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喬子欣高舉親手組裝的航模,興奮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飛機飛起來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飛行訓練基地,40名青少年參加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共同策劃的「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開啟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訓營作為《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實踐活動,以「科普基地參觀+航天科普課堂」形式開展。活動現場,青少年們通過參觀飛行訓練基地、聆聽航天科普課堂夯實航空理論基礎。在應急撤離滑梯體驗環節,專業教員指導孩子們進行3米高艙門的滑梯撤離逃生訓練,學習飛機突發險情時的自救與客艙處置流程,提升自我防護和應急能力。
手工飛機模型製作環節中,40架航模同時飛向藍天,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化對飛行器構造的理解;模擬動態駕駛艙內,青少年化身「小飛行員」,在儀錶盤閃爍間體驗飛機起落的驚險刺激,實現理論與實操融合。「孩子們觸摸儀錶盤時的眼神,比任何說教都管用。」活動負責人表示。
(活動主辦方供圖)
據悉,此次培訓營是「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系列活動的重要部分,旨在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與創新實踐能力,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後備人才。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