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小七
圖:均來自網路
那天跟朋友開車回家,聊了聊感情。
朋友說:我覺得談戀愛好難啊。你看我,連一個可以將就的人,都沒有;連一個可以結束單身的人,都沒有!
之前看過傅首爾跟蘇芒聊過這樣一個話題。
傅首爾:如果你22歲的時候,沒有結婚,那你到了30歲的時候,你還會結婚嗎?
蘇芒說:夠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婚姻成了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
而二十七八歲,真的是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年紀!
好多人跟我說:你都二十七八了,不再是二十二三歲的小姑娘了,別再太挑了!
甚至我看過一些企業,招人的時候,會很直接地問,你今年多大,有沒有男朋友,什麼時候準備結婚......
大齡未婚女青年,不僅在相親市場行情不行,甚至在職場上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不管是比你大的還是比你的小的,茶餘飯後的談資都是孩子如何,老公如何,張口閉口都是結婚如何如何不好。
但是話題一到了你身上,就成了:你怎麼還不找個人嫁了!
甚至找工作,別人也會問你,有對象嗎,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說實話,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單身成癮者,起碼我不是!
我不找不是不想找,是真的找不到;所以寧願高質量的單身,也不願低質量的兩個人成了一種抵抗外界聲音的噱頭,我們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熱愛單身的人,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自己根本找不到那個人!
前段時間朋友很開心地跟我們分享說:這麼多年了,她終於遇見了那個可以撩撥她心弦的人!我得告訴我媽媽,別再給我介紹相親對象了!
我們都驚嘆:這麼有把握的嗎?
朋友今年27歲,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事業還不錯,感情一地雞毛!她相過的親比我們吃過的飯還多。
對方跟她年紀一般大,剛剛碩士畢業,在一家律所實習!
在這個天蠍座律師的引導下,他們的進展很快,但是卻沒見過幾面!
每次,他們聊完,朋友都會大呼:上頭,太上頭了!
在朋友的言語中,他們三觀相似,興趣也差不多。
律師喜歡金融和藝術,這恰好都是朋友的大學所學和從事工作;朋友閑暇之餘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書,而律師則自詡文藝青年,給朋友推薦了不少書籍!
他的一切,她都那麼喜歡。
我們都催促她:約他呀,找個時間見一面!
朋友說:這種事情女孩子來做不好吧。
後來?朋友好久沒提起這個律師了,後來朋友居然又開始相親了。
我們都識趣地沒在提起這個人。
那天我們談論起,朋友最新的相親對象,聽說是個高配!
朋友說:這個相親對象很好,挺不錯,工資高,有房有車有存款,好像挺適合結婚的。
我們看著朋友,薄唇輕啟,眼神暗淡,充滿了認命的味道!
朋友說: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好像開始有點認命了。大概是跟律師掰了之後吧,我就有點不那麼相信愛情了。太難了!
我也想過不這樣認命,但是我有太多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除了年紀,還有爸媽的期望!我是可以不為他們而活,卻實在做不到不在意他們的看法!
其實姑娘的二十七八歲,要比十七八歲迷人多了。沒了十七八歲那股子稚嫩,多了一絲成年人的韻味;加上保養得好,會穿搭,甚至比十七八歲看上去還要好看一點!
但就是這樣一個好看的年紀,卻成了未婚姑娘們的分水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認命,將就。
因為無數人包括你自己,都覺得,過了三十歲,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男人可以三十一枝花,女人不可以!
到了三十歲還沒結婚的女人,會被所有人指指點點!
如果可以,誰不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喜歡自己的人過一輩子?看著時間從身邊划過,頹廢地想要抓住,卻連現在也丟了!
電影《千與千尋》里與這樣一句台詞:以後還有很漫長很漫長的路途,都要一個人走完。,都要依靠自己,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誰!
我曾經說過一句聽不負責的話:如果不是為了父母,誰願意結婚啊!
看著身邊的朋友的一個個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開心嗎?我不知道;他們不開心嗎,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意外遇到了一份90後只有1000萬進入婚姻的數據。
我見過很多認命的婚姻,他們有的是覺得自己年紀到了,找個人湊合;有的人是父母逼得太急了,跟那個爹媽很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以前看過一句話,有人活到了75歲,卻在25歲年就死了。
你呢,你認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