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天喜地。這個事兒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個事兒得分階段說,截點就在6月25號晚間21:24「蘭姐來了」的賬號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之前,我看到的是雖然孩子高考成績只有288分,但這已經是最好成績。媽媽寬慰道:「不管你考的分數好壞,媽媽現在還有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我贊這位媽媽有個好心態,樂觀,慈愛。
常理來說這孩子288分的成績的確硬磕學習,走高知這條路是行不通了。以這個為前提,媽媽的話是寬慰也是新的希望,孩子可以走其他道路一樣有希望成功。所謂「知識改變命運」,請問,大學裡學的是知識,那麼專科、職業技術大學算不算學知識,再不濟,社會上學技術學藝術做生意要不要學習知識?知識是多種多樣的,不要只是局限在本科以上的大學。這不公平也不科學。曾幾何時,咱們中國人對高考太緊張太焦慮了,覺得考不上985、211或者考不上二本就像天塌了一樣。如今有家長如此樂觀是好事。評論區有網友曾說:「高考288,證明平時就沒好好學習。就不知道她媽媽慶祝個啥?」也許她的確沒好好學習,也許是好好學習但學不進去學不懂。我想表達的是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這個孩子高考的結果已然產生了,確實分數很低。大多數讀高中的人都不會是這樣的分數,大家的低谷不是這個,但是你的人生有沒有可能有別的低谷呢?比如被愛人拋棄,比如中年被裁員,比如孩子不好好上學,比如生意虧損……人生長著呢,哪個低谷可能都是致命的打擊,而這個打擊對於別人來說也許也會像高考288分一樣不可思議。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媽媽理解你,跟你說:「不管你的低谷有多慘,媽媽現在還有個健康快樂的孩子。今晚媽媽請你吃自助餐」。你還覺得這個安慰無足輕重嗎?
世界本就是多元的,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成績好自然不必多說,但高考成績不好也大可不必自暴自棄,找准賽道加以努力、拼搏再加上點人品、格局、智慧,照樣可以成功。人生有無數條路,有無數種可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我是大讚這位媽媽的心態的。如果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我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事情的反轉就在6月25日晚間「蘭姐來了」的賬號火速開啟直播帶貨上。帶貨本身沒什麼不對,但是「蹭高考低分,心態好」的流量去帶貨,這個事兒就不對了,就成愚弄高考了。針對此事,我認為:高考本身是嚴肅的,不該被有心機的母女二人拿去蹭流量,為帶貨做鋪墊。一系列操作讓這場看似溫馨的家庭故事,淪為一場精心策劃的流量營銷,難怪會引發公眾的強烈反感。
高考,作為我國人才選拔的重要機制,承載著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和希望,其嚴肅性不容褻瀆。從命題、考試到閱卷、錄取,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把控,力求為每一位考生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它不僅僅是一場知識的較量,更是對考生多年努力和付出的檢驗,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在這樣一個莊重嚴肅的考試面前,利用低分來博眼球、蹭流量,無疑是對高考的不尊重,也是對廣大考生的不尊重。
再看「蘭姐來了」母女的行為,從視頻的拍攝手法到後續的直播帶貨節奏,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炒作。女孩母親作為探店博主,深諳流量密碼,在高考季發布女兒查分視頻,利用低分數和全家歡呼的反差,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而女孩在火了之後,連夜開通個人賬號,發布多條帶貨視頻,這種急於變現的吃相,實在難看。她們把高考當作了一場流量遊戲,把公眾的善意當作了賺錢的工具,這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挑戰,也是對網路生態的污染。
當高考分數成為了流量的「敲門磚」,當教育成果被異化為商業利益的「搖錢樹」,我們不得不反思,這背後反映出的是怎樣的價值觀扭曲?如果「考得差反而能當網紅賺快錢」成為一種可複製的成功路徑,那麼,那些在書海中日夜苦讀的孩子又該作何感想?教育的意義又將何去何從?長此以往,勢必會讓更多年輕人產生「讀書無用」的錯覺,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人才培養和發展。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這一個案例,就否定所有直播帶貨的正當性,也不是要鼓吹「唯分數論」。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直播帶貨也是一種合法的職業。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不能以犧牲高考的嚴肅性和教育的神聖性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流量和利益。我們應該尊重知識,尊重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接受教育,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流量時代,我們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那些博眼球的虛假信息所迷惑。對於平台來說,也應該加強監管,不能讓流量成為低俗、炒作內容的「保護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守護好教育這片凈土,讓高考真正成為公平選拔人才的橋樑,而不是淪為某些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如果這個流量蹭成功了,持續帶貨發財了,可能傳遞出錯誤的價值導向,容易讓未成年人產生「考得不好也沒關係,只要能獲取流量就行」的錯誤認知,忽視努力學習的重要性,不利於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如果蹭了「愚弄高考」的流量,那麼以後還要不要蹭「踐踏法律」的流量,蹭「糊弄科學」的流量?總之,只要倒反天罡就能獲得流量去帶貨?回頭,600分的考生還在大學裡埋頭苦學,288分的考生已經因為蹭流量,帶貨賺得盆滿缽滿,這不諷刺嗎?如果是這樣,誰還願意踏踏實實學習呢?都去投機取巧了。
所以,人啊,還是應該單純一些,不要機關算盡,把全天下人都當傻子去耍。否則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