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苦難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2022年08月18日06:09:18 情感 1135

1、如果你的內心深處有對金錢和有錢人的貶低,認為金錢是骯髒的,有錢人道德是有問題的,那麼你的潛意識就讓你遠離金錢和有錢人,外在的表現就是你賺不到錢。


2、缺愛的人,他們和小時候和父母等大人相處的時候,沒有得到愛,長大了他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也會去重複一樣的關係模式,結果就是他們依然得不到愛,這就是心理上的強迫性重複。


3、有些人他們對吃苦有「成癮性」,他們覺得吃苦是高尚的,而讓自己輕鬆,讓自己快樂,讓自己幸福,就會受到懲罰,因此他們就會給自己找苦吃。


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金錢容易流向不缺錢的人,愛容易流向不缺愛的人,苦難容易流向能吃苦的人。


這個現象可以有很多的解釋角度,但咱們今天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一下,用心理學的視角看一些心理和行為,讓我們活得更好,這是我們要做的。


1、心理學解釋為什麼金錢容易流向不缺錢的人

所謂的不缺錢的人,其實他們是和金錢建立了健康關係的一些人,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們沒有貶低金錢。


在我們心理諮詢,以及我們的心理學訓練營的學員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他們會對金錢和有錢人進行貶低。


比如有個學員說,他小的時候,他們的鄰居是做生意的,他們家窮,而鄰居家比較富有,但是父親經常貶低他們,說他們生意人就是貪圖便宜,為人貪婪,不安分種莊稼,就是懶人,不要和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慢慢的,他有一種觀念,就是金錢是骯髒的,有錢人是道德不好的,他們只會貪圖享樂,可以看出來,這個來訪者通過貶低金錢和有錢人獲得了道德上的優越感。


那他的潛意識為了讓他繼續保持道德優越感就會抑制他賺錢的能力,讓他遠離金錢和有錢人,這樣他就可以不用成為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自己討厭的那類人了。


2、心理學解釋為什麼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關係模式,童年不幸福的人,他和父母等大人,打交道時候,是沒有得到足夠愛的。


那長大後,在和他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沿用小時候和父母等大人打交道的方式,那這個方式依然會是缺愛的,這就是如同走同一條路,走向的結果是一樣的。


其實這個解釋最貼近的一個詞語叫做「移情」,就是你把和父母相處的經驗帶來了現在,你只會僵硬和用原來的那一套和其他人相處,為了使用這個模式,你會誘導別人像父母一樣對待你。


比如下面這個心理諮詢中的案例:


來訪者張敏(化名),她有過好幾次失敗的感情,她說她總是得不到真情,總是得不到愛,為此她認為男人都是壞的,自己是命苦的。


張敏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小的時候父母經常忽視她,貶低她,後來還把她寄養在了親戚家,可以說她是非常缺愛的,所以她小就敏感、壓抑,還學會了討好。


長大後在情感關係中,她在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她不相信對方會愛自己,於是她敏感地去找蛛絲馬跡,去驗證對方不愛自己, 她壓抑自己,去順從男朋友,每次都會失望。


在這個關係中,他有一個操作就是誘導對方,你不愛我,你肯定不愛我,我就知道你不愛我,這就像一個「圈」,使勁往對方身上套,一次沒有套中,就多套幾次,對方招架不住這樣試探,就承認了,我就是不愛你,好了,她成功了。


結果就是她的她的每一段感情,她都驗證了,得出來一個結論就是對方不愛自己,這心理學上叫做投射性認同,就是你投射給我一個特點的反應,我認同了,當然可以解釋為你誘導我,對你的反應做出特別的反應。


對於缺愛的人而言,就是他會誘導別人,以缺愛的方式對待他,所以缺愛的人得不到愛,心理學原因就在這裡。


3、心理學解釋為什麼苦難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有個學員說,他現在覺得他們家人老是快樂不起來,老是把生活過得很苦澀,明明不用那麼辛苦,但是就是要搞得很辛苦,然後自我感動。


這個學員說得很對,確實有這樣的很多人,潛意識裡他們是喜歡吃苦的,因為吃苦可以給他們一種高尚的感覺,而不吃苦,去辦成一件事,讓他們會有一種投機取巧,走捷徑,只知道享樂,是一種墮落的感覺。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常見,那就是潛意識裡他有一種自我預言,我每做一件事,必須要吃一定數量的苦,經受一定數量的挫折,我才能做成功,這成為了一種強迫性重複。

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苦難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 天天要聞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對「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苦難流向了能吃苦的人」的心理學論述,下面我們再簡單總結一下。


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愛流向了不缺愛的人,困難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1、金錢容易流向不缺錢的人,是因為不缺錢的人他們不輕易貶低金錢和有錢人,意識上很多人愛錢,但是內心深處呢?可不一定,提到金錢和有錢人,你對他們是怎麼樣評判的,你可以想一想。


2、缺愛的人,他們和別人打交道的方式是有問題的,這個有問題的方式是讓他們很難得到愛的,所以問題出在他們的人際關係模式上。


3、在有些人心中,享受快樂是讓自己不安的,而吃苦的時候,會心安理得,還會有某種程度的道德優越感,所以他們就會去找苦吃。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爸爸不會又被趕回來吧?上次那人說的可難聽了。」姐弟三人幹活時說起了悄悄話。家裡已經快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發地擔心起了未來的日子。「聽奶奶說爸爸天生腦血管狹窄,年紀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嚇壞了,要是萬一搶救不及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爸爸的病情,生在這樣的...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 天天要聞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遲來的春天"楊建國相親成功啦!"廠區大喇叭里播出這則消息時,我正推著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腳步,心裡五味雜陳。那刺耳的廣播聲傳得老遠,引得路過的工友們紛紛朝我投來好奇的目光。"老趙,你堂哥終於捨得娶媳婦啦?"車間的王師傅扯著嗓門喊道。我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 天天要聞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姑姑的遺願"馮表哥,我媽臨走前給你的二十萬,你得還給我,那是我的遺產。"姑姑的骨灰盒還熱著,張明華就站在我面前,眼裡只有錢。我一時語塞,看著他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又酸又澀。我叫馮長河,今年四十有五,在縣裡一所中學教書。已是小有名氣的語文組組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