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2022年07月01日11:22:28 情感 1615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類人:


他們,對外人客客氣氣,禮貌恭敬,經常以笑臉迎人。


可回到家中,儼然換了一副模樣,稍有不順就擺臉色,動不動就發脾氣。


家人,明明是我們最親密的人。


可為什麼,我們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而把壞脾氣留給家人呢?


原因很簡單,離不開下面這幾點。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退行


指的是,當人們遇到挫折時,會放棄已經習慣的成人方式,轉而退化到用小孩子的方式,去迴避現實,擺脫痛苦。


在潛意識當中,我們認為家人是安全的。


無論說了多難聽的話,做了多出格的事兒,家人都會無條件原諒我們。


所以,才會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沖家人發脾氣。


而這一切,只不過是仗著家人愛我們,在乎我們罷了。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人世間》,有一幕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喬春燕被單位要求一晚上搬完家,把房子還回去。


她很生氣,也很委屈,但這些情緒她沒辦法沖單位撒,所以就撒到了家人身上。


兒子只是弱弱地跟外公吐槽了句:「我不喜歡住小房子」,喬春燕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她喊著說:「不喜歡住這兒就滾,你媽沒本事,只能讓你住這兒。」


喬春燕的爸爸勸她:「你嚇著孩子了,你說你跟孩子較什麼真呢?」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電視劇《人世間》


這一勸,更激怒了她,她沖著爸爸吼道:


「您少抽點煙吧,別回頭像德寶他爸一樣得腦血栓了,家裡的事已經夠多了。」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電視劇《人世間》


喬春燕的媽媽在收拾東西,只是隨口說了句:


「這個筐還挺新的,咱們帶上吧,扔了怪可惜的。」


喬春燕立馬將攻擊的矛頭轉向了媽媽:


「曹德寶,別搬了,這些傢具都送人吧,實在沒人要扔馬路上,讓人撿去。


給我媽騰點地,放這些破筐,爛柜子什麼的。」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電視劇《人世間》


聽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包容你壞脾氣的人,都是最在乎你的人。」


發脾氣,是需要成本的。


而我們之所以,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家人,就是因為我們知道:


對家人發脾氣,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因為,家人會無條件接受你的壞脾氣,他們,會包容你,忍讓你,理解你。


但這,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就因為,得罪家人不需要付出代價,所以就卸下偽裝,把家人當成出氣筒。


說著傷害家人的話,做著傷害家人的事。


可還是想說:


家是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地方,並不是你壞情緒的發泄場所。


生而為人,誰都有情緒上頭的時候。


我們可以發脾氣,但不該把所有的壞情緒,都留給家人。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網友@三倍氫二氧一分享過一個故事:


中秋節的時候,她和嫂子站在客廳聊天。當時,嫂子懷孕4個多月。


她姑的孫子,一個身高1米4,體重120多斤的四年級男生,突然從背後狠狠推了嫂子一把。


嫂子一聲驚呼往前倒去,幸好她站得不遠,急忙死死架住嫂子,才沒有摔倒。


事後,她們一家質問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人?


熊孩子滿不在乎地說:


「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聽了這話,她們一家都氣得不行。


然後,她左手拖把桿,右手擀麵杖,左右開弓把熊孩子從餐廳打到客廳,並連打帶踹把熊孩子踢出了家門。


後來的故事是:


過年的時候,熊孩子死活不肯來她們家。


在奶奶家見到她溜著牆根就走了,並且不敢再靠近她嫂子半步。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知乎@三倍氫二氧一


當然,分享這個故事,並不是提倡以暴制暴。


而是想說,就連親戚都不會慣著你,更別提外人了。


你可以在家人面前,撒潑任性發脾氣,但社會不是你爸媽,沒人會慣著你。


在某檔節目中,主持人問周國平:


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留給最愛你的人?


周國平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你知道外人不會慣著你,可能反手就是一巴掌。


而你也知道家人不會離開,所以才有恃無恐。


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的。


外人不會慣著我們,所以我們不敢得罪,態度會客氣,情緒會溫和。


有時候,還會因為過於討好和卑微,被奚落,被欺負。


但就算在外面受再多的氣,也不敢輕易沖別人發脾氣。


不是沒有脾氣,而是明白,為了生活,有些時候不得不低頭。


發泄情緒只是圖一時痛快,背後的代價有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


家人卻不同,他們了解你的經歷,懂得你的難過。


即使你沖他們發火動怒,他們往往也會站在你的角度,體諒你、理解你。


但這,並不是我們一再傷害家人的理由。


傷害雖然可以隨著時間而淡忘,但傷痕依然還在。


我們的禮貌和尊重,溫和和柔軟,也應該留給家人一點。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還記得上學時讀過的那個故事嗎?


