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不長,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

2022年06月29日16:48:37 情感 1053

《周易》中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論語》上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作家馮唐說:「一生中,除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和相看兩不厭的人待在一起。」


人和人之間相處,三觀最重要!三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觀一致,則相互懂得,彼此尊重,說話無需顧忌,相處自在隨意,雙方有著共同的理想和方向;


三觀不合,則是思想不在一個層次,彼此不在一個頻率,交談就如對牛彈琴,聊天就像雞同鴨講,不願意為對方妥協半分,只會越處越累。


餘生,要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舒坦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一、什麼是三觀一致?


《周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知不覺會被周圍的環境所感染。


三觀,決定著我們,交往什麼樣的人,關注什麼樣的事,認同什麼樣的理念和倫常。所以會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


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古有孟母擇鄰而居,為了小孟軻的成長,三次搬家,最後將家安在了一個學堂的旁邊,使小孟軻從小產生了對詩書禮儀的興趣,終成繼承孔子衣缽的一代儒學大師。


如果當初孟母把家安置在集市附近,也許孟子學會的就是做買賣;如果把家安置在寺廟附近,也許孟子學會的就是祭拜禮儀。


環境就像一個巨大的染缸,白布放進去久了,便會成為染缸中的顏色。同樣的道理,脾氣相投的人自然相處融洽,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會聚在一起。


三觀不合,很難相處融洽,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而三觀一致,心靈相通,則會交淺言深、速成莫逆,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


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煎熬。


當然,三觀一致並不意味著沒有任何一點不同。因為三觀不是非黑即白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三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有一些分歧,因為偏好和習慣而產生差異是正常的。


比如你喜歡一群人熱鬧,他喜歡一個人獨處;你喜歡粗茶淡飯,他卻喜歡山珍海味;


這並不是三觀不合。


但他若說你吃大排檔就是low,生活就得學會享受,這就是三觀不合。


三觀一致,並不是要求每個人觀點完全一樣。


而是指你我雖然想法不一樣,但是我能懂得、尊重、理解,並包容你的與眾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理解並尊重對方的偏好,在大道上保持一致,就是三觀相合。

餘生不長,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二、三觀不合的人,不必為友


《論語》上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正所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任何一段長久的關係,都一定有著一致的頻率,否則只會分崩離析。和三觀不合的人交往,永遠不會在同一個頻率上,交流起來就像雞同鴨講,真的很累。


三觀不合的人,最終都會走散。


山濤嵇康同為「竹林七賢」,他們志趣相同,是無話不談的知己。


當山濤即將調任時,便舉薦嵇康來擔任自己的位子,但嵇康一生放任自然,對世俗禮法頗為蔑視,如今好友卻推薦自己做官,於是寫了一封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


全文嵇康長篇累牘地在信中證明自己的心跡:


我崇拜老莊,價值觀就和做官八字不合;我喜歡游山澤,觀魚鳥一類的事,對做官怎麼會有興趣?我桀驁散漫,不服管教,就愛唱反調,有「七不堪」,當官肯定當不好;何況我的家庭更需要我,我身體也很差……你身為我的好友,居然不能體會我的志向,不能深察我的處境,不能明了我的「不堪官用」,我也只好和你絕交了。


就這樣,嵇康單方面宣布了與好友的絕交。


同為「竹林七賢」,兩人本來親密無間,相互欣賞,但其實本質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嵇康才華橫溢,但性格高傲,為人放蕩不羈,憤世嫉俗。


他的言行異於常人,與「竹林七賢」其他人不同。嵇康敢於直接拒絕司馬氏的拉攏、授官,也敢針鋒相對地反駁政府官員,為難鍾會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山濤卻是一位君子。


他為人正直,愛自己的妻子,也愛自己的朋友;他既會浪漫,又服從於現實。


史載,山濤是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縣)人,和嵇康、阮籍一樣,幼年喪父。他生性喜愛老莊,常常隱藏鋒芒,有大器之量。作為「竹林七賢」中年齡最長者,他開始也悠閑地和大夥一起做竹林之遊。公元249年,「高平陵事變司馬懿奪權。由於張春華(司馬懿夫人)是山濤的表姑,山濤不得不入仕,從此,山濤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宦海沉浮。在他為官期間,任人唯賢,大公無私,每選官員必承皇帝之意,再添上自己的意見,時稱「山公啟事」。山濤最後官任「三公」之一的司徒,78歲因病逝世。


山濤為人真誠、坦率,既能出世也能入世,而嵇康卻剛直不羈,放縱自由。兩人註定最終會走上不同的道路。


才情可以讓兩人互相欣賞,三觀卻是令兩人分道揚鑣。


三觀不合的人強行在一起,雙方不僅沒有變得更好,最後還可能只會給彼此帶來傷害。


作家蘇岑說:「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三觀不同,永遠不是一路人。


若是遇到三觀不一致的人,寧可安靜做自己,遠離無效社交,也不要消耗自己的時間精力,甚至是將就、委屈自己。


三、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


三毛說:「在這城市裡,我相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著同樣的事情,懷著相似的頻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與我相遇。」


