀書的時候,姥姥在一旁看著。
就算是畫錯了,也不會「好為人師」,而是等畫作成功了,才予以讚美。
很多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動不動就要點評,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因而很不禮貌,也干擾了別人的行為。
人有兩隻耳朵,一張嘴,寓意著要「少說多聽」。
非常禮貌地聽別人說話,這是給了別人面子,也是傳遞了一個信號——你說的,我都聽著,能夠感受到。
很多人在煩惱的時候,把煩惱拋出來,別人聽得很認真,就輕鬆多了。
哪怕別人前言不搭後語,也沒有關係,你從頭到尾聽著,也能明白幾分。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很好的表達能力。
04
第四,學會「求助」,互相成就。
倪萍畫了一條裙子,姥姥表示,非常喜歡。
過了一段時間,姥姥說:「再給我畫一條裙子。」
倪萍疑惑不解。
姥姥說:「原來那條裙子,已經穿舊了,需要新的。」
顯然,姥姥通過「求助」的方式,讓倪萍勤於學習繪畫。
若是你家有孩子,你常常麻煩孩子,拿掃把過來、去冰箱取物、到廚房端菜、去看某本書上的某個炒菜方法......你的孩子,一定會很勤快。
大人的交往,也是「麻煩出來」的。你的麻煩,別人解決了;別人的麻煩,你幫助了,這就是真正的朋友。
網上,很多人說,最好的社交,是「我不麻煩你,你不麻煩我」。這是不完全對的,若是每個人都是一條直線,並且和別人不會相交,那麼世界就顯得單調、枯燥。有困難的人,只能是欲哭無淚,看到一群冷漠的人。
在能力範圍之內,處理好麻煩的事情,體現了一份真感情。
05
好的社交關係,是情感上的共鳴,是事業上的互助,平時的關懷。
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有「舉手之勞」,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把自己封閉起來,還認為別人對他太冷漠。
社會是一面鏡子,你從來不笑,憑什麼要社會青睞你,笑著和你握手?
看人長處,記人好處,幫人難處,就算是陌生人,也笑著對待,你的正能量,就是最好的社交資源。
請人吃飯,人家不來,很尷尬;送禮給人,人家不收,很鬧心。
把社交,融入到生活的細節,有話好說,有事好辦,相當聰明。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