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賦分」這個詞,在今年的中高考里頻繁現身,家長和考生都很迷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採用呢?咱們來談一談。

賦分制,就是依照規則把原始分轉換為等級分,然後再計算總分,就如同把不同的貨幣換算成統一的單位,這樣才便於比較。在新高考「3+1+2」的模式下,語數外、物理或者歷史按照原始分計入總成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幾門中所選的兩門則需要進行等級賦分。首先劃分等級,例如A、B、C、D、E這五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特定的人數比例,然後對應賦分區間,依據等級內的排名計算出最終的賦分。

中考也存在賦分的情況。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呢?其一,是為了平衡學科之間的差異,不同學科的難度、考查重點有所不同,賦分能夠讓分數具備可比性。其二,是為了引導全面發展,避免偏科現象。其三,是為了過濾偶然因素,試卷的難易程度會影響原始分,賦分則可以校正誤差。賦分對考生的影響:一是排名變得更為關鍵,排名靠前的話,賦分後的成績可能會大幅提高。二是選科策略需要調整,不能僅僅依據喜好,還得考慮競爭狀況。賦分制雖然複雜,但是理解之後,考生和家長就能更好地應對考試升學了。