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2023年06月27日17:35:09 情感 1136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文|阮阮記(富書專欄作者)



知乎上曾有人問:怎樣才能走出人生低谷?


高贊的回答是:多走幾步。


每個處於低谷期的人,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聽起來確實寬慰人心,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它經不起推敲:「只是靜靜地等待時間流逝,什麼都不做,就能迎來希望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好的結果不可能憑空出現,努力提升自己這三個方面的能力,才能快速走出低谷。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控制情緒力


那些生活越過越好的人,是非常懂得控制情緒的。


稻盛和夫說過:「弱者易怒,強者平和,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男主克里斯是名銷售員,他傾盡家產購進了一批醫用治療儀,本以為可以大賺一筆,沒想到銷量慘淡,生活更加拮据。


夫妻倆為此天天吵架,最後還是離婚了。妻子獨自一人去了巴黎,而克里斯因為交不起房租,只能帶著兒子四處流浪。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從那之後,他不再憤怒和暴躁,而是和命運默默地抗爭:


他無意中接觸了股票經紀,並堅定地認為可以藉此脫離困境,雖然沒有任何經驗,但他還是厚著臉皮推銷自己,終於獲得了面試機會;


好不容易通過了面試,才得知半年實習期內沒有任何報酬,而且還要面臨20選1的殘酷競爭。


白天除了上班,他還要繼續推銷治療儀器維持生計,下班後還要帶著兒子和一群流浪者爭取收容所的名額;


實在找不到住所的一個晚上,他帶著兒子躲進了地鐵站的公共洗手間里。


那天,他第一次無聲地哭了……但第二天一早,他還是精神抖擻地去上班。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原型主人公在低谷期,也曾深感沮喪和憤怒,但他還是調整好情緒、坦然面對生活給予的所有重擊,最後不僅走出窘境,還逆襲成一名億萬富翁。


費斯汀格法則說過,人生中10%的事情是客觀發生的,而其他90%取決於我們對事情的態度,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控制得了情緒,才可能控制得了人生。


某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也曾在危機來臨時把「控制情緒力」發揮到了極致。


在頭條獲得 C 輪融資後,有媒體起訴頭條涉及侵權,一時間,被各大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而張一鳴卻認為,自己沒有損害對方的利益,反而還為對方帶來了流量,有些冤枉。但他沒有爭執,也沒有反駁,只是召開了緊急會議來平息這場風波。


事件過後,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版權意識不足的問題,開始惡補相關知識。


《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里有句調侃這麼說的:「如果吼可以解決問題,那麼,驢將統治世界。」


人在低谷期,如果只顧得抱怨時運不濟,遇人不淑,任由情緒泛濫卻絲毫不加控制,只會造成一系列的踢貓效應,讓事情變得更糟。


只有懂得控制情緒、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才能洞察到問題所在,做出理智的判斷,從而扭轉局面。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持續學習力


人在低谷期格外脆弱,外界的任何變化,都可能使情緒更低落。


有「千古完人」之稱的王陽明,成名前是朝廷官員。因為得罪了宦官,被貶為驛丞,發配到了偏遠之地,等到了目的地才發現,驛站早已荒廢。


無奈,王陽明只好和隨從們在附近的山洞口搭建了一個窩棚住下。仕途渺茫,還要躲避仇家的追殺,王陽明沮喪到了極點。


無所事事的日子裡,他重新翻看佛、道、心經等書籍來打發時間。


可能是沒有了人情是非的打擾,對曾經一些一知半解的問題,突然有些茅塞頓開。


就這樣,沉寂了兩年之後,他終於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心法,這正是被後世高度傳頌心法的基礎。


潛心學習的時光,不僅幫他安然度過了至暗的低谷期,而且成就了他的高光人生,就連那凋敝的山後來也被稱為「陽明洞」。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都難免遭遇低谷。


有人說:「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會有風,如果你停止,就是低谷;如果你繼續,就是,上坡。」


知名情感博主趙涵,也曾用「持續學習」幫助自己逃離低谷。


趙涵從小就體弱多病,更因為一場車禍導致寰樞椎半脫位,每逢陰雨天就會發病,嚴重的時候半個月都起不了床。


長期的卧床難免讓人沮喪,她嘗試從書籍中尋找精神安慰。


沒想到,這段學習時光不光緩解了她肉體上的疼痛,也讓她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更加深刻,猶如重生。


歷經了種種不幸,趙涵也收穫了自己獨特的榮耀,曾先後就職於多家500強企業,如今已是一名出色的情感達人,收穫了百萬粉絲的喜愛。


心理學上,曾把人分為洋蔥型和牛油果型人格:


當洋蔥被一層層剝開時,什麼都不會留下,風一吹就全散了;而牛油果的果肉被挖掉後,還會剩下一個「核」,這個「核」,風吹不跑,雨淋不壞。

做人,要像牛油果一樣,有屬於自己的「核」,而持續學習力就可以幫我們不斷構建和堅固自己的「核」,無懼外界惡劣因素的滋擾。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主動反省力


如果有人問,讓人越來越好的終極能力是什麼?


我認為,應該是「主動自我反省」的能力。


作家周嶺曾在《認知覺醒》一書中寫道:「元認知,是人類的終極能力,是最高級別的認知。


所謂的「元認知」,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人類的天性。但有的人是因為受到了教訓而「被動反省」;而有的人則會時不時地「主動反省」,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並做出改變。


眾所周知,晚清名將曾國藩,雖然軍功赫赫,但他的天資,實屬平庸。


曾有戲文說,躲在家裡的小偷聽他反反覆復地念文章都背下來了,但他自己愣是沒記住。


從愚笨的書生一躍成為當朝名將,不得不說,他是懂得「主動反省」的。


曾國藩的祖上從沒出過讀書人,他參加科舉考試全靠「死記硬背」,鄉試了6次都不中。


最後一次考試結束後,考官把考卷放出來「公示」,通過對比他發現,自己的文章觀點刻板、邏輯不通,怪不得考不過。


發現了問題所在,他開始有意識地彌補不足,之後的成績突飛猛進,簡直就像開了掛一般,竟然一路考進了翰林院。


等進了翰林院,曾國藩又發現了自己新的不足:這裡的讀書人讀過很多理學經典,對世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相比之下,自己就是個只想靠科考升官發財的土B子。


為了早點改變自己,他跟友人借閱了很多書籍,通讀之後,他意識到:讀書不應只為仕途,還要立功、立德、立言。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於是,他在三十歲那年,立志要做個聖人。


要知道,剛到京城的曾國藩脾氣暴躁、傲慢虛偽,行事作風完全一副市井小民的模樣,正是他懂得主動「自我反省」,才成為後人修身、養性、治學的榜樣。


普通人雖然不必用聖賢的要求苛刻自己,但也要有「主動反省」的意識,及早地修正自身的不足。


詹姆斯·埃倫在他的《原因和結果的法則》一書中寫過:


「出色的園藝師會翻耕庭園,除去雜草,播種美麗的花草,不斷培育。如果我們想要一個美麗的人生,我們就要翻耕自己心靈的庭園,將不純的思想一掃而光……」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人生是條蜿蜒長路,難免會有低谷,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深陷低谷而無法自拔。


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說過:"我們都要經歷寒冬,但春天終將到來。"


真正的高手並不是看他成功的時候多風光,而是看他低谷的時候反彈能有多高。


試著提升自己的情緒控制力、持續學習力、主動反省力,在灰暗無邊的日子裡,用實際行動把自己充實起來,就能很快走出陰霾。

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人,都有這3種能力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阮阮記,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用文字治癒生活,本文: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