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2022年10月01日14:42:52 情感 1089

收拾好最後的文稿,存檔,給桌上的綠蘿、薄荷、銅錢草澆好水,關上空氣凈化器

抬頭一望,夕陽已經掛上了西天的樹梢,記起了同學們的約定,鎖門,上車。9月再見,七天長假開啟,10月撲面而來。

雖然有著很多的倡議,就地過節。可在中國人的邏輯里,長假不只是休息,更是心靈的放空,尋找歸屬感。

在紛繁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停頓,需要尋找靈魂的慰藉,比如回家。看看父母,和多年未見的同學、朋友聚聚,積蓄再次出發的力量。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今晚聚聚,三十年沒見的同學回來了。」九月的最後一天,預料中的約定,卻有著不同的情緒。多年來,一直有著這樣的習慣,在每個節假日,我在這個小城,靜靜地迎回,送走。

靜坐桌前,其實有很多話要說。經過歲月的沉澱,卻又發現,雖多年未見,卻似乎有著陌生的熟悉。時間從來不語,卻總在記憶住某些東西。

回憶起多年前一起上學的日子,聊起如今或好或壞的狀態。我們不去窺探內心的小心思,卻總覺,多年以後,還能相聚,就已經夠好。

酒是沉醉和陶醉,最好的良藥。不善酒量的女同學,卻屢屢一飲而盡。這喝下去的是暢快和淋漓盡致,即使醉去,也能在放鬆的狀態下好心沉睡。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在迎來送往的節日相聚中,勸不住的激情和豪邁,等不及的細聊慢談。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停留小城時間過長,自然無法體會到那些奔波四方的同學們,在外的思鄉之情,以及對故土的珍視與留戀。無論是風光無限,還是受盡屈辱,卻仍然地笑閃淚花,回到老家,與老友相會,一切都會歸零,一切不快也會煙消雲散。

同學遠嫁廣東,已經多年沒有回來過。杯斛相見之間,感受到她的激動和不舍。能夠與曾經一起同窗的同學相聚,自然對她來說,也是非常難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如同這次聚會,想到見到更多的同學。可是每個人都在應付著自己生活的一地雞毛,有著太多的世事牽絆,或是借口,自然難得隨性而來,於是聚會就沒有當初想像中的圓滿。

但所有的不圓滿,其實就是最大的圓滿。茫茫人海,我們如若在他鄉相遇,很可能擦肩而過; 而聚會本身,就是偶然的必然,一定是心之所向,能來,則愉快歡娛; 不能來,更多祝福。

所以,每一次的相聚,總是一種難得; 每一次的離別,總會有把你記在心底,這就足夠。

排排坐,快門按下,又一張合影留下。它或許會伴你一生,走遍千山萬水,閱盡滄海桑田,它總會讓你記得,曾經有那麼一些人,我們一起聚過,

這就足夠。

同學聚會,一般會在我們的根據地,曉毛餐館。

毛是我們的同學,但並沒有一起畢業。小時候,家庭困難,讀到了初 中一年級,就無奈輟學。

過早地闖蕩社會,有著太多的辛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毛也過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兜兜轉轉,他干過很多營生,學會了廚師這門手藝,於是租下小城一個小門面,和妻子一起經營著小小餐飲店。

憑著燒得一手好菜的手藝,還有他謙卑大氣的人品,左右逢迎。小店人氣越來越旺,生意也越來越好。盤下大門面,然後擴大經營,請廚師,人工,生意也由幾桌,慢慢地干成了幾十桌的大場面。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做餐飲行業,最怕的就是食客經常來了,也就吃膩了,於是新鮮感不足,就會索然無味。

毛是個肯學的餐飲從業者,不僅自己琢磨,看視頻試驗,還經常到友店去偷師。每一次有新菜品自研開發成功,他總會請我們同學一起來嘗嘗他的手藝,成就感分享給我們,也自願成了忠實的粉絲。

於是,每當有同學回來,或是想嘗嘗菜做得不錯的地方的時候,我們總會說,去曉毛那裡就不錯。誰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在這裡辦就完了。你不需要擔心點菜,一切他都會安排好。