人這一生中,會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你不過見了一面就再也不想聯繫;有些人,卻是於千萬萬人中遇到那一個,便終生難以忘懷。


餘生不長,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他能懂你的快樂,也能察覺你的委屈,就算彼此有分歧,他也能給你包容和支持。三觀一致,才能相處不累。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模式,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有一種自然而然舒適的氛圍,能夠消解心裡的那些戾氣,做最輕鬆和真實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能遇到遇到三觀一致的人,人生就會突然開了掛一樣,少了被潑冷水的苦惱,多了被鼓勵和陪伴的溫暖。


余華談起好友莫言說,我和莫言就住在同一個宿舍,我知道他所有的毛病,他也知道我的,但是我們都不說。


三毛與荷西的結合,是彼此都希望與對方結伴而行的結果,三毛說過,只要是三毛想做的事,別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只有荷西覺得理所當然。


周恩來和鄧穎超的愛情,更是最完美的典範。


他們在沒有玫瑰,沒有戒指的亂世中結合,用書信傳遞著彼此洶湧熱烈的愛意,懷著同樣的理想,並肩作戰。


他們是最默契的革命戰友,更是最親密的愛人,恩愛不移,不棄不離,書寫了50年的愛情長跑故事。


周恩來,「民國四美男」之一,一表人才,風度翩翩,驚艷了多少人的目光。


而他的妻子卻相貌平平。


那時候,很多人都說鄧穎超配不上周恩來。


但周恩來和鄧穎超卻用他們的愛情告訴大家:


五官只能決定是否在一起,三觀相合的愛情才最幸福和長久。


兩人愛情的萌芽就來自於對革命共同的信仰。


那時候周恩來剛從日本留學歸來,擔任《天津學生聯合公報》的主編,這般耀眼的存在,讓鄧穎超一眼就注意到了這個芝蘭玉樹般的男人,而周恩來同樣對於在天津大會上第一個慷慨激昂地發言,洋溢著青春朝氣的自信的女子印象深刻。


兩人參與到革命事業中,經常異地,卻斬不斷彼此的思念之情。兩人經常通信,在信中聊革命、聊信仰、聊自由、聊生活,寫了250多封信。


諸如周恩來嫌鄧穎超的信過於官方,未提及想他,鄧穎超卻反駁總理日理萬機,哪有時間想自己,周恩來順勢就表白:「是很忙,忙著想你」。


更讓人羨慕不已的,是他們對於彼此的理解和深情。


1942年,在周總理寫給鄧穎超的信的末尾,有一句「望你珍攝,吻你萬千」,而鄧穎超帶著帶著對丈夫滿滿的擔憂和牽掛回復:「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


在煙火紛飛的年代,他們就是靠著對彼此的信賴和理解,將無言的愛意盡數融於書信之中,陪伴彼此走過最艱難的時光。


每一封信,都是一場思想的碰撞,靈魂的共鳴。


在一張印有革命家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畫像的明信片里,周恩來寫道:


「希望我們將來,也像他們兩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意思是雖然不能同生,但願共死。可見,兩人感情有多深。


在工作上,兩人相互勉勵,共同進步。


在生活上,兩人彼此傾訴,互相陪伴。


因為懂得,讓心靈都有了皈依。


所以,人和人相處,還是三觀一致最重要。


三觀一致,是感情的保鮮劑。三觀一致的感情不僅能滋養彼此,還能促進彼此的成長和發展。


相處舒服的感情就似琴瑟和鳴、珠聯璧合。


而三觀不一致的感情,最終走向的結局只能是離散。


《金粉世家》里的金燕西冷清秋。豪門闊少對自由獨立的清麗女子一見鍾情,展開轟轟烈烈的追求,盛大的浪漫和寵愛。然而,愛得有多熾烈,分手就有多慘痛。


年輕時看此劇,滿是惋惜,經歷過了再看,就會明白,結局早已註定。


那片夢幻的向日葵里,冷清秋說她將來想讀大學,金燕西卻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婚後,清秋勸燕西出國留學,燕西卻在外面通宵玩樂,揮霍無度;清秋執意要有一份工作,不想做豪門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闊太太,而燕西卻永遠都長不大,一直依靠著家裡才能生活……


看似只是觀點不同,其實內在是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


冷清秋想獨立,有夢想,有追求;而燕西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永遠都想做一個少爺。


兩人認知的不同,最終導致沒有共同語言,結局自然難如人願。


正如錢鍾書楊絳的感情: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


說到底,只有三觀一致,彼此的靈魂才能交流,思想上才能碰撞出火花,兩個人才能走在同一條道路上。


真正的靈魂伴侶,那是超脫了身體,而以精神相互慰藉,彼此支撐的存在。


能夠與這樣一個和自己有著相同靈魂的人相伴,是我們窮極一生的追求。


餘生,願你也於這世上遇上這麼一個人,彼此三觀相合,不離不棄,一起迎朝陽共黃昏,一起共渡這漫漫人生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著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