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曠英帶兒子回家第三天,兒子和外公睡,自己和媽媽睡。
曠英都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和自己的媽媽睡過了,但是她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和媽媽睡覺時,因為氣血不好,一到冬天她的手腳都是冰涼的,媽媽就會把她的手放進自己的胳肢窩暖和暖和,也會把自己冰涼的腳放在自己溫熱的雙腿上。
小時候的她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她也覺得媽媽一點都不怕冷。
等她長大了,自己成了媽媽,養了自己的孩子,她才覺得這就是人世問最偉大無私的母愛。
回家陪父母過年的這兩三天里,曠英幫父母整理好衣櫃,擦了傢俱和窗戶,還把地板、廚房都搞得乾乾淨淨的了。
晚上,曠英陪兩個老人嘮嘮嗑、看看電視,嘮著嘮著常常沒了聲音,曠英一看,父母在一邊烤著火打起了盹。
看著自己七十多歲打盹的父母,她內心不由得百感交集,她很慶幸自己這次終於鼓起勇氣和兒子回了娘家。
作為一個兒媳,她是稱職的,公公公婆婆在她家住了七年,自己就照顧了他們七年,哪怕小叔子沒接去過一天,沒給過一分錢,妯娌沒照顧過一回,她也沒計較,因為她覺得人都會有老的那一天,誰也不希望在那一天被嫌棄。
但是作為一個女兒,她是虧欠父母的,尤其是這兩年哥哥走了,父母冷冷清清、孤孤單單的,自己也因為要上班、要照顧老公、公公、婆婆而很少回家。
這一次小叔子一家三口提前來她家陪父母過年,要住一個多月,老公又安排他們睡了自己的房間,自己也不想繼續在家給他們當費力不討好的老媽子,加上前不久廠里效益不好她內退了,所以才萌發了回自己父母家陪兩位老人的想法。
她想:以後自己要改變自己這討好型性格,不能再什麼都聽老公的了,她現在不用上班了,父母除了她也沒別的兒女了,他們老了,她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和照顧他們。
曠英自己家裡,在曠英走後的這兩三天里,日子過得是真的亂糟糟的。
曠英的老公大明,結婚前是媽媽搞飯菜吃,結婚後是曠英搞飯菜吃,上班時吃食堂,連切菜的刀子都沒摸過。
曠英不顧他反對走後第一天,小叔子一家三口來了,他讓媽媽去搞,媽媽享了七年福了,習慣了飯來張口的日子,讓兒子隨便搞,結果大明切菜切了手,又把媽媽吼進了廚房。
後面幾天就都是婆婆在廚房搞菜,隔了七年,手也生疏了,眼睛也老花了,放了菜的鹽炒著炒著又放一勺鹽,然後就是一頓水煮,好不容易搞熟了那幾個菜,大明端桌上了,招呼弟弟一家三口就吃飯。
結果飯桌上一伸筷子,鹹的咸了,淡的淡了,小叔子忍不住對大明說:「哥哥,你還是要去把嫂嫂喊回來,這媽媽搞的菜,太難吃了。」
大明還沒作聲,老太太不幹了,老太太筷子一擱說:「小明我告訴你別惹我生氣,你當了這麼多年廚師,你天天搞給你的客人吃,搞過一餐給我吃過嗎?我七十多歲了,沒吃過你一餐飯,你還有臉說我搞得難吃。」
大明看了這駕式不對,立馬對媽媽說:「媽,您別生氣,晚上小明炒菜給您吃。」
婆婆一見大明來勸,更生氣了,指著大明鼻子就罵:「一看見你我就來氣,五十多歲的人了,老婆說回娘家就回娘家,還讓我來炒菜,你有本事讓你老婆馬上滾回來,否則要她乾脆別回來了。」
妯娌見狀,連忙扯開老公小明,說:「這樣子,咱們明天還是回省城算了,這本來想嫂子在家,咱們來這好吃好喝的休息一個多月,結果嫂子這回靈泛躲開去娘家了,咱們在這要幹活,不如回家。」
小明看了這形勢,估計也不太好過,就點了點頭,走過去對哥哥和父母說:「別吵了,明天我們就回去,到過年那天再回來。」
婆婆一見小明一家三口要走,就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對大明說:「你看你當的什麼家,親弟弟一家三口回來都住不下去了,你不曉得叫她回來嗎?不回來就跟她離婚,我告訴你,曠英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大明焦頭爛額,早幾天打曠英手機都沒接,發信息也不回,打兒子手機呢,兒子沒啥好話給他,也不願意給她媽接電話。
大明掏出手機,開始撥打曠英手機,居然通了,曠英接了電話剛「喂」了一聲,大明的火山就爆發了,他對著手機那邊的曠英吼道:「曠英我告訴你,你趕緊帶兒子回來,你都住了三天了,你真要住到過完年才回來的話,那咱倆就只有離婚一條路了,你到時別後悔。」
這邊曠英一看見是大明的電話,知道沒啥好話,趕緊拿了走到陽台去接的,結果好,居然以離婚為要挾,讓她馬上帶兒子回去。
曠英想說啥大明已掛了電話,曠英在微信里回了大明一句話,說:行,過完年後等民政局上班了,我回來跟你辦手續,剛好可以一心一意在娘家照顧我父母。
亦言亦語認為:以離婚去要挾另一半屈服於自己的人,是最愚蠢的人!夫妻關係中,應該學會的是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和包容,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同行,有甘共享,有難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