酒意正酣,毛炒完最後一個菜,來到桌前,說想喝點酒。忙了一天,也是夠累了,雖說請了廚師,可是他還親自掌勺,尤其是一些大菜,還要親自把關。每次同學聚會,他總會好好設計一番菜品,體現出新意和心意。

聊著同學的話題,也自然會說到如今的營生的狀態。微熏狀態下的毛,其實也是性情中人。比如就疫情背景下對餐飲業的影響,他有著自己的見解。比如看似顧客盈門,卻有著太多的不可言說。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毛有著一個很好的習慣,無論多忙,多累,每天早上會去河濱公園跑步鍛煉。當我們羨慕他身材的時候,他卻說,其實更多的責任和壓力。

他說自己也想找個班上,也用不著這麼累。他給我算了一筆賬,請了三個廚師,還有近十幾個幫工,水電房租,每天一開門,就是好幾千的支出在那裡。生意好不好,十幾人都眼睜睜看著的,背負的壓力又哪是旁人所能理解的。身體不僅是革命的本錢,更是一份托負所在。堅持跑步,不僅僅是給家人減輕負擔,更是時刻保持著奮鬥的激情。

畢竟,生活且不易,誰不是負重前行。

朋友分享一首歌,自由音樂人曾抖抖創作的《平凡日子裡的掙扎》。歌曲裡面寫道:成年人的世界,會在瞬間崩潰,我們都在平凡的日子裡拚命掙扎。

在這個七天長假的第一天,這首曲子成了眾多歸家的人心中的吟唱。朋友說,這是一首能讓人聽哭的歌,唱到心裡去了。

一路奔波,聽風吟唱。在平凡的日子裡我們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掙扎!體會著各自的不易,在光鮮或落寞的外表之下,我們有著太多的虛偽掩蓋,戴著一幅面具,撐著應付所有的風雨欲來。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我們躲在無人的角落裡舔舐傷疤,拚命的不想讓眼淚流下,就算滿身的疤,就算丟盔卸甲,也不想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

聚會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撕下太累的虛偽,暢快而聊。所以大家會在酒意正濃之時,意猶未盡之後,用撕心裂肺的歌聲放縱,釋放著一切藏在心底許久的苦楚。

同學老婆是從重慶遠嫁而來。當我們調侃著鄂渝情緣之時,她卻道出自己剛出生就被生母送人,多年以後主動認親卻冷漠無比悲涼的故事。

當親情不是溫暖地呈現,而是斷絕人倫之後的凄涼。同學老婆自小堅毅的性格形成,也是生命的饋贈。一起去南方打工,和同學一起回到小城,組建家庭,憑著不怕苦的勁頭,干過地板銷售,做過傢具營銷,跑過廚衛推廣。不會騎車的她,走遍小城每一個小區,爬過每一間未裝修的毛坯,從四川話變成了地道的本地口音。

我們都活在平凡日子裡,唯有熱愛方抵歲月漫長 曉毛酒店,慰藉靈魂 - 天天要聞

歲月自然對她有些不公,但又給了她太多的成全。比如婚姻,比如為之一起奮鬥的家庭,把平凡的日子過得也是紅紅火火,心中的苦累和快樂,自然別有一番滋味。

人屆四十,自然會對一些人或事有著自己的看法。在糾結與糾纏之間,每個人都要學會放手與釋懷。總有一些人要錯過,總有一些事不能強求。你不需要活在別人的目光中,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 也不需要自我沉淪與放縱,因為有責任,也就需要一種擔當,比如自律,比如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多為人生做加法,為生活做減法。這一加一減中,生命的寬與長便有了顯著的參差。

我們每天面對的,是滾燙的真實生活,現實而鮮活,你無法逃避,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都在平凡的日子裡掙扎著活出自己的期待!

每一種狀態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種心情都會有人共感,或許充滿滄桑和對生活的無奈,但不變的依然會有著熱情,為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而好好生活。

因為,每個人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認真對。

祝大家國慶快樂。

曉毛酒店預定電話:0712-5184796

人應當尊重自己,人應該對所有一切的人都驕傲地說:我是和你一樣的,我在各方面是和你平等的,我和你一樣有權利生活得很好,有權利過豐富的生活。 ——高爾基 《給彼·亞·特拉文》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