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堂「暑期安全第一課」在興義市延安路小學正式開講,並通過線上直播同步覆蓋興義267所中小學的1.9萬名六年級學生。
本次課程由興義市教育局特邀北京大儒心理書院及貴陽市聚愛公益中心專家主講,以「擁抱生命之美:探索成長與心靈的力量」為主題,聚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自我調適,幫助和引導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暑假。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問過爸爸媽媽,你是從哪裡來的呀?」貴陽市聚愛公益中心心理專業負責人王靖以互動問題開場,開始了這堂特殊的課程。
課程通過穿插生動視頻演示和師生互動,帶領學生們認識生命起源及其不同階段的自然特徵;重點聚焦學生們處於青春期階段的情緒表現特徵及科學應對方法,讓學生認識身心變化,並掌握情緒調節技巧。
「通過課程內容讓同學們學會珍愛自己、杜絕自我傷害,有正確的自我認識,學習到調節情緒的方法,從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王靖在課程中向同學們強調,身體不適求醫不必羞恥,心理困擾同樣應勇敢求助,倡導學生關愛自我,培養積極心態,築牢成長的心靈根基。
「今天上了這堂課,我學會了很多有效方法來管理自己的情緒,當生氣、傷心、鬱悶的時候,我可以去吃喜歡的東西、看喜歡的風景,比如畫畫、唱歌、寫日記等,做別的事情『打打岔』。」延安路小學六年級學生黃貴蓉說。
「今天這堂課讓我學會了要愛護自己,如果我不開心,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跳舞、跑步、跳繩、游泳等。」延安路小學六年級學生楊青雅如是說。
即將畢業的延安路小學六年級學生余涇靈,最近也遇到了一些困擾,這讓她感到緊張和焦慮。她說:「通過這堂課,我學會了調整自己情緒的辦法,比如我可以通過畫畫、沖熱水澡、看喜歡的書等來緩解焦慮的情緒,同時多學習知識,做好準備面對初中生活。」
興義市教育局在暑期前夕推出該課程,旨在為全市青少年築牢安全健康的假期基石。據了解,該活動是北京大儒心理書院及貴陽市聚愛公益中心「蒲公英公益計劃」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知識分享助力學生假期安全與心理健康。
「本次課程融合了團隊在未成年人保護和心理健康領域的經驗,指導學生科學應對假期中如何與手機、同伴及父母相處,並掌握身心調適方法。」貴陽市聚愛公益中心理事長孫哲說。
興義市教育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負責人段誌喜表示,此次直播課既是對學期內每兩周一節的心理健康課的複習強化、溫故知新,也是為學生假期生活模式切換提供預防性指導。後續還將製作防溺水、防侵害等安全課程視頻,推送至全市267所中小學,覆蓋逾16.2萬名四年級及以上中小學生。
興義市始終秉持「五育並舉」理念全方位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即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心理基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支太檾
編輯 段源興
二審 張恆
三審 許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