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長輩,亦是朋友,她說自己工作的幾十年以來,一直做著現在這份她不喜歡的工作,日復一日地堅持著,因為自己是從很貧困的小鄉村裡考到城裡來的,而這份工作是當年被分配得到的,對於它的來之不易,朋友表示很珍惜。
後來,又因為家庭的變故,所有的重擔一下子都落在她的身上,為此她變得更加珍惜這份工作。直到現在孩子長大了,她終於可以鬆口氣,很快她也就要迎來退休的生活,便開始想為自己尋找一個自己所喜愛的新方向,給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氣息。
說實話,我很佩服與欣賞朋友的這份隱忍與責任擔當,即便這幾十年以來,她做著自己不喜愛的工作,但依舊兢兢業業地堅守在崗位。
雖然言語之間我能感受到她遺憾於自己這些年以來沒能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上去發光發熱,不甘心於自己的人生就這麼「浪費」了,但我也能感受到她正在努力地爭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她羨慕年輕的我們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我們卻羨慕她可以不必為生計憂愁,還有閑時間與余錢去進修。生活就是這樣,你看我好,我看你好。但要真的互換角色,恐怕你還是喜歡生活在自己的軌道里。
在幾十年前選擇了這份能夠讓她照顧到家庭,不必為生計憂愁的工作,想必也是我這位朋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那是那個階段里最迫切的需要,無所謂對錯。
事實上,能幹著自己喜愛的工作,既能獲得社會價值感、自我價值感,又能獲得滿意的薪水,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擁有這份幸運。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麼,但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這牽扯到自我探索的層面,本身了解自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嗎?
無論我們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都可以進行自我探索,自我實現,做真正的自己,不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