女孩和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走在冷風中,饑寒交迫的她,停在一家麵攤面前。


麵攤老闆是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看她可憐,給她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


她滿懷感激,剛吃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


老奶奶問她怎麼了,她就把跟媽媽吵架的事兒說了。


聽完後,老奶奶說了一段話:


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


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不感激她呢?為什麼還要跟她吵架?


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


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一點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家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不僅沒有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肆意消耗著家人的愛。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但這世上並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所有理所當然的背後,只不過是有人在默默愛著你。


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伴侶。


我們可以感激別人的付出,卻做不到看到並感激家人的付出。


對待家人,更多的是百般挑剔,是有恃無恐,是熟視無睹。


網上看到一句話:


「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一個人,在外的好脾氣,可能是生活所迫,是處世的圓滑。


而在家的好情緒,才是真正深入骨髓的修養,也是一個人最難的教養。


家人,是這個世界上,陪伴我們時間最久的人。


他們也值得被用心守護,好好對待,而不是承受著我們的壞脾氣與爛情緒。


餘生,請善待自己的家人。


不要只把禮貌留給外人,把壞情緒留給愛你的人。

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原因竟是…… - 天天要聞

如果說,「一個人對家人暴躁,對外人和氣」,是一種人性的弱點。


那麼,該如何克服這一弱點呢?我們可以從這兩方面來努力:


對待外人:


1. 與人為善,是一種態度。


與人為善,是我們與他人交往時,應有的態度。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溫柔以待。


如果遇到不友好或者算計你的人,可以參考第2點。


2.學會說不,是對自己的尊重。


面對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學會表達自己的態度,也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拒絕的權利。


並不是,他人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3.不取悅他人,不委屈自己。


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說話做事,只要自己沒錯,就沒必要過分遷就別人。


尊重自己的內心,多取悅自己。


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里。


對待家人:


1.別把壞情緒帶回家。


對每一個人來說,不對家人發脾氣是最基本的責任。


在外面遇到委屈和難過時,我們可以先把情緒處理好再回家。


而不是把壞情緒帶回家,把家人當做出氣筒。


2. 要懂得換位思考。


與家人發生矛盾時,不妨換位思考一下:


家人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為我們好嗎?如果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溝通?


經常做到換位思考,一個家庭的矛盾會減少很多。


3. 情緒,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的壞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變複雜。


同時,傷害到最愛你的人。


要知道,脾氣誰都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主持人梁繼璋寫過這樣一段話: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你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


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家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傷害的。


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善待家人,與他們溫柔相處,度過圓滿幸福的一生。


文末點亮【在看】,要好好愛家人,用心愛自己。


共勉。


作者 | 嘉莉妹妹,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視覺中國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天天要聞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早已註定。這4樣東西,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安排好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其自然。第一樣是出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從小就要為生計奔波。但不管怎樣,這都是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 天天要聞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和女生聊天正開心,她突然說 「準備睡了」,是不是瞬間慌了神,不知道怎麼回?別擔心!不同關係、不同場景下,高情商回復能讓她帶著好心情入睡,還惦記著下次聊天。這 5 種實用應答方式,從曖昧期到普通朋友,教你輕鬆拿捏!一、曖昧期:溫柔寵溺 + 制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 天天要聞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女生弱弱一句 「不舒服」,普通回復可能就輕飄飄帶過,但暖男的回應可是藏著 「寵人秘籍」!想讓她瞬間被溫暖包圍?這些高甜又貼心的回復思路,趕緊學起來!一、溫柔詢問型:先了解情況,再行動(一)細緻關心細節「怎麼啦寶貝?是頭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 天天要聞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每次約女生都順利答應,可相處來相處去,關係卻像卡住了一樣,毫無進展?別干著急!這種情況背後藏著不少原因,找對 「病根」 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就帶你分析分析,到底問題出在哪!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 天天要聞

整個小區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它了吧!

在你住的小區里,有一個東西你經常見到,但卻從未把它當回事兒,你也從來沒用過它,甚至連打開它的工具早就丟了,可以說是整個小區里最雞肋的東西,但卻又必須存在。它就是信報箱。可別小看它了,它可能是當下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了,根據專業機構測算,信報箱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均複合增長率12.3%的速度擴張,到2025年市場...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50到60歲的女人找男人還有什麼用?2種用處!

年逾五十,萬物皆淡,看過世事浮沉,懂得人情冷暖。有人說,女人五十之後,還要男人做什麼?其實啊,這不過是生命中又一程花開,「人間有味是清歡」,歲月從未虧待過用心生活的人。五十到六十歲的女人,曾經也為愛而哭,為家庭奔忙,終日操勞,也許青春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