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們用中文唱響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在千野草場上響起,越南籍姑娘將萬人同跳土家擺手舞的視頻發上TikTok獲贊無數……7月5日至6日,「向世界講述重慶」2025國際學生石柱土家文化感知行活動成功舉辦。來自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摩洛哥、奈及利亞、俄羅斯、蘇丹等10國近60名國際學生深入石柱,沉浸式體驗重慶文旅的非凡魅力。
國際學生在石柱萬壽山景區合影
依託重慶大學「漢語文化實踐」第二課堂,本次活動設計了「前置課堂+實地研學+成果彙報」全鏈條體驗環節。在前置課堂上,石柱縣文化旅遊委主任秦翠華走進課堂,通過精彩有趣的文旅推介、品嘗土家美食、學唱非遺啰兒調,為國際學生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啟蒙課。
在實地研學環節,為期2天的石柱之旅讓國際學生們從不同維度深入感知石柱:在萬壽山景區內,「中國歷史上唯一載入正史將相列傳的女將軍秦良玉」的傳奇故事,令國際學生們感嘆不已,紛紛表示「這位女將軍堪比花木蘭」;在石柱黃連科普中心,國際學生了解到幾百年黃連種植史與現代化產業鏈,講述著石柱縣鄉村振興帶來的生動巨變,讓國際學生們直觀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國際學生走進石柱黃連科普中心
在石柱縣鄉村振興示範帶重要節點「橋頭鎮」,國際學生們乘坐藤子溝景區的湖畔小火車欣賞山水田園風光,走進「再別康橋」藝術民宿觀摩藝術寫生作品、感受詩意棲居的愜意,深入領略了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
此外,在黃水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與當地居民同跳萬人擺手舞的特殊體驗,觀演《天上黃水》帶來的震撼人心藝術演繹,千野草場的萬畝草甸與嶙峋石芽,也讓國際學生體驗到自然與人文在這片土地上的和諧共生。
「最大的收穫是對中國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這是一次很有趣的實踐學習體驗。」蘇丹籍國際學生帝龍在筆記中寫道。
國際學生與遊客同跳萬人擺手舞
「本次石柱行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而且加深了我對土家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多了解一下石柱這個美好的地方。」奈及利亞籍國際學生張瀚文這樣分享道。而在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課程指導教師袁玲看來,此次活動最大的亮點在於讓國際學生們走出課堂、走進村鎮,親身體驗了一幅融合重慶「土家文化精髓」與「鄉村振興新貌」的立體畫卷。
本次活動還特別設置「石柱文旅國際青年體驗官」機制,將國際學生定位為重慶文旅「體驗者與講述者」。在石柱研學期間,國際學生累計產生原創圖文、短視頻作品近百條,並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廣泛傳播。
「這裡的美麗的山巒和森林讓我想起我的家鄉俄羅斯!我太喜歡這裡了,一定會再回來的!我想讓家鄉朋友看到不一樣的中國。」來自俄羅斯的國際學生張容瑤,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多條行程中的美食美景和所感所想。
石柱縣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藉助這種「以體驗促創作、以社交帶傳播」的模式,讓每位國際青年都成為行走的「文化路由器」,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向更多國際遊客種下嚮往石柱的種子。
國際學生帝龍與「再別康橋」藝術民宿負責人交流
本次活動由市文化旅遊委指導,石柱縣文化旅遊委、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重慶國際文旅之窗、重慶武陵文旅融合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本次活動形成了「3個1」成果:一套融合高校國際人才培養與區縣文旅國際化需求的實踐課程體系;一條串聯起萬壽山景區、橋頭藝術小鎮、黃水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千野草場等核心景區資源的國際精品線路;一批具備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國際文旅使者。
下一步,重慶國際文旅之窗也將持續深化「向世界講述重慶」國際學生文旅感知行品牌活動,組織在渝國際學生開展文化研學,通過青春化表達、分眾化傳播,讓更多國際青年成為重慶故事的「自來水」傳播者,助力重慶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主辦方供圖 實習生 張凱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