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古往今來,婆媳矛盾永遠是婚姻中的第一大矛盾,婆媳關係自古就很難處理。如果婆婆和兒媳長時間同處在一個屋檐下,勢必會有經濟利益糾紛,如果婆婆過多的干涉兒媳的家務事或者過多的打擾兒子和兒媳的二人生活,也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信任和自由都是家人之間相處的重要法則,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需要以誠相待,真誠示人。信任就像一面鏡子,一旦被打破了,就不可能復原了。家人相處不僅需要信任,還要給予充分的自由。
匈牙利詩人曾這樣說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句詩古往今來廣為流傳,可見自由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婚姻里,自由也是極為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物品和私人空間,都不想被別人打擾或者觸碰。如果被婆婆動了自己的私人物品,那就會引起兒媳的反感,會產生矛盾。
婚後婆婆原形畢露
小夏現在就深陷這種煩惱中。小夏跟老公李慶是大學時期就在一起的,但是由於大學在外地,所以就只見過幾次面。畢了業兩人就商量著準備結婚,雙方父母定在他們上大學的那裡見面。李慶的媽媽還特意給小夏的父母買了禮物,對小夏的父母也是十分有禮貌。飯桌上雙方父母聊得很愉快,由於李慶的媽媽已經在他們那裡買了婚房,所以李慶和小夏以後會去他們那裡找工作。李慶的媽媽跟小夏的父母說:「放心吧親家公親家母,小夏嫁過來一定不會受苦的,如果李慶要是欺負她,我一定饒不了李慶。而且你們要是想小夏了,就去我們那邊玩,隨時歡迎你們。」小夏的父母見李慶媽媽這麼說也就同意了。畢竟最難搞的就是婆媳關係這婆婆態度這麼好,以後應該不會難為小夏。
小夏跟李慶開始籌備婚禮,李慶很是疼愛小夏,所以婚禮的一切事宜都按照小夏的要求來。婚禮當天來了很多親朋好友,婚禮舉辦得也很豪華,小夏的婆婆也是忙裡忙外忙前忙後地忙個不停。而且小夏的彩禮給了十萬,在小夏老家那邊算是一個很高的數目了。結婚當天婆婆還包了一個很大的紅包給小夏當作改口費。眾所周知,改口費就能證明這個兒媳婦在婆家的地位,既然小夏的婆婆給小夏這麼多改口費,就證明小夏在婆家的地位很高。大家都羨慕小夏有一個這麼好的婆婆。連小夏也覺得自己修了八輩子福,才換來一個這麼好的婆婆。但她沒想到,這都是假象。
結婚第二天,小夏原本想睡個懶覺,結果七點就被婆婆給叫醒了,婆婆說:「這都七點了,太陽都曬屁股了,你們倆還不起,趕緊起來做飯做家務。」小夏都懵了,之前婆婆不是這樣的啊,現在怎麼變了一副模樣。婆婆看小夏一臉疑惑的樣子說:「結婚之前我是給你面子,嫁進我們家就要聽我的,你既然當了我兒子的老婆,就要照顧好這個家,你看看這都幾點了,你還不起來給你老公做飯。」小夏聽了婆婆說的一席話,只好起來做飯收拾家務。
李慶看不下去了,跟他媽說:「你這是幹嘛啊,我娶媳婦又不是找保姆。」婆婆竟然說:「你竟然幫外人說話,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媽。」小夏聽婆婆竟然說自己是外人,心裡很生氣,但是她又不想老公跟她媽媽因為自己吵架,所以就當沒聽見,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婆婆一直去兒子家裡「偷東西」
這天小夏下班回家發現自己的化妝台被人動過,然後仔細找了找,發現少了一隻口紅。那可是自己剛買的阿瑪尼新出的色號。小夏趕緊跟老公說:「家裡是不是進賊了,我剛買的口紅不見了。趕緊看看還有什麼東西少了沒。」兩人翻遍了家裡,發現除了口紅啥都沒少。李慶說:「如果進賊了不可能只拿你的口紅吧,是不是你忘記放哪了啊?」小夏一聽也對,難道是自己放錯了位置,記不清了。
過了一周的時間,小夏回家發現新買的包也不見了,小夏肯定這次一定不是自己記錯了。因為那個包很貴,小夏一直很小心地擺放在那。她告訴李慶,家裡一定是進賊了,讓李慶趕緊報警。但李慶卻覺得應該不是進賊,他打了通電話給他媽說:「媽,你是不是來我們家了?」他媽說:「什麼叫你們家,那不是我跟你爸花錢買的嗎?媽去是天經地義。」小夏聽了很生氣,便質問婆婆:「你是不是偷我的口紅和包了?」婆婆說:「什麼叫偷?我就只是借來用用,怎麼成偷了?過幾天就還你了,真小氣。」
李慶說好了好了怕兩人吵起來,便掛斷了電話。小夏以為事情竟然挑明了,婆婆以後應該不會再拿自己的東西了。可誰能想到,第二天婆婆把自己的包和口紅送回來了,但是她剛買的新包上竟然有很大一塊污漬,口紅也被掰斷了。這下小夏實在忍不了了,便拉著李慶去了公公婆婆家想討回個公道。在路上的時候李慶說:「老婆別生氣了,我幫你說我媽,你倆萬一再吵起來。」
到了婆婆家,李慶就開始說他媽:「媽,你也太過分了,小夏剛買的包就被你弄髒了,而且口紅你還給掰斷了。」婆婆說是自己不小心弄的。李慶又接著說:「怎麼可能是不小心弄的,你就是故意的爸媽。以後你還是少去我們家吧。」婆婆生氣地說:「你還是不是我的兒子,你竟然幫著一個外人來說媽媽。」小夏又聽到婆婆說自己是外人,便拉起李慶就摔門而出。
兒媳報復偷偷換鎖
回家以後小夏立馬打電話讓人把鎖換了,並且這次沒給婆婆鑰匙。第二天婆婆去小夏家,結果怎麼開門也打不開,並且發現房門上貼著一個小紙條寫著:已換鎖。這下婆婆進不去可著急壞了,但是她又覺得畢竟是兒子和兒媳在裡面住,不能表現出生氣。所以婆婆忍著怒意給兒媳打了個電話,電話通了,婆婆說:「兒媳,你怎麼換鎖不給我鑰匙啊,我又不是外人。」兒媳冷笑一聲說:「我是外人」。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婆婆氣急敗壞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兒子,沒成想,兒子不僅不幫自己還把自己數落了一頓。李慶說:「這本來就是我們小兩口過日子,你總是進來瞎摻和什麼。小夏已經算脾氣好的了,要是我早跟你兒子離婚了。難道你願意看我們離婚嗎?」婆婆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乖乖地回了家。
文中的婆婆在兒子結婚以後仍然過分的參與他們的夫妻生活,一點都不知道分寸感。還經常對兒媳頤指氣使,把兒媳當做外人。這換做哪個兒媳婦也不願意吧。婆婆偷拿兒媳的東西本來就不對,不僅不知道道歉,還覺得理所當然,變本加厲。兒媳也有問題,發現婆婆偷拿東西首先應該溝通交流,而不是跟婆婆吵架。
家人相處最重要就是信任,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挽回了。而且婆媳相處要給予充分的自由,像文中的婆婆過分的參與兒媳的生活,兒媳會感到束縛。真正良好的婆媳關係應該是,婆婆相信兒媳可以管好整個家,適當地給予意見和建議。兒媳也要尊重並且孝順婆婆,讓婆婆能放心地將整個家交給自己。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文中的兒媳和婆婆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